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汉武斗气封柏将

2024-01-25 03:56760

汉元封元年秋,北伐匈奴凯旋而归的汉武大帝统帅十八万大军,沿“秦直道”浩浩荡荡地回到中原,这天驻辇在河南嵩山脚下。

嵩山是“五岳”中的中岳,自古以来就是帝王们巡游的胜地。汉武帝雄才伟略,二十余年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此次北伐匈奴令其献表称臣,安定边疆,难免让他有些飘飘然。于是,在奸臣李广利等人的鼓吹之下,汉武帝决定仿效秦始皇,封禅嵩山。

嵩山有七十二峰,以峻极峰为最高,峰上古柏森森,风景壮丽。汉武帝封禅用意在于自谓功齐与天,无人可比,自然要上峻极峰了。话说这天,汉武大帝在群臣前呼后拥下走进峰顶寺庙的头道山门,迎面一棵高不见顶的古柏挡住了众人的去路。武帝吃惊之余命人丈量古柏有多粗,七个金甲武士手拉手还抱不住树身。汉武帝不禁脱口赞道:“朕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还没见过如此巨柏,真可称得上柏中之王了。”李广利见天子高兴,急忙趁机谄媚:“圣上何不封它为柏中之王,天子口无戏言,恩泽及于山川草木。”

武帝沉吟道:“直呼‘柏中之王’未免俗气!朕这次亲率大军北出长城,跃马塞外,直逼匈奴单于签订城下之盟,这有赖于三军受命,我封它个‘大将军’岂不更好?”武帝话音刚落,李广利等人便齐声喝彩,皆道万岁文治武功空前绝后,历代君王无人能及,从这柏树封号足可见大汉之威!

武帝听了,更觉自得,当即便让人给那古柏挂上“大将军”的金牌。虽然,随驾在旁的郎中司马迁暗觉不妥,可也没敢扫汉武帝的兴。

谁知,当汉武帝领着群臣走进中院,迎面又有一棵古柏挡住去路。这棵古柏更粗更壮,这可怎么办呢?汉武帝难住了,不由得非常后悔:前面都已封过,不封岂能说得过去?封吧,他又想不出比大将军更大的封号。早知如此,理应把“大将军”改为“二将军”才是,但是,天子无戏言,话既出口,明知是错也不能更改。汉武帝想了半天,给自己想了个台阶下,便对群臣说:“当年,高祖率兵翦灭暴秦之际,各路诸侯会盟中原,曾有约定,无论兵将多寡,实力强弱,先到咸阳者为君,后到咸阳者为臣。依此理,这棵古柏接驾来迟,凡事有个先来后到,朕就封它个‘二将军’吧!”

“万岁圣明,万岁圣明!”李广利一伙又是一阵吹捧。

可是,随驾的其他臣子大都觉得这个封号有点荒唐,后人若知此情,必会贻笑大方,有损天子威信。只是,大家谁也想不出比大将军更大的封号,只好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这时,位小职微的司马迁再也忍不住了,闪出人群跪地奏道:“启禀万岁!此议不妥。古柏封号,事情虽小,影响甚大。固然天子金口,语出难改。然不知错,尚情有可原;既知错而不改,则是以暗为明。所谓圣明之君,贵在知错就改。知错不改,非明君所为。眼前古柏,万岁何不封其为‘总将军’,以使其不屈居于大将军之下,不知万岁以为如何?”

司马迁的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响起一片赞同之声:“好啊!”“妙哉!”“也只有这‘总将军’的封号,才名副其实啊。”

“大胆!”善于察言观色的李广利见武帝面露不悦,厉声喝道,“什么好啊妙啊,欺万岁胸中无墨吗?这封号之事,是万岁说了算,还是尔等说了算?”

这时,刚才附和司马迁的群臣方如梦方醒,意识到冲撞了皇帝,个个吓得呆若木鸡,脸色煞白。司马迁也知道自己失言了。可他生来认死理,仍不肯改口求饶。

一开始,汉武帝确实非常生气,可他冷静下来一想,觉得司马迁确有才华,敢于直言,是个可用之才。今日要是因此事治他的罪,未免显得自己气量太小。这次就暂且作罢,让群臣知道朕海量,以后再找机会治治司马迁。于是,他瞪了司马迁一眼,一甩袍袖不言不语独自向前走去。群臣拉起还跪在地上的司马迁,赶上去陪驾。

怎想到了第三道山门,迎面又有一棵比前两棵更粗更大的古柏。汉武帝站在树下沉吟片刻,想出一个封号。可他没有马上说出来,而是暗忖:你们刚才大赞司马迁之才,这次朕倒要看他在“大将军”、“总将军”之上,还能想出什么封号来?他若想不出,朕再说出来,不就能找回刚才丢了的面子?于是,他唤来司马迁,故作为难地说:“哎呀,爱卿,你来看,这一进三道山门,院院有古柏,一棵比一棵大,这……这第三棵大柏可该封个什么将军呢?”

