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掩耳盗铃的故事

2024-01-18 10:52540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撞钟的和尚
撞钟的和尚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他自认为早晚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并且钟声只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就这样,敲了半年钟无聊至极,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

0评论2024-01-2461

小境界
在佛教中,有108种烦恼之说,佛教的理想就是克服这些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佛家认为要从“心”开始,曰“修心”。常见的修心方式是数佛珠,佛珠以108颗一串者为“上品”,用手缓缓捻动这108颗念珠,便可破这“百八烦恼”。还有

0评论2024-01-2356

交友如听钟
一次,作家曹聚仁乘车去外地办事,不知不觉在车上睡着了。一觉醒来,他已坐过站。列车员在查票时,要求曹聚仁补票。当时,曹聚仁身上的钱不够,列车员就揪着曹聚仁,要送他去巡捕房。这时,一位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走过来,掏出几张纸币给列车员:“这些够不够?

0评论2024-01-2352

为你早起89年
直到现在,福尼亚小镇依然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年6月15日早上4点整,小镇上所有家庭都会响起一阵闹铃声。这件事要从一个人说起,他叫马歇尔。马歇尔是个每天都起得很早的人,只要教堂的钟声敲响4下,他就从床上爬起来,在炉子上炖一碗鸡汤,然后走出家门,

0评论2024-01-2379

古楼钟声
一道道钟声从山中杳杳传来。小和尚:“师父,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辛苦的敲钟呀?”老和尚:“因为这是我们的修行啊。”小和尚:“可是,为什么师兄们不来修行呢?”老和尚:“因为,他们换了一种修行的方式:”小和尚:“师父,为什么你要赶今天那位施主走啊?

0评论2024-01-2237

贪狗
从前,有一只贪狗经常到寺院里去寻食物。当地有两座寺院,一座在河水的东岸,另一座在河水的西岸。贪狗听到东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便去东岸寺院去讨食;听到西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又去西岸寺院去讨食。后来,两座寺院同时鸣钟开饭,贪狗渡河去讨食,当向

0评论2024-01-2254

做好一件事
从前,有一只贪狗经常到寺院里去寻食物。当地有两座寺院,一座在河水的东岸,另一座在河水的西岸。贪狗听到东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便去东岸寺院去讨食;听到西岸寺院僧人开饭的钟声,又去西岸寺院去讨食。后来,两座寺院同时鸣钟开饭,贪狗渡河去讨食,当向

0评论2024-01-2243

处女钟
明朝永乐皇帝为了向天下人炫触他的功德,便下令铸造一口大钟,钟声不仅要像银铃般清脆动听,而且要能够传遍方圆百里。当时河北有一位姓高的铸钟师,名气很大,皇帝要铸钟的任务便自然而然落到了他的身上。高师傅便携带家人进了京城,开始铸造这口大钟。第一次

0评论2024-01-2243

如何生存
一个年轻人感到自己在人世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如何应对。他路过一片枫树林,被一阵悠扬的钟声吸引。他顺着钟声来到一座寺庙,见一长老拄着杖,气定神闲地打坐,便虔诚地坐下去。长老问:“年轻人,你在尘世遇到了什么困难?”年轻人答道:“我对前途

0评论2024-01-2134

康德违约
康德是18世纪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一生深居简出,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每天的生活极有规律,不外乎就是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简单的学者生活,就像一台机器一样精准,从未有过什么变化。每天下午3点半

0评论2024-0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