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蒲松龄:一生都想进“体制内”

2024-01-25 03:50710

坎坷功名路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于明崇祯十三年(1 640年)出生于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外蒲家庄。蒲家祖上曾做官,到蒲松龄的父亲蒲盘时,开始还读书,后来因为家穷,下海做生意了,他有5个儿子,蒲松龄排行老三。

蒲松龄从小跟着父亲读书,19岁考秀才,异常顺利。当时他的一篇答卷纵横议论,发挥得酣畅淋漓。主考官恰巧是爱才若渴的学使施愚山。这位施大人为人通达,见到蒲松龄的答卷,非常欣赏。立即将其拔为头筹。随后,蒲松龄连着三场,乡里、县里、道里都是第一名。这事轰动了十里八乡,让蒲家人脸面上着实增光。

在一般人看来,这位青年才子一定前程远大,谁料想此后蒲松龄竟然在科举考试的泥途上一路受挫,再也没能前进一步!其中几次落榜都很意外。一次,他第一场的答卷相当出色,考官极为欣赏,甚至内定蒲松龄为头名入选,不想蒲松龄突发急症,无法继续参加考试,前功尽弃。他那满心的怨怅之情可以想象。还有一次更离谱,蒲松龄费尽心思从当官的朋友那里求来一份推荐信,觉得考官一定会照顾他几分,心里一高兴,文采大发,只顾洋洋洒洒、笔走龙蛇,却没想到有一处写得超出了格式规定,这在当时被称作“越幅”,要被取消考试资格。蒲松龄得知后如五雷轰顶,惊愕、茫然、痛悔,最终也只能沮丧而归。

40多年间,蒲松龄一共参加过十几届科考,每次都是满怀希望而去,垂头丧气而归。逢发榜之日,他就像领受酷刑一般煎熬,最后还是被落榜的大棒当头打下。每当这时,他都会咬牙切齿,发誓再不去赴考,可3年过后考期一到,他心里又蠢蠢欲动,忘记了落败之痛,兴致勃勃地打点行装出门应考……就这样,翻来覆去,好像被放在热锅上来回烙烤一般,让蒲松龄的人生变得无比凄惨。

尽管一再受挫,直到年过六旬,蒲松龄对带给自己如此苦痛回忆的科举考试还是不肯放弃。他的老妻实在看不过去了,毅然出来劝阻,对丈夫说:“你还是省省吧!如果命里有这个福气,能够考上的话,现在都该做到司道阁老了。从今往后,你就不要再去碰钉子了!”蒲松龄终于冷静一些,想想妻子的话。的确有道理,从此才不再应考。

一生常为客

蒲松龄一生大半时间在外客居。他先后在数个乡绅家坐馆。外出最远的一次是30多岁时,在昔日同窗、宝应(今隶属于扬州)知县孙蕙的衙署里帮办文案。蒲松龄与孙蕙同龄,两人关系不错。但后来孙蕙进入官场,日益冷漠蛮横。他喜好享乐,购买了一班歌女姬妾,把这些薄命女子视同玩物。淳朴多情的蒲松龄很难接受孙蕙的作派。尤其孙的一位小妾青霞,美丽多才,擅长诗词,人又单纯柔弱,在嫉妒她的众妻妾问处境艰难,郁郁寡欢,最终落花飘零,不到20岁就死去了。蒲松龄心中痛惜青霞“明珠暗投”的悲剧命运,自然会格外反感孙蕙的无情,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蒲松龄坐馆时间最久的是在本县一个毕姓人家,居然一连任职30年。东家毕际有是一位退职知府,为人谦和厚道。蒲松龄与毕际有相处融洽,心情愉快多了。毕家几代为官,宅院建造得体面、气派,有敞亮的主建筑“绰然堂”,还有幽雅的私家园林“石隐园”、藏书丰富的“万卷藏书楼”。在这样一个可暂且依栖的世外桃源里,蒲松龄远离俗事煎熬,拥有读书、写作的上好环境,对他的吟诗作赋以及小说创作自然颇有帮助。

