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元宝石的传说

2024-01-24 15:27950

在建德中南边陲与兰溪的交界区,坐落着四个小山村,呈四散分布。那里群山环抱,深涧峡谷长年流水潺潺,青松修竹,鸟语花香,真是个住人的好地方。可在古代,四个村原属同一个村,居民都住在离现庄头300米远的卸岭头上面,好端端的一个村,为什么会分散成四个小村庄呢?这与卸岭头对面溪边的那块元宝石有关。

说起元宝石,那可大有来头。话说古时候有一年,六月大旱九九八十一天,田地龟裂,禾苗枯死,连吃水也要到溪坑里挖沙三尺方见水踪。严州大地村民哀鸿遍野,惨不堪言。村民虔诚祷告上苍,盼降龙雨。玉帝闻讯,无奈那年天下大旱,东海、南海、西海、北海四龙王四处降雨,忙得焦头烂额,应接不暇,实在抽不出时间光顾。玉帝只能另想它法。赤脚大仙出班奏请玉帝愿下凡赈灾。玉帝当即下旨在金华赤松炼丹的黄大仙停止手中的工作,先炼金元宝。炼丹与炼金不同,炼丹需七七四十九天,而炼金相对比较容易,但也需四四十六天。赤脚大仙每日陪伴黄大仙炼金,内心十分焦急。等到三四一十二天时,炼炉中的金水已金灿灿的闪着光,赤脚大仙求功心切,心想救灾如救火,眼看炼得差不多了,不如早点倒入模子待冷却好早点上路。赤脚大仙说干就干,趁黄大仙打盹之时,赤脚大仙匆忙将金水倒入模子,不等完全冷却,连忙取将出来,好一对金元宝,每锭足有二万二千二百二十斤之余,忙乱间早已将两锭大大的金元宝两头用绳子系好,用平时抽烟用的长烟竿当扁担,一头一锭,挑起就走。从婺州出发到严州要经过兰溪,兰溪黄湓是黄大仙的老家,赤脚大仙原想路过黄湓到村里讨口水喝,但又怕黄大仙赶来责怪,所以他不敢停留,一路大步流星过黄店、朱家、坞口直奔严州而来。

赤脚大仙到了岭脚,抬头一望,一座山岭挡住去路。此岭名曰“塔塔岭”,岭虽不高,可赤脚大仙挑着重担,走得可是不易。一来早饭没吃,二来俗话讲“长路无轻担”,眼看已是晌午,路也走了一百多里,到严州府还要走五六十里之多,三来六月天,地上的石阶那个烫,你想想赤脚大仙赤脚大仙,那是赤脚走路的,光脚丫走在滚烫的石阶上是什么感觉。赤脚大仙哪还顾得上这么多,救灾要紧。赤脚大仙咬咬牙,吃力地向塔塔岭前行。

再说赤脚大仙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塔塔岭上进发,转眼间到了顶上,只觉一阵清风拂过,赤脚大仙感觉从没有过的舒服,定睛一看,好一派美丽风光。只见松涛阵阵,裹挟着阵阵清风,尖坞山,天雷尖二山对峙,甚是雄伟,白岩寺庙掩隐在参天古松之中依稀可见,钟鼓之声隐隐传来,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蓝天之上,白云悠悠,真的想撕几朵下来做棉絮。几只硕大的老鹰在寂静的天空优哉游哉盘旋。山涧溪水撞着石头,碰得叮当作响,峡谷中特有的石斑鱼、满口胡(鱼嘴边像长着胡子)在清澈的浅水中嗖嗖的穿来穿去;穿着黑衣的大山虾,长着一对貌似吓人的大钳子,警惕的慢慢后退。再往山下看,群山环抱的树林中露出一座山村,只见村后山峦重叠,枝繁叶茂,古木参天,村前溪水环绕,青砖黛瓦,鸡鸣狗吠,好一派人间仙境。

赤脚大仙看得呆了,竟忘了自己的使命。如此美景我如不好好欣赏一番,我也枉做神仙了。想到这,赤脚大仙忙卸下担子欲停留歇息赏景,没想到大祸就此来临了。

你想想塔塔岭顶总共才屁股大的地方,两锭大元宝要占多大的的地方,赤脚大仙刚放下担子只听“咔嚓”一声,挑担用的长烟竿断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只见两锭大元宝一前一后直向山下滚去,后面一锭滚到岭脚村边小坑边,幸好擦过小山村。而前面一锭可不得了了,元宝犹如稻草垛般巨大,以排山倒海之势滚下山去。元宝所到之处,金光闪闪,地动山摇,大有电闪雷鸣之感,元宝横冲直撞一路飞奔直向村庄扑去,轰隆,天崩地裂的感觉,只见村庄的一部分冉冉升起,沿着横路山一直向山腰飞去,赤脚大仙为保村民平安,口里默念咒语“上山了,上山了”。只见村庄在一平坦处缓缓落下,从此此山村叫“上山村”,后来姓姜的人多了改叫“姜山村”。村庄的一部分被撞得向西飞去,大仙照例默默念咒“西去西去”。最后小村庄在尖坞山脚落了脚,村民叫“西去”村,后来改叫“西坞”村。靠北的一部分村庄被撞后一直向北飞去,赤脚大仙如法炮制,“下去了下去了”这一部分落到了天雷尖对面的白龙岩山脚,即“下去”村。后来村里徐姓的人多了,改叫“下徐”村。刚撞上村庄时,赤脚大仙大喊一声,不好,“撞头了”,这就是“庄头”名的由来。这部分也由原先的卸岭头撞到现在的白岩山下的东坞里山脚。

