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鹏
清代《五知斋琴谱》收录了历代50余种琴式,而关于古琴式样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四种。
一、圣人造琴
相传伏羲、神农、师旷、孔子、列子等这些古代圣贤创造了各种样式的琴,后人就用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如伏羲式、神农式、师旷式、列子式。
二、制作师造琴
在种类繁多的古琴式样中,只有专业斫琴师才会根据古琴的发声原理与结构特点,去巧妙改变样式造型,使音色与造型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出一些精美的样式来。制作师造琴,主要体现在把龙池和凤沼的比例关系科学的制作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样式有连珠式、凤势式、灵机式等。
三、文人造琴
历代文人爱琴、弹琴,还热心参与造琴。文人造琴,一般受外界自然的启发或突发灵感,这样就萌发出一种新的样式造型来。他们首先考虑的往往是造型线条的优美,并不顾发声是否合理,所以文人造琴较少有精品出现。但也有造型与音色俱佳的,例如蕉叶式,另外还有落霞式造型,都是非常科学和完美的式样。
四、民间野斫
其实,历史上每个时期都存在民间自制乐器自娱的情况,古琴也不例外。民间野斫的特点是制作者在制作乐器时思路完全是混沌的,既不懂乐器的发声原理又不具备造型塑造的审美能力,或者盲目模仿,随意变形,制作出的乐器音律混乱难调,造型怪异。
古人崇尚琴的外形造型简洁,再加上历代已经设计出众多经典样式,后人确实难以突破创新。但是,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并遵循美的规律和科学的发声原理,完全可以创作出无穷的古琴样式来。
笔者在多年的斫琴实践中,曾受各种事物的启发而设计创新出多种系列的古琴样式,随着逐步改进完善,这些造型也日益成熟,使优美的样式与动听的音色达到较完美的结合。其中创新比较成熟的系列有:倚道琴剑式、创意蕉叶式、大鹏式、玉琮式、方响式、净瓶式、流水式等等。
(选编自《习琴精要》)
尺寸:
琴桌:——高:65cm,长:,宽:55cm
琴椅:——高:45cm,长:65cm,宽:30cm
爱世有琴
志之所向
唯传世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