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做老大就得有点深度

2024-01-25 04:18820

老大也有装的时候。

曹操拿下荆州以后,最大的对手便是孙权了。当然,刘备也算是,但其新败,退于夏口一隅,一时难成气候。对于这一点,孙权心知肚明,“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绍、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豫州与孤尚存”。是的,刘备败了,就只好收拾他了。不过,曹操也不傻,在收拾孙权之前,先得利用他。他写信给孙权,大意是“孤承帝命,奉词伐罪,刘琮束手,荆襄之民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既有示好,也不忘恐吓。这样一来,问题摆在孙权面前了:是打还是降呢?

张昭首先把持不住。孙策临死之前,曾遗命于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张昭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于是,力主投降。理由是,“东吴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既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不如纳降”。然后,还煞有介事地拿老百姓说事,说这样可以使生灵不受涂炭,江南六郡可保矣。

张昭一番话后,你道老大孙权什么反应,五个字:权低头不语。老大不说话,往往最可怕。如果你以为领导真没主意了,那你就错了。

倒是鲁肃一片赤诚,私底下,力劝主公不能降。鲁肃有啥说啥,为孙权分析其中利害:众人降操,累官不失州郡;将军降操,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一句话,别人降了,还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若主公降了,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时候,老大才说了句实话:“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孙权知道,唯在危难之际,才能认清身边的人。

接下来,问计于诸葛亮,孙权交了心底:孤不能以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说完之后,又道出四字:“吾计决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早就下定决心跟曹操干一场了——这才是隐藏在老大心底的全部。

后来,张昭听说孙权欲兴兵,唯恐中了诸葛亮之计,按捺不住,又一番苦言相劝。另一位文臣顾雍,也在一旁敲边鼓。孙权对此,只是低头不语。老大又在玩深沉。

孙权心里有底也是对的。他有一班欲降的文臣,还有一班敢死的武将。尤其以程普、黄盖、韩当为首,忠心耿耿,死心塌地,都是“吾头可断,誓不降曹”之辈。更重要的是,他有另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周瑜。

这位老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把手。论深度,他比老大孙权毫不逊色。他刚回到柴桑,张昭一帮人就来劝降,你听周瑜怎么说:“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请回,明早见主公,自有定议。”程普等人来了,又是劝打,周瑜还是那套:“吾正欲与曹操决战,安肯投降!将军等请回。瑜见主公,自有定议”。后诸葛瑾等人来,有劝降的,有劝打的,周瑜全是类似的回复。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玩周旋的一套,谁也比不了这位老兄。而当这帮人走之后,他真正的反应是:瑜冷笑不止。

这番冷笑,不可谓不意味深长。对于这件事,周瑜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在诸葛亮那里,他说了实话:“吾承伯符(孙策)寄托,安有屈身降操之理?自离鄱阳湖,便有北伐之心,虽刀斧加头,不易其志也!”

次日清晨,孙权升堂。一场孙权和周瑜的双簧戏便开演。周瑜入见后,直截了当问主公如何应对曹操一事。孙权煞有介事,取曹操书信给周瑜看。瑜看毕,笑曰:“老贼以我江东无人,敢如此相侮耶!”权曰:“君之意若何?”瑜曰:“主公曾与众文武商议否?”权曰:“有劝我降者,有劝我战者。”瑜曰:“谁劝主公降?”权曰:“张子布(张昭)等皆主其意。”瑜即问张昭,张昭傻了吧唧,又把前番言论重复了一遍。话刚说完,周瑜突然变了脸色:“此迂儒之论也!江东自开国以来,今历三世,安忍一旦废弃?”然后,即刻请战,向孙权表达了破操的信心和决心。你看孙权怎么说,“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卿言当伐,甚合孤意。此天以卿授我也。”说完,拔佩剑砍面前奏案一角曰:“诸官将有再言降操者,与此案同!”随即将剑赐周瑜,封瑜为大都督,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这是一出深度双簧啊!戏演到这里,才算真正到了高潮。想必张昭等一帮人一定看呆了,也看傻了。这叫什么?这叫大敌当前,先分出阵营,然后统一思想。