原先一个村庄分散成了四个村庄,于是严州山里的四散里指的就是现在的庄头、西坞、姜山、下徐四个村,直到现在,村民讲话、聊天也会经常提到“四散里”,如谁谁谁是“四散里”最有本事的,谁谁是“四散里”最有钱的。兰溪女埠、黄店、甘溪一带人去建德办事总说到严州山里四散里,而不单指庄头或下徐什么的。至于那个金元宝,本来就是个半成品,经过如此劫难,重新变回了一块不值钱的大石头,如今你去看看庄头卸岭头的元宝石,它是倒立的元宝,全身黑乎乎的,一点也不起眼,它还挺委屈的,有时候上面会潮潮泛着水滴,似乎在诉说当年的不幸,没有为严州的灾民出力而感到遗憾呢?

再说赤脚大仙连丢两锭金元宝,吓出一身冷汗,直滴到岭顶的岩石上,汗水后来成为塔塔岭顶的一汪池水,说来真是奇怪,山顶之上哪会有水,而且大旱也不会干涸,这可是真正的仙水啊!有胆大的人试喝了池水,说那水是咸的,真是少见多怪,大仙的汗水当然是咸的,难道汗水还有甜的不成!

赤脚大仙赈灾无功而返,玉帝龙颜大怒,罚他下凡再行修炼八百年,赤脚大仙自知理亏只能照章办事。黄大仙由于办事不力,玉帝罚他下凡再行修炼三百年,重新回到黄湓外屿洲牧羊,令他叱石成羊,造福兰溪百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我有妄想娶你病
1、农夫向他的邻居解释为什么他要将那个得奖的公牛套上犁,要它耕田:“我要它明白,生活中除了配种,还有别的。”2、丈夫:“谢谢你在邻居面前夸我有才华。”妻子说:“你要钱没钱,要貌没貌,要地位没地位,我要不说你有才华,别人还不得骂我傻啊。”3、

0评论2024-01-2471

赤脚横穿非洲大陆的少年
凯伊拉是非洲一个小村落十几岁的青年,他赤脚横穿非洲大陆,最后到达美国西海岸“徒步到美国”——他这样称呼自己难以置信的故事。我对她说:“妈妈,我想到美国去上大学。你答应我去吗?”我母亲并不知道美国在哪里。“很好,”她说,“你可以去,什么时候动

0评论2024-01-2346

宋朝有哪些人是神仙下凡?他们分别是什么神
神佛之事,信之则有,不信则无。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仅宋朝一朝就出现了六位神仙下凡的人物,他们到底是谁呢?先说说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位历史名人吧,他的名字叫做包拯,世人喜欢称他为包青天,认为他有日断阳,夜断阴的本事。在民间传说中,包拯是文曲星转世

0评论2024-01-23117

哥们儿
张国庆和李国庆是同村,又都是1949年10月1日这天出生,至于时辰谁前谁后,那时两家都没有钟表,这就说不清了。不过俩人都称对方为哥,表面上像是一对好兄弟,可心里头却有着一股互相争强斗胜的劲。张国庆家里条件不错,父亲在外边工作,爷爷一直在村里

0评论2024-01-2245

如果鞋确实伤害了脚,我们不妨赤脚赶路
幼小的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走,感受沙的温热、草的润凉,那种无拘无束的洒脱与快乐,一生中会将我们从梦中反复唤醒。人生是一条无涯的路,于是人们创造了鞋。走的路远了,便有了跋涉的痛苦。在炎热的沙漠被炙得像鸵鸟一般奔跑,在深陷的沼泽被水蛭蜇出肿痛……穿

0评论2024-01-2242

赤脚黄泥郎
从前大湖中的船户,每遇到大风大浪,就跪在船头上边烧香边喊:"赤脚黄泥郎救命!"这黄泥郎是谁?传说很久以前,太湖边的坞溪镇上有个私塾先生,人称王秀才。一天,来了个叫黄二郎的小孩,要念书,王秀才收留了他。因为他穿的衣服很脏,满身粘着黄泥,所以大

0评论2024-01-2146

天下第一脚
一、落聘明嘉靖年间的一天,安福县街头刘府张贴告示:高薪招聘有铁腿功的师傅。刚从武功山学艺归来奔丧的韩卫,因给父亲办丧事花完了仅有的几两银子,还欠了财主一笔债,若到期还不清,妹子就要给财主抵债,于是便大胆前去应聘。出来迎接他的刘昌笑容满面,

0评论2024-01-2130

赤脚往前冲
小时候,他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当时农村的大喇叭。每当早晨大队那个大喇叭播放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便背起书包,赤脚踩着音乐的节拍,奔跑在上学的小路上。时间一长,他竟然能够唱出跟大喇叭里一样的歌声。放学时,他要穿过一道铁索桥,桥下是浪涛滚滚的岷江,两岸

0评论2024-01-2133

“云云鞋”的传世
云云鞋是羌族人喜爱穿的一种手工制作的布鞋,鞋型颇似小船,鞋尖微翘,鞋底较厚,鞋帮上绣有彩色云和杜鹃花图案。关于云云鞋的来历流传着一个故事。远古时候,清澈湖泊中生活着一位美丽动人的鲤鱼仙子,她看上了一位眉清目秀的赤脚牧羊少年。鲤鱼仙子将丰富的

0评论2024-01-2040

母爱如佛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天,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

0评论2024-0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