当然,对于毕家来说,蒲松龄也是一位很难寻觅到的人才。毕家官绅亲友很多,每逢客人来访,有这么一位有学问、谈吐不俗的先生出来相陪,会给主人挣回不少面子。所以毕家对蒲松龄十分倚重。

在这里,蒲松龄也得以结识了一些官场人物。最著名的是身居高位的大诗人王士稹(音同“真”)。王士禛为人谦谨,对蒲松龄这个科场失意人嘘寒问暖,让他感受到友情的温暖。更为难得的是王士禛独具慧眼,在蒲松龄所有亲朋好友都不看好其小说创作之时,对《聊斋志异》赞誉有加,一再来信借阅。圈点评论,还为小说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份知遇之恩让落寞的蒲松龄终生感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文坛佳话。

或许由于王士禛太喜爱文采洋溢的《聊斋志异》,民间竟然出现一种传说:王士禛出千金高价。想向蒲松龄收买这部小说的著作权!其实这是冤枉王士禛了。此公一向品行端谨,严于律己,不会做出这等夺人所爱的事。不过,想收买聊斋的,历史上倒是真有其人,他就是山东按察使俞成龙。此入出身武夫,却喜欢附庸风雅,一再想结交蒲松龄,请他去自己的府里做客,还力邀他当自己的幕僚。原来,俞成龙阅读了《聊斋志异》手稿后,十分喜爱,就想花点儿银两,将其据为已有。蒲松龄当然不肯割爱,辞谢离开。

在毕家任职10余年后,毕际有去世了,蒲松龄想回归家园。毕竟自己的几个儿子也亟待父亲教导,妻子独自一人,已经承受了太多辛劳。但毕夫人与毕家长子都恳求蒲松龄继续任职。蒲松龄出于不忍,又留了下来。当时想着过渡一阵子,等毕家长子成熟一些就辞工,没想到这位毕公子为人天真,处世能力不强,娶亲后孩子又接连出世,于是蒲松龄又承担了教育毕家第三代的任务,结果在毕家居然坐馆30年。直到年届70岁,才苦辞东家。解职归来。

文坛留美名

《聊斋志异》的一个突出主题是对科举弊政的声讨。《叶生》写考生叶某在科场一再受挫,失意而亡,命终之后却并不知自己已死,仍然心系科场,游魂眷恋。居然能够伸笔答卷,喜获功名。然而这毕竟是“假荣华”,如何能当真。当他满怀欣喜归来,向妻子报告好消息时,妻子的反应却是“掷具骇走”,并正告他:你既然死了,就不要再来扰乱亲人!叶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可悲处境,长叹一声,奄然而灭。这样的作品读来真令人悲从中来。蒲松龄以生动的笔触摹写出落第士子的绝望之感,让我们看到科举制下的文人是如何置身于精神上的炼狱,万劫不复。

《聊斋志异》的又一亮点是抨击腐朽的官场文化。《促织》的故事让人酸楚,皇帝喜欢斗蟋蟀,官府就强派民间进贡。百姓家的小儿不小心放走蟋蟀,竟因恐惧而投井!《席方平》、《梦狼》都是挞伐腐败政治的力作。郭沫若有两句话评《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众所周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塑造了众多生动传神的女性形象,让人难忘:纯真爽朗的婴宁,柔弱聪慧的青凤,侠义善良的红玉,忍辱负重的珊瑚,刚烈坚强的商三官,狐女、花仙……她们潇洒诙谐,聪明活泼,善良美丽,才华谈吐每每令男子自愧不如,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的欣赏、赞誉和同情。《聊斋志异》里的恋情描写也格外美丽动人,连城与乔生,贺生与瑞云,王子服与婴宁……一个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寄托了作者美好的人生憧憬,让整部作品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除了这部小说,蒲松龄在通俗读物方面也有许多成果,他撰写了大量的俚曲、日用杂书等,都体现出他的一片济世之情,对百姓充满关切。

