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清官价值的计算公式

2024-01-25 03:50760

清官值多少钱?本文试图找出一种计算公式。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海瑞在浙江省淳安县当县长。他本着儒家教条主义的精神,一丝不苟地照章办事,把招待上级领导和同僚过客的费用压回到合乎文件规定的水平上。

由此可见,海瑞这位大清官的价值至少是325万元/年。“至少”的意思是:第一,海瑞可能继续前进,把剩下的925两再减至92.5两,每年再为淳安人民减轻832.5两银子的不合理负担。于是,他本人对淳安人民的价值,也将从325万元提高到347.5万元。第二,这里没有计入的其他价值,譬如榜样的力量的价值,譬如节省陪客时间和催征时间,集中精力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等等。

如果更准确地表达上述意思,应该说:在明朝嘉靖年间,在淳安这块地方,海瑞这种级别的清官,对当地百姓的直接经济价值为+325万元/年。

加“+”号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对官僚集团来说,海瑞的价值恰好是上述数值的负数。百姓的收入正是他们的亏损。

如何从上述数字中抽出一般性的公式呢?

总之,违规搜刮越重,清官的价值越大;纠偏强度越高,清官价值越高。清官的价值=偏离正式规定搜刮的价值×清官的纠偏强度。这就是清官价值的计算公式。

算出了清官的价值,就可以预测平民百姓热爱清官的程度,也可以预测贪官污吏厌恶清官的程度。

仍以海瑞为例。当他在省部级领导的岗位上重犯教条主义老毛病的时候,不过一年,就让“百司惴恐,多患苦之”,引发了官僚集团的大规模攻击和嘲笑,使他感觉到“窝蜂难犯”。

次年,海瑞死在任上,百姓的反应是:“小民罢市”。灵柩经水道还乡,人们穿着白色衣冠夹岸送行,酹酒痛哭,“百里不绝”。

抄录《明史·海瑞列传》这几句话的时候,我也受到先民感染,为古人一哭,为小民深知清官的价值却无从购买而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揭秘:清官海瑞为何妻妾成群?
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然而,就是这位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在私生活上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有关史料记载,海瑞是回族人,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海家三代单传,家庭

0评论2024-01-2579

清官海瑞简介 海瑞当官技巧
古代清官典范除了包拯之外,你还能想到谁?反正我想到一个,那就是明朝清官海瑞。海瑞当官的故事大家听的不少,他清官之名也是世所周知。但是吧,这清官当的也是有技巧的。今天给大家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海瑞,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让你看看什么是

0评论2024-01-2342

这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
闺蜜莱莱和老公吵架吵得胜败难分,十万火急召唤我去当“清官”。我刚进门坐稳当,莱莱的老公就连连叫苦喊冤,称这日子没法儿过下去了。莱莱什么都管,管钱,管电话,管人身自由,管他一顿吃几碗饭、几块肉,管他晚上不得超过十二点睡觉,总之就是把自己当成了

0评论2024-01-2367

曾一贯遇仙记
明朝万历年间,南阳府镇平县城曾家街出了一个名人叫曾一贯。曾一贯幼年时,父母双双下世,撇下他孤苦伶仃受煎熬。他依靠亲戚邻居资助,任凭一天只吃两顿饭,也要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在黉学读书。他天资聪颖,过目不忘,深得先生和学友们都喜爱。每天上午放学后,

0评论2024-01-2260

曾国藩的身后事
曾国藩去世之后,曾家断绝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生活一直不宽裕。曾国藩死后第5年,其子曾纪鸿因家人病重,缺钱医治,不得不托左宗棠向远在新疆的刘锦棠借钱。左宗棠知道这个情景之后,十分感动,送了他300两银子,过后还写信告诉自己的儿子说:“以中兴元

0评论2024-01-2158

清官奇遇
明天启年间,海州知府是年近五旬,矍铄干练的谭世峰。当时宦官当道,民不聊生。谭世峰不畏强暴,用铁腕手段镇压了海州宦官势力的头子。宦官恨之入骨,对他栽赃陷害,终因他清正廉洁,阴谋没能得逞。一天,谭世峰到乡下视察庄稼长势,走进一片玉米田时,身后响

0评论2024-01-2143

贿匪
道光年间,凤凰山上有个老鸹寨,大当家叫李黑。李黑听从军师王梁建议,始终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因此笼络了不少人心。朝廷多次围剿,都因当地百姓对李黑的暗中支援而失败。时间一长,李黑发现给自己送礼的人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周边的富商大户。眼看着官军无能

0评论2024-01-2165

河间诗谜
清乾隆年间,直隶省河间县有个县令叫李大宝,是个十足的大贪官。 这天,他坐在轿内正耀武扬威,突然轿子停了,就听前面吵起来。李大宝掀开轿帘问:“怎么回事?”轿边的人连忙回道:“回老爷,咱被羊堵住了。” 李大宝让人放下轿,走了出来

0评论2024-01-2069

清官有时更可恨
曾读过一位政治家的传记,他一向以刚正不阿著称,可是批评他、憎恨他的人也不少。他曾经说过:在讨好人与做好事之间,我选择把事做好。他一生清廉,品格无瑕,但也不断地与反对他的环境对抗。帮他做事的人,也有许多拂袖而去。他的行事与判断未必有错

0评论2024-01-2050

清官与神医的传说
相传很早以前,有个叫孙正吉的人,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出头就考取了举人,后来又中了进士。曾任知县、通判、知州、巡抚,因为官清正、明察秋毫而备受百姓爱戴。可是,孙正吉却有一块心病——自从二十一岁娶妻吴氏,十年未育下一男半女。这年,孙正吉在南平知州

0评论2024-01-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