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李师师与宋徽宗的风流艳史

2024-01-18 12:52750

提到李师师,在《水浒传》中,这位女子绝对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女性人物。当年宋江得以受招安,李师师所起的关键作用可是不可取代的。在历史的尘烟中,这位被世人称之为一代名妓的女子,却仅仅因为她是“天子心爱的人”,她的故事也让越来越多的野史爱好者争相加以虚构。

对于李师师,我们能够记住的,最主要的还是她与宋徽宗那一段段若明若暗的风流艳史。据史料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确有李师师这个人,她与宋徽宗也确实存在着一段风流情史,由此而言,但凡和帝王染上关系的女人,至于她的故事多少还是沾点点传奇色彩的。然而,作为中国的四大名着,《水浒传》里所出现的李师师,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是虚构而来的,当我们一次次走进历史的画卷,一次次希望找寻到那个泯灭在历史里最真实的李师师。

事实上,关于李师师,我们除了能在宋代笔记野史里看到过那个“雪泥鸿爪”,另外两种最集中的材料分别是南宋平话《宣和遗事》,和清初着录的《李师师外传》,这两套资料,在一定程度上都和《水浒传》有着相同点,都属于相去不远的小说家言。不过,两者比较而言,《李师师外传》显然系明季伪作,自然就不足以征信;但是所谓的《宣和遗事》,所记叙的内容大多是本朝史,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着基本史据来作为敷衍故事的背景与骨干的,这样一来,我们倒是愿意去伪存真,甚至沙里淘金,多多少少也看到一点李师师的一些印痕。。

根据《宣和遗事》里有关李师师身世的介绍,我们可以推断出她原本是汴京染局匠王寅的女儿。李师师是一个苦命女,在她还在襁褓时,母亲就死了,她的父亲只有用豆浆当奶水,来喂养她,这才活了下来。当时,有一条风俗,生身父母为了疼爱孩子,使得好养活,就将亲身骨肉舍身佛寺。王寅自然也是虔诚之人,就也让女儿舍身了宝光寺。这其中还有一个典故,说是李师师被送到到佛寺舍身的时候,这个很灵气的小女孩忽然啼哭不止,僧人就赶过来抚摩她的头顶,这才止住了哭声。王寅就暗自思忖:“莫非这女孩还真是佛弟子。”由于俚俗呼佛弟子为师的缘故,王寅就决定从此以后就叫她师师。

说来这女孩儿的命运可真是苦到天上去了,师师四岁的时候,王寅犯了事,不幸死在牢中。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无所归依,倒是有好心的隶籍娼户的李姥收养了她,这样她就不得不改姓了李,同时也入了勾栏娼籍。

长大以后的李师师,出生得花容月色,凭着与生俱来的聪敏劲不但色艺绝伦,还名冠诸坊。李师师的歌喉也是众所公认的,南渡初年朱敦儒有诗云:“解唱《阳关》别调声,前朝惟有李夫人”,这些说的就是当时的才女李师师。

很快,李师师就已经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自古红颜都不是什么好事,紧接着,一连串的是是非非就相继展开,这个女人跌宕起伏的命运也正式发生了转机。据张邦基《墨荘漫录》说:“政和间,李师师、崔念奴二妓,名着一时”。由此可见,早在政和年间,李师师已经走红,只不过打从那时起,在她的名字成分里面就多出了一个“妓”字。

当时,有一位诗人,名晁冲之,由于此人正值年少,每有会饮,就经常招李师师侑席。随后十余年间,冲之每次再来京师,李师师和崔念奴两个人必须陪同,自然就有了“声名溢于中国”,而李师师又“门第尤峻”,象他这样的人,早就已经无缘叫局而一亲芳泽了,最后也只得写了两首诗,以此来酸酸地“追往昔”。

由于那首诗中描述的是李师师居所环境, “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我们可以根据诗句意思想象出她的金钱巷是何等的美妙,门前有株垂柳,柳条的枝叶几乎正对垂着珠箔的门帘,隔着围墙有一株樱桃掩映在碧纱窗上,花枝伸出围墙,似乎在欢迎来客。这首诗又以“看舞霓裳羽衣曲,听歌玉树后庭花”来突出形容师师的歌舞技艺,评价自然也是最高的;晁冲之甚至在结尾的时候还感慨道:“莫作一生惆怅事”。然而,他当然不知道,在宣和年间李师师“门第尤峻”,这些大多与徽宗的垂青是有很大关系的。

