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王导平乱

2024-01-25 04:121120

东晋初年的一天,刚登上帝位没多久的晋元帝司马睿接到消息,大将军王敦竖起“清君侧”的大旗自武昌起兵,直扑京城而来。晋元帝吓得慌忙叫道:“来啊,即刻到丞相府,看看丞相是否还在府中。”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是赶紧招集文武,却先命人去瞅瞅宰相在不在家,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司马睿能当上东晋开国皇帝,多亏了王导和王敦这一对堂兄弟,一文一武鼎力扶持。可当上皇帝后,晋元帝害怕王氏家族势力过大,因而任用刘隗和刁协,排挤宰相王导。王导对朝廷忠心耿耿,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满,可是当哥哥的王敦却很不满意,几次向皇帝文谏不成,脑瓜子一热便动了武。

不一刻,晋元帝得到回禀,宰相王导在家,而且听到王敦造反的消息后,率领着全族人跪在金銮殿外,等着万岁降罪呢。

晋元帝这才安下心来,转了转眼珠下旨道:“他跪在外面请罪……那就跪着吧,派人严密监视,只要他不离开京城,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说完便召集百官,开始商议对策。

可对策千条,若起不到作用,也等于零。拳头才是硬道理,几天后王敦便攻克了京城,晋元帝壮着胆子,坐在龙椅上,等王敦前来,其实就是等着命运宣判。可等到日头偏西,王敦没来,王导却诚惶诚恐地跑了进来,跪倒叫道:“万岁,臣死罪死罪。”

晋元帝心里这个憋屈,但脸上却还不能露出来,说道:“爱卿有何罪状,都是孤听信谗言,疏远肱骨贤臣,大将军……大将军来得深合孤意,是在劝谏孤家呢。”

王导以头触地,砰砰直响,叫:“万岁宽仁,罪臣前来不求万岁赦免,只是求尽臣子之忠。”

晋元帝一皱眉:看样子不像是这哥儿俩唱双簧,莫非另有隐情于是说:“愿闻其详。”王导这才缓缓道来。

原来,王敦带兵杀入京城后,就赶到了王导家,见王导全家没事,这才放了心,并告诉王导:“弟弟啊,司马睿不厚道,刚坐上皇位就要向咱动刀子。不如废了他,再找个岁数小的司马家子孙当皇帝,这多安心。”王导坚决反对,并劝王敦:“哥哥,如今刘隗、刁协死的死,逃的逃,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看就此罢兵吧。”王敦哪里答应,说什么也要废了晋元帝。王导则是一步不退,说什么也要保晋元帝。最后王敦气得一甩手走了。王导知道这位堂哥性格暴躁,怕他伤害晋元帝,因而马上赶到皇宫表忠心:“要死咱君臣也要一起死!”

王导刚说完,突然就听殿外一阵喧哗,跟着王敦带着兵士就进来了,眼见王导垂手恭恭敬敬地站在晋元帝身边,不禁来气,却又无可奈何。

王导高声道:“王大将军,见到万岁因何不跪”

王敦还没吭声,晋元帝就满脸堆笑地摆起了手:“不必不必了,当初孤初登大宝时,就曾言道:与王家兄弟共享天下,同坐龙椅。”说完,屁股扭了扭,让出一大半的龙椅说,“大将军铲除佞臣,匡扶正义,劳苦功高,来来来,请同坐龙椅,休息片刻。”

王敦瞅了瞅晋元帝,又望了望王导,说:“这龙椅……还是万岁坐着吧,我就是来探望万岁,没什么事。”说完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别扭,一弯腰一抱拳,“我……臣还是先告退了。”说完,转回头带着兵士走了。

晋元帝长出了一口气,一边抹汗一边说:“可算走了,吓死……吓死那些佞臣贼子,有王将军威武盖世,看谁还敢逆天而行。”

王导依然恭敬异常,说:“万岁,如今看来,王大将军至少名义上承认万岁是当今天子,不如趁机立刻加封王大将军……”

“正是正是!”王导还未说完,晋元帝就接了话:“连同王丞相,孤家要一同加封。”

转过天,晋元帝在朝堂上,大加吹捧王敦和王导,尤其是对王敦,几乎把能想到的好词、能封的官职,都用上了。群臣也跟着大拍马屁。只有王导一声不吭,而王敦则根本都没来上朝。

无论怎样,王敦并没废了晋元帝,在京城待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回武昌去了。临行前王敦又来到王导府内,说道:“弟弟,这次我听你的,留下司马睿,我走后你可要注意些,有什么不利的消息立刻通知我。”

王导摇了摇头说:“哥哥,弟弟更要劝你,江南并不只有我们王家,还有谢家和从北方迁来的众豪杰们,此次你兵变,亏得是祖逖病逝,谢家也袖手旁观,才会这么顺利,不然恐怕咱整个宗族都要绝灭,以后千万别冲动啊!”

王敦听完哈哈大笑道:“怕他们何来我最后问你一句:以后再有这情况,你是帮我,还是帮皇帝”

王导垂下头,久久不语。王敦叹了口气,已然明白王导的心思,说:“唉,不说就不说吧。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信皇帝再敢轻举妄动!”