对于蒲松龄这样一位富于才情、思维敏捷的小说家,一生停留在社会底层的人生体验,可以说是最终成就了他。今天,我们从为富贵堕落的孙蕙,安度闲暇、不思人间疾苦的毕际有,以及身居高位、多所顾忌的王士禛等古代社会所谓“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看,他们的创造力、生命力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这就是体制带给个人的精神束缚,而他们本人却浑然不觉。蒲松龄虽然极力追求,但终生都没能进入体制中,这让他一直保有了自由不羁的民间心态、充沛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批判力。他以练达的文笔,通过丰富的文学想象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将长久形成的心中积郁释放出来,给世人以振聋发聩之感。这对蒲松龄来说,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名人读书趣话
王夫之“嫁书”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嫁,人们都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给女儿办什么嫁妆。王夫之高兴地拎来一只箱子,说嫁妆都备齐了。打开来一看,原来是满满两箱书。王夫之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的

0评论2024-01-2489

清初诗人施闰章与蒲松龄的关系 施闰章的代
施闰章是清朝初年著名诗人,位列清初六家、海内八大家、燕台七子。他出身江南理学世家,自幼跟随名师教导,后来顺理成章的考中进士,入朝当官。在为官期间,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因此受到百姓的爱戴。特别是他吧本人在任地时,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对当地的文

0评论2024-01-2367

蒲松龄驳权贵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虽然一生穷困潦倒,但他却是刚直不阿,满腔正气。一天,蒲松龄身着布衣应邀去一个有钱人家赴宴。在席上,一个穿绸裹缎的矮胖商人阴阳怪气地问:“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总也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功名我已心灰

0评论2024-01-2258

蒲松龄月夜斗鬼狐
有一年秋天,蒲松龄搬到村外关帝庙修改《聊斋志异》的稿子。院墙东倒西歪,大殿窟窿朝天,只有两间西厢房还牢靠些,使用写过字的大仿纸糊了糊窗户当作书房。一天晚上,月亮滴溜圆,照得天地明晃晃的。蒲松龄写到半夜,站起来舒展舒展胳膊腿儿,正想抻铺睡觉,

0评论2024-01-2145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蒲松龄为什么叫柳泉
蒲松龄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其所作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以其精妙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后世人称为文言文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出生在一个破落小地主家庭,其后父亲转儒经商,家里情况才稍好。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钱请私塾老师,所以蒲家四兄弟都是跟在他们父亲身

0评论2024-01-2167

蒲松龄《聊斋志异》简介 蒲松龄的《除日祭
《聊斋志异》是中国著名的志怪小说集,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这本书是蒲松龄在科举不第,久试无果,生活穷困潦倒时创作的。蒲松龄十九岁就以三试第一的骄傲成绩考中了秀才,可是后来他连续四次参加

0评论2024-01-2151

蒲松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妻子是谁?
蒲松龄,我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晴云山房诗文集》等文。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以其干练的文笔,丰富的想象,被评为短篇小说之王,至今还广为流传。蒲松龄,公元1640年,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0评论2024-01-2146

清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是怎么死的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著有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此书以其毕生精力写完,从年轻时写到他的暮年,共有8卷,491篇,约40余万字。故事多写各类鬼狐妖媚,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蒲松龄,

0评论2024-01-2137

蒲松龄救贫妇
一日,蒲松龄见一位面黄肌瘦,衣服破烂的妇女在一座新坟前痛哭,诉说自己死了丈夫后生活的艰难。蒲松龄觉得该妇女十分可怜,就走上前说:“别哭了,人死不能复生,你的困难我知道了,这样吧,我写张状子到县衙大堂上去告吧。”那妇女

0评论2024-01-1937

蒲松龄辛酸“高考”路
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蒲松龄那样,热衷科举却又不满科举,深受其害却又坚忍不拔,才华横溢却又名落孙山,科场失败却在文学上大获成功……蒲松龄的人生确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

0评论2024-0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