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替天行道”的另一个传说

2024-01-18 11:27440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是咋着来的呢?刨根寻源,还得从梁山一百单八将保白诗郎的传说讲起哩。

相传白诗郎家住梁山西北白岭村。他父亲叫白义,四十余岁,是位教书先生,为人耿直,主持正义,看到不顺眼、不公平的事儿好打抱不平。母亲王氏。白岭村有家财主姓万名家,横行乡里,勾结官府。凡是穷人家的地和他家的地挨边,只要地好,他总要想孬点霸为已有。谁要告他,官司打到州府县衙,最后原告变被告必输,土地还得断给他。凡告万家的状子都是白义代写。万家恨透了白义,整天想孬点,划拉着肚皮想啊想,咋着才能治他于死地呢?终于想出了。一天他带上礼品,状子到了县衙,告白义想谋反,县衙派衙役抓走白义,判他谋反罪,白义不招供被活活打死。当时官府腐败,皇帝昏庸。白诗郎那时才七岁,王氏恨透了万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哭得她死去活来,一个妇道人家,又有啥法呢?忍气吞声拉把儿子白诗郎,供他上学。学校在白岭北的王庄,离白岭三里地,中间隔着一条河。要是绕道桥上过,上学得远六里,白诗郎每次上学不绕道走桥,直走蹬水上学。

他第一次瞠水过去,等到放学回来再要蹬水时,有个老头在鄹里等着背他。白诗郎问他他不说话。天天如此,时间一长,王静疑了。有次王氏问白诗郎:"小来,你放学咋着比人家回来"我问他,他光摇头不会说话。"王氏说:"这次你问他,他不说话就别让他背。"

第二天吃过早饭,白诗郎又去上学,远远看见那位老头在河边等着他呢。走到河边,白诗郎说:"老大爷,你为啥天天背我过河?"老头还是摇头不说话。白诗郎说:"你不说我不让你背。"老头说话啦:"天机不可泄露。"放学回家后,就把老头的话对母亲说了。王氏心想,我儿子有来头,就对白诗郎如此安排一遍说:"你用这法准能问出为啥背你的事呢。"

第三天吃过午饭,白诗郎去上学走到河边,见那位老头正等着背他哩。白诗郎二话没说,一头扎进河里,那老头可真慌了,跳进河里把他抱起。老头问:"你这是为何?"白诗郎说:"你不说为啥背我,我就不活啦!"那老头皱皱眉头说:"天机不可泄露,我对你说中,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白诗郎问:"什么条件?"老头说:"只你一人知道,不准对你再亲再近的人说。"白诗郎说:"我要说,让我不得好死,抽我的筋,天打五雷轰我。"那老头对白诗郎说:"你是一朝人王天子,太白金星奉玉旨派我伺候你过河。"

白诗郎放学回到家,王氏问:"这次问出来吗?"白诗郎说:"问是问出来了,就是不能对你说。"王氏一听就明白了,对他说:"小来,你对我说不要紧,只咱娘俩知道,我对谁也不说。"白诗郎说:"天机不可泄露,将来我定能报父仇。人家说了,再亲再近的人也不准说。"王氏急着想知道端底,皱皱眉想出了主意。大喊一声:"我也不活啦!"就要撞头死。白诗郎拦住娘跪下说:"娘,我说中,有一条不准你再对外人言,我发过誓的。"王氏说:"烂到我肚子也不会往外说。"于是,白诗郎就把老头说他是一朝人王天子的事叙说一遍。

从那天以后,王氏高兴得没法说,在屋里对墙说:"俺报仇有望了,俺儿子当了皇帝,我让他先杀万家。"做饭烧锅时用火棍捣着灶王爷说:"俺儿子坐天下后,先杀万家!"说一句捣一下,天天如此。

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上天奏报民间事儿。玉帝问他:"白诗郎家境如何?"

灶王说:"奏明玉帝,我是照实说呢还是光说好呢?"玉帝说:"如实说来。"

灶王说:"禀玉帝,您先看看我的嘴脸。"玉帝这才仔细望了望灶王问道:"你的嘴脸咋着变了形呢?"灶王奏道:"让白诗郎的娘捣的。"玉帝问:"为何捣你?做了何种错事?"于是灶王就把王氏做饭捣着他说"只要俺儿坐了天下,先杀万家"的事儿叙说了一遍。

玉帝听后,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怒冲冲说道:"真乃泼妇,霸道,其子焉能替天行道?使百姓安居乐业!传我旨意:明日一时三刻,雷公抽掉白诗郎的龙骨龙筋!"太白金星听后奏道:"玉帝在上,只听灶王一面之词,不可为据,再者,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已在凡间长大成人,专等保他,他们无主天下将大乱,昏君不灭,明主怎出?如何是好?"