王敦这话可说大了,也就几年后,平庸的司马睿抑郁而死。晋明帝司马绍登上了皇位。晋明帝是东晋十一帝中最有才华和胆略的皇帝。他上台后一面对王导信任更甚,一面却对王敦加以限制。王敦骄横惯了,哪里肯听,于是再次起兵。

当时的东晋,论兵法武功,没有人是王敦的对手。因而王敦依然是信心百倍,但起兵不久,王敦便得了重病。晋明帝听闻后,同王导一起亲临前线督战。

这天,王敦刚服完药,部将急慌慌地跑进来禀报,发现一小队晋军前来探营。王敦听完后气就不打一处来,说:“什么大不了的事!是不是连战马生了马驹也要来告诉我”

部将慌忙说道:“将军息怒,因为统领这队晋军的是丞相。”

王敦一愣,弟弟王导也来了他眼珠一转,追问道:“那看没看到一个黄胡子、白脸皮的年轻人”

部将点头道:“有,此人相貌异于常人,一见难忘。”

王敦差点儿蹦起来,大吼道:“那就是司马绍!速命五百骑兵前去追赶,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再说晋明帝和王导,突然见王敦营门大开,一队人马直扑而来。王导大惊,立刻指挥众人保护着晋明帝撤离,并命一人殿后,把沿途的马粪用水浇冷。这招还真管用,王敦派来的追兵发现这些马粪都是冷的,不免泄气,以为敌人早就走远了,最后无功而返。

就这样,王导保护着晋明帝,终于安全地逃了回去。几天后,王导突然出现在京城,声称哥哥王敦病故,万岁仁德,恩准自己回京为兄发丧。此时正是两军决战前夕,如此消息一经发布,没多久就传遍了全江南。

王敦得知后气得够呛,没几天就真的一命呜呼了。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王敦一死,叛军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王朝的一次大危机,终于在丞相王导的坚持和运筹下安然渡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王马共天下
刘聪攻下长安后,南方还在晋朝官员手里。晋愍帝在被俘前留下诏书,要镇守在建康(原名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的琅琊(音lángyá)王司马睿(音ruì)继承皇位。司马睿在西晋皇族中,地位和名望并不高。晋怀帝的时候,他被派到江南去镇守。他带去了一批北

0评论2024-01-2569

王羲之与东床快婿的关系 王羲之趣味小故事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其实不用小编多作解释,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这个词语,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因他而生想来大家就不知道了。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世家琅琊王氏,在朝廷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

0评论2024-01-2386

五日游第四天
起了个早,再次跨越厦门大桥,途径世界上最美的国际马拉松赛道之一的五彩环岛路,我们到达环岛四景中的椰风寨。原定40分钟的停留时间,王导给了1个多小时,大家当时还颇感庆幸。信步海滩,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大型标语,导游说:“对

0评论2024-01-2274

五日游第二天
“各位叔叔阿姨你们好!”王导开腔解说:“我们现在将径直奔向厦门的鼓浪屿。鼓浪屿上的特产么,我以为也就是海鲜及其制成品,其中有一种叫做红娘鱼的,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特别的味道,但它只是在这闽台海峡出产、别处没有的。另外,鼓浪屿小吃比较出名的是XX

0评论2024-01-2243

五日游第五天
早餐是头天晚上发的袋装方便食品,由于我和妻子不吃甜食,于是就把我俩的份额都送给了苏州游客、也是我的山东籍老乡吴茂林了。天蒙蒙亮我们就从福州发车了,估计车程得有10多个小时,我就在车上随意扫描起来。苏州人现在可是有钱了,几乎所有苏州大妈都戴着

0评论2024-01-2243

儿子的病
儿子躺在病床上,两眼呆直地望着天花板,嘴里一阵阵急促惊慌地唤着“丹灵。”医生说这是精神病,不好治,药不解决闻题。儿子还在十九岁那年,看了场大明星丹灵主演的电影《魅力》,就着了魔、丢了魂,买尽了印有丹灵照片的画、挂历,卧室的墙上贴满了丹灵的那

0评论2024-01-2231

东晋宰相为何如此怕老婆
王导是东晋的一代名相,曾经辅佐过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是东晋重要的元老大臣。因为对于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深受到文武群臣的尊敬。就是当时的晋成帝对他也毕恭毕敬,做太子时,每次相见的时候,总是对王导下拜。即位后,手书王导,总是加上“惶恐言”三个

0评论2024-01-1944

兵不血刃的故事
“兵不血刃”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兵器上没有血。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侃传》,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

0评论2024-01-1876

楚囚对泣的故事
【成语故事】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西晋。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 【出处】当共戮力王室

0评论2024-01-1865

东床坦腹的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很有才华,太尉郗鉴很器重他,想把女儿嫁给他,于是派人向王羲之伯父王导求亲。王导领来人到东厢房去看,只有王羲之独自敞着衣服,露着肚子躺在东床上吃东西。来人回去向郗鉴汇报说东床坦腹的就是。 【典故】闻来觅

0评论2024-01-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