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水鬼之河

2024-01-18 11:24910

那时候,每年农历七月初三,都会有一艘卖“缸瓦”的木船开到富寿大桥脚,泊驻一天一夜,然后离开。

船上是一对老夫妇,年纪都在六十多岁。由于他们每年都出现,街坊们都见惯了,于是称男的为船哥,称女的为船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船比较流行。船上卖的是佛山石湾镇出产的砂煲风炉,瓮缸盆碗或其他陶制杂件。每当船靠岸,就会有许多街坊前来选购。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逐渐改烧柴为烧燃气,厨具也多改用锑铝制品或不锈钢的,传统的砂煲风炉及陶瓮缸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因此这种缸瓦船已甚为少见。

怪就怪在这对老夫妇和他们的缸瓦船,依然年年如是,风雨无阻,一定于农历七月初三这一天准时出现。自然,通常是很少有人光顾,多数时候营业额为零。

只有住在桥西的一位老公公,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船哥和船嫂都正值年轻力壮。他们的船上装满石湾陶瓷日用品,沿着珠江河及支流,一个墟镇一个墟镇去销售。他们的出现有一个固定的排期,这样方便街坊前来购买。木船就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的商店。风吹来,浪打来,小小一只木船,像一叶无根的浮萍,风里浪里到处飘摇。

船哥和船嫂永远不会忘记,1966年那一年农历七月初三。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河水也好像特别的清澈。他们的船到达富寿大桥脚,才绑好船缆,就有客上船买货。如是顾客不断,货卖得比往日多。

直至中午,忙昏了头的夫妇才猛然想起,用绳子牵绑在后舱的儿子怎么总不哭不闹呢?

珠江的船家都是这样,用一条坚牢的布带子箍住尚未懂事的孩子的胸脯,再将绳子的一头系在船上一个可靠的地方,孩子的背上再拖一个空心葫芦。这一切是为了防止孩子掉进水里。

年轻的船哥和船嫂几乎同时转身望向后舱。这一望,他们的心一下子沉到了深渊里——孩子不见了!

他们踩着易碎的缸瓦同时扑向后舱,他们只见到系孩子的布带子依然牢牢绑在船板的铁环上。再将目光投向水里,空心葫芦在水面上一漂一漂的。

船哥不顾一切扑进河里,抓住葫芦,但葫芦是轻轻的,只系着一条光绳子。这时船嫂也跳进了河里,两夫妻发狂似的在船的周围摸索搜救。

但是什么也没有搜到。

这时他们才想起了叫救命。凄厉的叫声,惊动了过往行人,许多人都立即甩掉衣服往河里跳,帮忙搜救。

搜救范围不断扩大。

直至下午4点多钟,依然一无所获。帮忙搜救的路人一个一个垂头丧气爬上岸。

只有船哥和船嫂依然失魂落魄,在河里搜索……

天黑了,热心的街坊下到水里,将船哥船嫂硬拖硬拉拽上岸来。有人买来了元宝香烛,点燃,插起招魂幡,这是水乡人招魂的方式。

有人私下里议论,等“一个对”(时针运行一圈,即12小时)后,尸体就会浮起。

但是,一个对,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船哥船嫂一直不吃不喝。船哥双眼发直,船嫂不停地抽泣,含混不清地重复着一句话:千不该万不该只顾赚钱,金山银山于我何益!

那时候,里水还没有公安派出所一类的机构,更没有应急搜救队一类组织,完全是民间自发搜救。

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说法暗中传播:河里有水鬼,过去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水鬼只有找到了“替身”,自己才能转世投胎……

那一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三,船哥和船嫂都将缸瓦船驶到当年出事的桥脚,插起招魂幡,点燃香烛拜祭。

经历那一次不幸的打击,船哥船嫂一下子苍老了许多,并且一年比一年显老,于是人们改称他们船公、船婆。更遗憾的是,在那之后,他们再也没有生养。

直至今时今日,尽管他们经营的货品已淡出人们的生活,但他们依然操此营生,尤其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三,风雨无阻地赶到富寿桥边。四十多年过去了,缸瓦船连同船上的货品,几乎与当年一模一样。据船公船婆说,是为了孩子认得自己的家。

每当他们的船回来,老相识老街坊都会上船去,同船公船婆聊聊世事生计,开解他们创伤的心。船公船婆说,虽然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发生了意外,但这里乡亲们的殷殷情意,使他们没齿难忘。

人们分明听见船嫂在拜祭时,口中念念有词:“仔呀,父母对不起你,让你受罪了。可是你千万不要再害下一个人,你就做一个护佑一方平安的河神吧!”