作为一代帝王,后宫妃嫔之多,世人都能想象,况且宋徽宗在北宋帝王中又是首屈一指的,自古以来都是家花不及野花香,皇宫外面的世界远比后宫之内精彩多了。那么,这位多情的徽宗又是从什么时候起瞄上李师师的呢?又据史书记载,政和六年,“微行始出”,“妓馆、酒肆亦皆游焉”。从这些来看,徽宗是打从那时起就经常乘上小轿,带几个贴身内侍,微服出行得。他倒是做得很巧妙,还专门设立了“行幸局”,来为微行张罗忙碌和撒谎圆场。当时以排当指宫中宴饮,于是,微行就谎称“有排当”;第二天还未还宫,就推脱说有疮疾不能临朝。可见,这徽宗在玩女人方面又是一个厉害的主儿。

大约宣和元年,有一个叫曹辅的鲠直谏官,已在给徽宗的奏疏中挑明:“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自陛下始”。这个某娼,显然是指李师师。由此推断,宋徽宗与李师师的关系开始在政和六七年间,到宣和初年已是路人皆知了。

又据《贵耳集》记载,有一个冬夜,周邦彦先到李师师家,徽宗也不期而至。仓促之间,臣当然只得让君,便藏匿于床下。徽宗亲自携来一枚江南上贡的新橙,与师师开始打情骂俏。邦彦在场听得一清二楚。徽宗走后,邦彦出来,重为嘉宾,便把徽宗与师师的卿卿我我隐括成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边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宋徽宗和李师师的风流事,都有《少年游》为证了,历史想抵赖,恐怕是逃不掉的,由此来看,不单单只有《少年游》形象展现了一个王朝的醉生梦死,其他深埋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不出所料,数年之后,金人的铁蹄就腾踏在东京城下。宋徽宗仓皇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自个儿当上了太上皇,自顾不暇,也不可能再顾及李师师。这个女人的命运也因宋金战争而急转直下。

其后,李师师不知所终,具体香消玉殒何处,又是何因。史学家至今都难以给出最有考证意义的答案。

或许,是灾难与动乱就那样把她湮没了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好色皇帝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的风流韵事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

0评论2024-01-2586

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

0评论2024-01-2555

李师师有几个男人?李师师最爱的是谁?
皇帝是帝国的主宰,什么样的女人得不到?但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嘛!所以说历史上经常有流传皇帝微服出巡,然后与民间女子相恋的风流情事。历史上到底有几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不清楚,但是李师师和宋徽宗二人的情事却流传极广。李师师是汴京名妓,东京城内

0评论2024-01-2379

李师师与燕青的关系
李师师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生活在北宋末年,为当时的汴京名妓。李师师自幼被娼籍李蕴收养,得到了李蕴的倾力栽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位色艺双全的美人。这样一个美人,自然很快就打响了名气,很快成为名人士子竞相追捧的对象。李师师艳

0评论2024-01-2158

李师师与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赵佶,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异母弟弟。宋朝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史上最为发达繁荣的一个阶段,百姓生活富足,更不用说皇室贵族了。宋徽宗从小就养尊处优,生活奢侈,因为一早就没将心思放在皇位上,整个往闲散王爷的方向发展,逐渐

0评论2024-01-2165

中国古代十大名妓李师师简介
李师师之所以叫师师,是因为三岁的时候,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因而老僧认为她很有佛缘,当是佛门弟子,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李师师长到四岁的时候,其父王寅因为犯罪下狱,后被判处死刑。双亲尽逝,年幼的李师

0评论2024-01-2176

大宋艳照门
靖康二年,金兵围攻北宋都城东京汴梁,宋钦宗前往金兵大营谈判被扣押。早已退隐江湖的燕青闻讯,只身前往准备营救李师师。燕青小心地混进了东京汴梁。只见到处生灵涂炭,几年前的繁华都市早已变成了人间地狱。燕青心里很急,不知道李师师是否还安然无恙。他避

0评论2024-01-2052

李师师隐居泰山
燕青拦不住卢俊义,大哭一场。挨了军棍之后,更是伤心不已。燕青是个有决断的人,前思后想一夜,咬一咬牙,只好舍梁山弟兄而去,隐姓埋名避祸。 他悄悄收拾好细软,谁也没有告诉,就离开了军营。不过,他没有往别处去,却直奔了京城。原来,他是要去与京城名

0评论2024-01-1943

李师师鲜为人知风流韵事
“人间有味俱尝遍,只许杨梅一点酸。”这是北宋徽宗笔下的诗句。说起来,宋徽宗赵佶一生生性轻浮,除了爱好花木竹石、鸟兽虫鱼、钏鼎书画、神仙道教外,还嗜好女色如命,后来更是终日沉湎其中,放浪形骸,不能自拔。宋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史书记

0评论2024-01-1941

汴京名妓李师师之谜
《水浒传》中描写汴京花街柳巷名妓较多的,一个是李师师,一个是赵元奴。其中对李师师着墨又较多。这李师师何许人也?她的结局又怎样?一看下文便知分晓。 李师,她原本并不姓李,也不叫这个名字。她本是开封东二厢永庆坊染布匠王寅的女儿。王氏生下师师就死

0评论2024-01-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