读三国,每每读到将孙权写得优柔寡断处,我喜欢轻轻跳过去。然后模仿周瑜,也冷笑一声。孙策临死之前,取印绶给孙权,嘱咐了他一句话: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也许,从那一刻起,孙权就知道,成大业者,除了能任贤、懂谋划和有眼光之外,还必须有做老大的深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孙策占据江东
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南方有一支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这就是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的孙策、孙权兄弟。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

0评论2024-01-2572

周瑜火攻赤壁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0评论2024-01-25109

关羽水淹七军
刘备占领了益州以后,东吴孙权派人向他讨还荆州,刘备不同意。双方为了荆州几乎闹翻。后来听说曹操要进攻汉中,益州也受到威胁。刘备和孙权双方都感到曹操是他们强大的敌手,就讲和了。把荆州分为两部分,以湘水为界,湘水以西归刘备,湘水以东归东吴。刘备安

0评论2024-01-2564

吕蒙白衣渡江
司马懿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刘备和孙权两家虽然结了盟,但是矛盾很大。鲁肃在世的时候,是主张吴蜀和好,一起对付曹操的。后来鲁肃死了,接替他职务的大将吕蒙,就和鲁肃的主张不同。吕蒙是东吴名将。他从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年青时候立了不少战功,受到孙权的

0评论2024-01-2567

陆逊烧连营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汉,一时传说纷纷,说汉献帝已经被曹丕杀了。汉中王刘备还真的为献帝举行了丧礼。大臣们认为既然汉献帝已经死去,刘备是汉家皇室后代,理应接替皇位。公元221年,汉中王正式在成都即皇位,就是汉昭烈帝。因为他统治的地区在蜀(今四川

0评论2024-01-2575

锦囊蠢计
刘备借得荆州后,压根不想还给东吴。孙权派鲁肃讨了几次都没讨到,非常恼火,就采纳周瑜的计策,用妹妹做诱饵,打算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为人质,逼他归还荆州。定下计策后,孙权就派人到荆州,说得知甘夫人去世后,刘备一直单身,十分同情,愿将妹妹嫁给刘备,

0评论2024-01-2572

东吴神童诸葛恪
诸葛恪(203一253),字元逊,是三国时吴国著名大巨诸葛谨之子,也就是蜀国丞相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幼年聪慧,闻名一时,年轻时就任骑都尉。吴主孙权对他很是看重,临终托孤于他。他聪明机敏,口才很好,较有作为,但性格刚愎自用,一生颇耐人寻味。一

0评论2024-01-2579

添字得驴
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既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又是一个很风趣幽默的人。处理完朝政,闲来无事,也喜欢和臣下们开个玩笑。有一次朝事办完了,孙权叫人牵入一头驴来。这头驴的脸上挂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一见,都瞅着诸葛瑾哈哈大笑起来

0评论2024-01-2570

三国中的“草船借箭”
提到“草船借箭”人们就会想到诸葛亮。其实,那是小说家的张冠李戴。真正草船借箭的人是孙权,而不是诸葛亮。借箭的地方也不在赤壁,而是在濡须口。公元213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攻克巢湖的濡须口,进逼长江,与孙权隔江对峙。孙权求胜心切,带着一些军

0评论2024-01-2577

你的老婆,决定你的后半生
妻子的成就和品行,可以反映出丈夫的人格和魅力。比如,三国时期,究竟曹操、刘备、孙权谁能胜出?看看他们的妻子便一目了然。曹操一生娶了15位妻妾,卞夫人出身低微,当过歌舞艺人,复杂的身世练就了她的见识。有一次曹操出逃,生死未卜,全家一片混乱,部

0评论2024-01-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