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生于一个没落世家,早年历尽生活的坎坷,后来“黄袍加身”,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
虽然贵为皇帝,但赵匡胤仍改不了“抠门儿”的本色:皇宫里的窗帘是用最便宜的青布制成的,他的衣服和一般小官吏的布质是一样的,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再洗,很少换新的。这在历代帝王中十分难得。
要了解一个帝王是否奢靡,看其内宫的人数便知道了。赵匡胤的内宫是历朝历代最简朴的,宦官只有50余名,宫女也只有200多名。即便如此,赵匡胤仍认为太多了,还遣散了自愿出宫的50余人。
赵匡胤称帝后,北汉政权尚未被统一进大宋的版图。在一次御驾亲征攻打北汉的途中,正逢七夕节,赵匡胤送给在汴京的母亲和妻子(太后和皇后)的礼物是:太后三贯钱,皇后一贯半(千钱为一贯)。
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觐见父亲,穿着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华美。赵匡胤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穿了。”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为什么不能穿?”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贵了好几倍。今天你的这件衣服上有金丝线、孔雀羽,你知道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
宋太祖不只对亲人严厉,对自己也十分克制。据史料记载,有一次他半夜起来,突然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也不肯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什么事就尽管吩咐吧,我们一定照办!”太祖说:“我若吃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结果他硬是忍住没吃。
宋太祖如此节省,也有其苦衷。五代十国的国君几乎个个挥霍成性,官吏也跟着奢华,使民间经济非常贫弱。宋太祖当了皇帝后,决心改变社会风气,以解除民间疾苦。他的作为也的确起了示范作用,北宋初期士大夫竞相以节约自勉:州县官上任时,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的迎来送往都取消了;小官上任时,很多人穿草鞋,拄木杖,徒步而行。
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使当时的宋王朝积累了不少财富。而通过征服天下的战争,又取得了降国不少的奇珍异宝。。宋太祖将所有财宝全数收藏在国库里,只有国防军需、赈济天灾时才拿出来使用。
对自己和亲属极其节俭的赵匡胤,在维护国家利益,特别是维护安定方面,却出手大方。面对边界强敌威胁,他并没有劳民伤财地不断打仗,而是拼命积累国家财富,用钱买地盘,从而避免双方交战。
杯酒释兵权时,宋太祖更是以钱财来交换军团将领的兵权。“多积金银,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久不可动之业”,这些都是当时他承诺的条件,最终使那些兵权在握的将帅们解甲归田,安分守已地度过余生。这比起其他朝代为求安邦而大肆杀戮开国功臣的做法,还是高明很多的。
当然,宋太祖“买通”大臣的钱财数目相当惊人。如侍中(相当于宰相)范质生病时,宋太祖亲赐金器两百两、银器千两、绢两千匹、钱两百万;开国元勋赵普有病,赵匡胤也赐银器五千两、绢五千匹……这与太后以及皇后的七夕节礼金,简直是天壤之别,闻之令人嗟叹。
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大宋王朝,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建立起了相当稳定的政权,这不能不归功于赵匡胤这位大宋王朝开创者的独特理财方式。宋朝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正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头鱼宴上的阿骨打
童贯镇压了方腊起义没多久,东北的金朝派人到东京,催促北宋攻打燕京,夹攻辽朝。原来,辽朝经过几次内乱和各族人民起义力量的打击,渐渐腐朽衰落。在这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逐渐强大起来。女真人民长期受辽朝贵族的统治和压榨
0评论2024-01-2576
泥腿
宋太祖时,赵普为相。有一天,赵宰相给皇帝递上一个奏折,请求让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看了眼奏折上推荐的人名,脸色就阴了下来,因为他一向讨厌这个人的为人,所以一句话也没说,就把奏折扔了回去。赵宰相似乎早有预见,拾起奏折,掸了掸上面的土,随手就揣
0评论2024-01-2565
扫荡北边除隐患:明太祖朱元璋八次北征蒙古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沙漠之战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至十一月,大明帝国为肃清蒙古故元残余部队而进行的大规模统一战争。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元惠宗弃大都(今北京)北逃后,一直滞留在近塞地区,并多次举兵南犯,以图复辟,均被明军击败。元
0评论2024-01-2574
宋太祖的“ 诚信 ”公关
1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南唐,本打算一鼓作气攻下吴越。谁知吴越国王钱俶亲自拜见赵匡胤,并献上了吴越国的地图,以示臣服之意。赵匡胤见钱俶来访非常高兴,便留他在汴梁游玩谈心,而钱俶却在暗地里贿赂大宋的重臣,希望能为他说话保住吴越国,深受皇
0评论2024-01-2576
首席小锣
过去戏班子里的人,同桌吃饭有个规矩:首席要让给班子里地位最低的小锣师傅坐。班主、主演、鼓师、琴师只能陪着下坐;有达官贵人、乡绅豪富,跟戏子一起吃饭,也只能坐偏位。说起来有一段缘故——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思老友周颠帮其破了陈友谅。本想
0评论2024-01-2593
书法趣话
话说当年南齐太祖萧道成是位能文能武的君主,他对书法也有些造诣,平时也爱挥毫泼墨写上几笔。自己也有孤芳自赏之感,听说朝中有位书法名士,姓王名僧虔,在当朝也是数一数二大家名仕。一日闲来无事太祖提议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看看到底谁的书法是上乘。于是
0评论2024-01-2587
“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儿,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
0评论2024-01-2577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
0评论2024-01-25133
胡维庸案件
胡维庸案件明太祖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
0评论2024-01-2453
燕王进南京
燕王进南京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
0评论2024-01-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