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古遗音」北京丝弦古琴演奏会
主办单位:北京知音堂,吴声丝桐文化研究会
时间:2017年12月17日,19:30——21:30
地点:北京知音堂-朝阳区甘露园19号718文化创意园(票已售罄)
咨询电话:边先生
曲目介绍
汪铎
《逍遥游》(《西麓堂琴统》)、《山居吟》(《西麓堂琴统》)
王力刚
《潇湘水云》(《五知斋琴谱》)
朱玉徽
《庄周梦蝶》(《西麓堂琴统》)
佛德法师
《渔樵问答》(《枯木禅琴谱》)
刘希彦
《采真游》(节选)(《西麓堂琴统》)
王梦
《鹤鸣九皋》(《西麓堂琴统》)
吕波
《鸥鹭忘机》(《五知斋琴谱》)
彭斯
《忆故人》(《今虞琴刊》)
云山道长
《佩兰 》(《天闻阁琴谱》)
嘉宾简介
汪铎
字光瑜,号林屋山人、采真缦仕。生于琴乐世家,外祖吴兰荪、生母湘岑均善琴。师从舅父古琴宗师吴兆基先生,得吴师气韵精神,承传吴派琴风。先生抚琴讲究手势指法,注重阴阳虚实,妙得气韵;尤熟喑丝弦操缦之细微玄妙。致力于传统丝弦琴乐的复兴、传承、演奏。琴风和静清远,恬淡沖虚,别具道家山林气息。编著出版古琴教材《丝桐讲习》、雨果光碟《白雪》、《修行操》、《逍遥游》等多种,主编琴学刊物《琴道》。并于耄耋之年,亲自带领门人弟子以古法研制出高品质丝弦;现任国际古琴养生学会荣誉会长,丝弦琴道复兴会会长、吴声丝桐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力刚
虞山琴人,师从汪铎先生,琴风中正清雅。近年随师致力于传统丝弦古琴的研习和推广,任吴声丝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朱玉徽
别署鹤隐,蜀人,客居杭州,以诗书琴画自娱。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习琴十四载,丝弦琴道师从林屋山人。任吴声丝桐文化研究会理事。
佛德法师
贵州平坝广源寺住持。天台宗第46代传人。著有《琴韵流禅.佛德法师琴课实录》。法师善抚琴,師从九嶷关崇煌,吴门汪铎先生,取法以气韵为先,妙造自然,曲风生动,被誉为“琴韵流禅”。
刘希彦
字清言,湖湘人氏。幼时学文,及长学医。研究古中医学,著作有《至简中医——道鉴伤寒论》《医心帖》。古琴师从林屋山人,主修道家琴曲。
王梦
西域琴人,创办妙善琴馆,追随汪铎先生复兴丝弦琴道,传习丝弦琴韵。
吕波
研习中国传统文化20余年,于儒释道皆有涉猎。创办“国学道场”,著有国学专著《我有明珠一颗》。古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赵晓霞老师。
彭斯
号綦山,斋名檗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雅好古琴,师从音乐史家、古琴家吴钊先生,问学古琴家汪铎先生。曾出版古琴专辑《景物斯和-彭斯操缦曲辑》。
云山道人
全真羽士,志道之余雅好古琴,常谓:琴者,载道之器也,器之近与道者,莫过于琴也。琴之为乐,可以自乐,亦可乐人,以琴入道,可以自度,亦可度人。
古琴教学入门,指法篇——抹
《书院琴学入门篇》,真朴书院筹备了几个月。努力制作更精致、更准确的古琴入门基础学习视频,意在帮助处于偏远地区、苦于无处寻找古琴老师的琴友们,找到一条学习古琴比较中正的路。今日,把《书院琴学入门篇》这个新生儿带出来,愿有缘人可以从最基础的指法
0评论2025-05-2466
古琴的保养
时值冬季,又到了需精心呵护琴的季节。我们如何来养护琴呢?在此准备了一些古琴保养的方法,以供琴友们借鉴。如果岳山与承露间、龙龈与琴体间出现细小裂缝,是因为软硬两种木材张弛不同,不碍弹奏基本不用修理,湿度恢复它会慢慢消失。人弹琴而养心性,琴性也
0评论2025-05-13313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先看上联:山色青青,碧染如墨。“千秋画”,即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碧绿山色,如图似画,永不改变。而无“弦”之琴又该如何呢?自然界里的青山与流水,乃知音之物。说句玩笑话,君若看破红尘,一心求静,则青山如画、流
0评论2025-05-12373
【戴氏琴弦】古琴钢弦系列
【戴氏琴弦】古琴钢弦系列,是上海戴氏琴弦制作社2019年新研优质钢丝尼龙弦古琴弦,考虑配合不同斫琴特征以达到更佳音色,具有以下四型:【B】型:蚕丝工艺不同于A型弦,为戴氏独特工艺的【特研法】,音色优异,具有悠长余韵,适合较为松透古琴,且有助
0评论2025-05-06355
如何找准古琴各弦按音的具体位置?
四徽为七徽至岳山的二分之一处,故四徽按音为七徽按音的高八度,三弦散音为低音1,七徽按音为中音“1”,四徽按音便为高音“1”。九徽为琴弦的三分之一处,即三分损一处,故为本弦散音所生之音位——“子音”,如三弦散音为“1”,其九徽便为“5”。
0评论2025-04-21133
民乐、古琴演奏 管平湖《古琴曲集》2CD-WAV-582
管平湖《古琴曲集》2CD-WAV-582听过古琴独奏曲《流水》的人们,一定会想起中国已故的古琴演奏家管平湖先生。管平湖的演奏风格古朴、刚健。著名的古琴曲《广陵散》、《幽兰》、《离骚》、《大胡笳》、《小胡笳》、《秋鸿》、《白雪》等,经他打谱整
0评论2025-04-05233
古琴穗 良琴贵之原因考究
因古琴琴材的差异性,古琴音色各俱千秋,是古琴音乐魅力之一,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可见,琴木材以旧材为好,旧材能做琴的更是难得,如果制琴的明清年代老杉木琴和梧桐木琴价格均上万元,
0评论2025-04-04199
认知 | 古琴形制四种来源
制作师造琴,主要体现在把龙池和凤沼的比例关系科学的制作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有连珠式、凤势式、灵机式等。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并遵循美的规律和科学的发声原理,完全可以创作出无穷的古琴样式来。
0评论2025-04-01207
古琴——手势之美,乐器之冠
古琴的手势之美可能是所有乐器之冠。我们爱着这琴音,不仅是因为它的深邃古老的声音,也不仅因为它灿若星河的漆面,也不仅因为它是乐器中唯一拟人化的乐器,而着弹琴的手势也是美的让人心生欢喜!所以端坐琴前,双肩放松,如行太极,用最美的手势去弹出一个个
0评论2025-03-28123
如听万壑松
我初次读到这里时几乎要垂涎三尺,即使那时我的手指还从未抚过古琴的琴弦。这之后,每月有两个或者三个周末,我跋涉过半个北京城,去一处名为“流水音”的茶舍上古琴课。而在我正式接触古琴后,那些书中读来的寄情于琴和知音相交的故事才逐渐生动丰满起来。
0评论2025-03-2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