大家都明白汉武帝的用意,齐把目光盯到司马迁的身上。

在这次武帝北伐匈奴归来途中,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直言上谏,斥责李广利一伙与方士勾结、蛊惑皇帝,结果触怒龙颜,最终被弃周南病死异乡。前车之鉴,尚在眼前,司马迁怎敢贸然开口,忙说:“为臣才疏学浅,实在想不出什么封号来了。”

汉武帝见司马迁如此,不禁开怀大笑,心说你这大才子也有词穷的时候啊!你想不出,朕偏要你说,谁叫你刚才在朕面前逞能来着?因此,司马迁越不说,他越逼得紧,李广利一伙对司马迁极尽嘲讽。

司马迁一忍再忍,不想惹祸上身。父亲临终时含泪嘱咐他:小不忍则乱大谋。司马谈毕生以修史为己任,他的遗愿还待司马迁去实现。

司马迁越退缩,李广利一伙越步步紧逼,终于让司马迁忍无可忍。他抬头高呼:“万岁,臣想到了,只是先请万岁赦臣不敬之罪!”

汉武大帝先是一愣,接着又故作镇定地说:“既然想出来了,还不快说。”

“万岁,”司马迁说,“想这人间,大莫过于天子,万岁就赐这棵古柏一个‘帝将军’的封号岂不为好?”

帝将军!群臣都觉得这个封号想绝了,但是心有余悸,谁敢多嘴呢?一时鸦雀无声。

“帝将军”这个封号,其实正是汉武帝刚才想好的。他本想等司马迁张口结舌的时候,当众露上一手,不想还是被司马迁抢了先,他心里很不舒服,不过,他心中对司马迁的才思和胆色也感钦佩。这时倘若有人出面先同司马迁之议,汉武帝正好顺水推舟。谁知群臣偏偏都不识趣,竟无人开口。汉武帝很是不悦,只得蛮不讲理地说:“满口胡言!天下者,是朕的天下,朕说谁大谁就大,说谁小谁就小,岂能让一棵古柏与朕比肩?朕偏就封它个三将军,你们谁有异议?”

群臣齐呼:“万岁圣明!”尤其以李广利一伙喊得最欢。

汉武帝得意非凡,看着司马迁,心说,这下看你还能怎么样!

谁知司马迁此时竟犯了牛脾气,奏道:“万岁,不可!大千世界,万物有序,大小分明,岂可颠倒?天子虽尊,上还有天,从不闻父为子、子为父之理,还望万岁三思啊!”

汉武帝恨不得踢司马迁两脚,但有言在先,“赦其不敬之罪”,再想到修史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只好摆摆手道:“去去,还不给朕退到一边。今日之罪,暂且记下,要是再敢这样,小心二罪并罚。”据说,天汉二年,司马迁身遭“腐刑”,祸根就是从这儿种下的。

说来也怪,汉武帝给这三颗古柏乱排封号后的第二天,他封的这三个“将军”竟都变了形:“大将军”觉得自己比“二将军”、“三将军”矮小得多,以小充大,当之有愧,无脸站立人前,便把腰弓了下去,成了“弯弯柏”;“二将军”对这名不副实的封号,愈想愈恼火,竟气炸了肚子,变成了“空心柏”;“三将军”更是怒不可遏,不由得奋起一臂直刺天空,以示抗议,变成个“振臂柏”。由此可见这世间谁若处事不公,连草木也不容啊!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着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

0评论2024-01-25133

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的生平简介 汉宣帝刘询为
杨恽,字子幼,其母为司马迁之女,他则是司马迁的亲外孙。我们知道,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败降一事向汉武帝辩解求情而遭受了宫刑的处罚,他是为了写《史记》才忍住了受辱自杀的念头,然而《史记》当中记载的很多事都是皇族禁忌,是不能大白于天下的。司马迁生前作

0评论2024-01-2330

西汉大将李陵简介 李陵为何争议很大?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力量强盛的一个朝代,自然出了不少名将。诸如卫青、霍去病之类自不用多说,本文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西汉乃至后世争议最大的名将李陵。李陵,李广孙也,父亲为李广长子李当户。李当户早死,李陵为遗腹子,因此侍母至孝。长大之后,李陵被选拔

0评论2024-01-2367

随清娱简介 随清娱如何与司马迁结识?
司马迁是中国最传奇也是最伟大的史学家,传奇于他在自身缺陷之时,仍能精神不倒,写下《史记》。伟大在于《史记》的伟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接受腐刑,并不代表他就没有留下子嗣,也并不代表他没有浪漫的爱情故事。因为司马迁受刑的时候是壮年之

0评论2024-01-2375

司马迁的神秘谶语
1那天秦始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广漠的地平线何处模糊透出几抹青黛的远山,滑落到山谷的小小落日凝如胭脂,像后宫贵妇打扮时不谨慎按在天幕上的一枚指印,殷红而圆润。大秦帝国定都咸阳以来,环绕皇城已聚居起数十万生齿。海洋般的黑瓦或草顶屋脊升沉连缀,

0评论2024-01-2151

司马迁的故事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

0评论2024-01-1949

司马迁女婿胆小被吓死
司马迁仅仅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被处宫刑;其女婿杨敞因“素谨畏事,不敢言”,却受惊吓而亡;其外孙杨恽仅仅因为一封发牢骚的信而被判腰斩。历经三朝,司马迁和外孙因敢言获罪,女婿则因不敢言也不得善终,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司马迁被处宫刑的事大家都十分熟悉

0评论2024-01-1939

当老师的乐趣
远远地,走来一位女姑娘。【批注:我想见识下男姑娘……】我的爸爸就像亲人一样爱我。【批注:敢情您老是您爸爸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周总理的愿望是国家的富强独立,在他的心中只有四个大字:为人民服务!【批注:也许你的语文老师能容忍你,但你的

0评论2024-01-1996

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

0评论2024-01-1875

九牛一毛的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

0评论2024-01-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