玉帝皱皱眉头,言道:"传我御旨,让能者为主,及时救民,替天行道,杀贪官除恶霸,江、海、山、泊自选择。"太白金星领旨而去。

白诗郎被抽了龙骨龙筋,变为平民,相传雷公抽白诗郎龙骨龙筋时,同时万家被雷劈死。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灶王换捣奏事偏,玉帝偏听旨意传;替天行道及时雨,天罡地煞聚粱山。

这就是水浒英雄"替天行道"的来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改变命运的一只蚊子
隋朝末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各地英雄好汉纷纷揭竿而起,其中杨浦领导的起义军势力最为强大。这杨浦来历不凡,出生时产房里紫光冲天,显露异象。杨浦长到十岁时就方面大耳、聪慧异常,有个异人曾断言他非池中之物,将来必成大器,杨浦后来果然能文善武,做

0评论2024-01-2564

趣谈十二生肖
我每晚睡觉时有个习惯,就是都要听相声。因为相声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曲艺园林中灿烂的花朵。听相声不仅是为了逗笑,更主要的是可以增长知识,了解世故,知晓人文,比照古今。好了,以后有机会在谈相声,我现在想说的是我前几天听到的一段相声,是说十二生肖

0评论2024-01-2470

愚公移山新篇
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叫太行,一座叫王屋。山前住了愚公一家人,愚公每次去城里都要爬上太行,翻过王屋。某日,愚公做出了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决定,把两座大山移掉!愚公召集全家人,道:“王屋太行阻我久矣,今召诸君,欲移此二山,何如?”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

0评论2024-01-24163

抽条
抽条大年三十,老龙王带着一大家子坐在云头上,等天黑了,看人间放烟花。老龙王的小孙子聪明伶俐,向下看了一眼说:“爷爷,这是一个24响的大烟花!”小龙孙急得脸都红了:“爷爷,我看清楚了,那烟花上面真的写着36!我认识!”这时候,龟丞相慢悠悠笑了

0评论2024-01-2446

八戒后传
八戒取经归来,成了西天的净坛使者,感觉一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与时俱进,自身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一天是灵山休息日,没有什么事。八戒动了凡心,就想下凡去看看,便按落云头变化成人型在凡间四处转悠。走了大半天,也不知身在何处,感觉有点口渴了想再

0评论2024-01-2496

玉帝削峰造就河南平顶山
说起河南平顶山的来历,可真是神乎其神呀!在民间传说中,咱国其它两座平顶山的来历是出于尘世的一代帝王或一般神仙之手,而河南的这座山却是玉皇大帝亲手削成的。相传盘古王开天辟地以后,玉皇大帝就派了造山神下界展开了造山运动。经过漫长岁月的打造,在东

0评论2024-01-2451

龙女的传说
龙女的传说作者:白水(leq)相传在远古的时候燕山南麓一望无际的冀东平原上,流淌着滦河、陡河、浭水、泥河、沙河等大小河流滋润着这片沃土,使这里的农田年年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这些河流虽然注入大海后给渤海带来了水源,可是它们经过年年地冲刷上

0评论2024-01-2456

棋坪山“石担”传说
古时候兰江大洋段一年四季河水变化无常,时而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倾覆渔舟渡船,时而水浅过膝渔渡搁滩,来往的商船需人力沿河岸拉纤前行。离大洋码头五里水路有一山名叫棋坪山,此山峭壁上因有宋朝隐士陈抟的题字“福”而出名,更有大明开国军事刘伯温“石壁”二

0评论2024-01-2457

元宝石的传说
在建德中南边陲与兰溪的交界区,坐落着四个小山村,呈四散分布。那里群山环抱,深涧峡谷长年流水潺潺,青松修竹,鸟语花香,真是个住人的好地方。可在古代,四个村原属同一个村,居民都住在离现庄头300米远的卸岭头上面,好端端的一个村,为什么会分散成四

0评论2024-01-2491

王母娘娘与玉皇大帝的真实关系 玉帝不是“
受现代影视剧的影响,大家对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二人的关系,有着一个混乱的认识。有人认为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夫妻,还有人认为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是母子。夫妻、母子,傻傻分不清楚。在这儿可以明确的和大家说,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关系,最开始还真就不是

0评论2024-01-2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