桥西老公公可以作证,自那一年之后,河里再没淹死过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姐夫的黄昏恋情
小妹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说姐夫恋爱了,儿女都不太喜欢。其一,姐姐刚去世三年;其二,姐夫不愁吃不愁穿,儿女又孝顺;其三,姐夫身体健康,行动自如,为何要找老伴呢?姐夫今年87岁了,在单位及社区被评为健康老人,他为什么不顾儿女的反对要找老伴呢?清明

0评论2024-01-25144

红叶的旅行
秋天到了。满树翠绿的叶子慢慢变成了金红色。当一阵秋风吹来时,树上一片最红的叶子乘着风儿飘落。它要去旅行了。红叶落在湖边.像一艘红叶小船。这么漂亮的红叶小船。谁来坐呢?湖边住着一窝小蚂蚁.足足有三百个。他们早就想到湖对岸去看一看了,可是,他们

0评论2024-01-2591

一意孤行的苻坚
苻坚在王猛生前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是他却没有听王猛临死留下的忠告。王猛认为前秦的敌手是鲜卑人和羌人,但是苻坚却十分信任从前燕来投奔他的鲜卑贵族慕容垂和羌族贵族姚苌(音cháng)。王猛劝他不要进攻东晋,但苻坚却把东晋当作唯一的敌人,非把它

0评论2024-01-2594

“党锢”事件
宦官五侯掌权以后,跟梁冀一样胡作非为。他们把持朝政,卖官卖爵,从朝廷到全国郡县,都有他们的亲信,搞得社会黑暗不堪。当时有一批士族地主出身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主张改革朝政,罢斥宦官;还有一批中小地主出身的太学生,因为社会腐败,找不到出路,也

0评论2024-01-2588

马邑诱敌战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一年年地堆积上去

0评论2024-01-2599

方腊起义
花石纲把东南一带闹得昏天黑地,出产花石多的地方,百姓遭殃也最重。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县)地方,出产各种花石竹木,朱勔的应奉局常常派差人到那里,搜刮花石。当地有个方腊,家里有个漆园。方腊平时靠这个园里的出产,日子勉强过得去。自从朱勔办了花石纲以

0评论2024-01-2584

林彪与五个女人的故事
林彪一生的五次婚恋在林彪的一生中,共经历过五次婚恋:初恋对象陆若冰婉转回绝,给少年傲慢的林彪当头一棒;对从小就订下"娃娃亲"的汪静宜,林彪中途变卦;"陕北一枝花"张梅生性活泼,林彪少言寡语,性格不和导致他们的姻缘以离婚告终;对最心动的孙维世

0评论2024-01-25180

李泌阳谋
贞元三年,李泌刚当宰相不久,就听到太尉李晟阴谋叛乱的传言。说他的太尉府里有一个大安园,园里有一座大安亭,亭的四_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假如在这片竹林里埋伏一支奇兵,那不是很容易造反吗?不要说李泌,李晟本人听到这个流言,都吓出一身冷汗。他急忙命

0评论2024-01-2583

揭秘:“水浒”宋江的名声为何最高
《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宋江的绰号最多: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黑宋江等等。这么多绰号中,“及时雨”最为出名,出现频率最高。书中说,宋江经常干雪中送炭、仗义疏财之类的事情,所以赢得了这么大的名声。不过像宋江这样的人,《水浒传》中至少

0评论2024-01-25110

埃特鲁斯坎人之谜
早在罗马崛起之前意大利中北部地区就生活着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对后来的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对于这个民族的来源以及他们自身的神秘文化,人们所知不多。公元前8世纪,在亚平宁山脉以西、第伯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生

0评论2024-01-2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