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世袭制让中国出了多少脑残皇帝?

2024-01-25 03:37640

在皇权大于一切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接班人如果仅凭家族血统关系这一生物因素所选择出来,不是昏庸腐败之徒,便为年幼愚昧无知之人,真正精明强干者寥寥无几,那是凤毛麟角。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皇位更迭方式本来是禅让制,即在位君主还在世之时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在某种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主动让贤,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不过,这一制度只实行了几代就难产了,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何谓世袭制?就是皇帝下台后,将皇帝九五之尊的位子理所当然地当做传家宝传给自己的儿子,自此,世袭制垄断了中国历史几千年。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纵观这几千年,正是由于这世袭制的根深蒂固,使得这种皇位继承制为祸不浅。没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被迫赶鸭子上架,而直接产生了不少脑残的皇帝,出现了不少脑残的行为。

为何?因为中国历史上的传统皇位继承囿限于狭窄的世袭范围内选择接班人,不管你行还是不行,有能耐没能耐,你不上没人上,反正这天下是咱家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所以根本无法保证皇帝素质的优化,所选皇位继承的幼儿、白痴、浪子、昏庸之徒层出不穷,祸国殃民自属必然。

汉成帝就精尽而死在绝色美女的肚皮上面;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糊涂至今让人笑得肚子疼;蜀汉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路人皆知,一直成为笑谈,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西汉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微服私行,一眼看中赵飞燕,带回皇宫,爱得不忍释手。这赵飞燕也大方得很,不像某些女人争风吃醋,可能是有福同享,可能是加强阵营,还把妹妹赵合德也介绍进来供成帝享用。赵合德也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成帝一下就被迷得神魂颠倒,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赵氏姐妹得宠后,诸事不管的汉成帝就更加沉溺到与赵氏姐妹的欢爱中去了。可能是他玩得太多了,就像接力比赛一样,根本接续不上,便有了“不举”或“举而不力”的毛病,就命人四处寻访春药,意欲与她二姐妹一决高低。不久果然有方士给他献上所炼的大丹,叫做慎恤胶。这药很有效力,汉成帝只消一丸就能与赵合德彻夜欢愉。赵合德怕这宝贝被其他宫女所得,就撒娇弄痴地逼着成帝将所有的药都交给她自己保管,想玩了就来一颗,方便得很。结果,有一天,两人都喝醉了,赵合德一下子就给这皇帝喂了7颗丹药。这下可不得了,成帝趁着酒兴特别亢奋,这天夜里九成帐里春光无限,侍立殿外的宫婢终夜都听得见嬉笑打趣之声。但乐极生悲,皇帝早已被掏空的身体已经经不得如此折腾,竟然精尽人亡,永远倒在了赵合德身上。这倒验证了一句老话——“宁为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也值了。

此外,南齐第六代皇帝萧宝卷也是赫赫有名的昏君加市侩皇帝,捕老鼠、睡懒觉、驱百姓、出游玩乐……这哪里是一代帝王所为,分明是一市井无赖的模样。他正事不做,各种怪异举止却屡见不鲜,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开店铺了。看样子,这家伙在娘肚子里时就受了从商赚钱的胎教,要不就是前世大商大贾投错了胎,产错了地,落到了皇宫。如果让他生在商贾之家,可能又不会是这般结局。

再看看所谓的象棋皇帝唐肃宗李亨,他似乎热衷于象棋,根本无心于朝政。上一代的积祸再加天宝之乱(也称安史之乱),肃宗与爱妃张良娣拥兵西逃。逃命途中,他还念念不忘象棋,置堆积如山的军情战报而不理,与张氏整天下棋作乐。爱棋如此,古今少见,倘若放至现在,大概可以混个九段国手了,可惜,可惜!

中国历史上脑残得最最有名的应该算是晋朝的几位爷们了,不知是因为司马家的老大过于龌龊,做多了恶事,恶有恶报,遭了天谴,还是祖坟地气不好,反正这个朝代最盛产的就是脑残、智障皇帝了,也正因为出现这么多的脑残皇帝,致使这段历史没看到过青天白日,总在混乱不堪之中。其中,有两位代表人物不得不提。

其一是上文提到的被皇后老婆用被子活活捂死的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其二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在位17年,期间发生了16年的八王之乱(够厉害的了,基本上没过一天安宁日子,他这辈子也够他受的),直接导致西晋翘了辫子。这个历史上第一脑残的皇帝,做过无数让后人惊叹其绝世才华的事情。

司马衷生性愚钝,不懂世事,除了贪图享乐之外,别无所知,从师数年,竟识不得几个字。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司马衷即皇位,史称惠帝。惠帝毫无处理军国政事的能力,便由杨太后父杨骏独揽朝政。司马衷痴呆如初,除了寻欢作乐之外,其他事一概不懂也不问。

据《晋书》记载,惠帝听到有青蛙在皇宫花园鸣叫,便问了个白痴问题:“这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中贾允不知是装疯卖傻还是真残,回答得也很白痴:“如果在官地里叫,那就算是公家的;如果在私人的地里叫,那就算私人的了。”两个白痴“痴”到了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生锈的脑袋只会更残。

还有一次,各地闹饥荒,老百姓没有饭吃。司马衷对此大惑不解,说:“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弄得人们啼笑皆非。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愚昧到极点的白痴却掌握着晋帝国的巨轮之舵,由此可以想象它的前途将会如何了。

司马衷在位17年,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皇帝,谁控制他,谁便可以下诏书,成为事实上的皇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非常精明能干。她不满意大权操纵在杨骏手中,便联络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杀杨骏,废太后。接着她先后杀死司马亮和司马玮,成为事实上的皇帝。贾南风自己没有生育,她担心大权旁落,又设计毒死太子。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捕杀贾皇后,废除司马衷,逼司马衷交出皇帝的玉玺,自称皇帝,又把司马衷软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不服,起兵攻打洛阳,展开了皇族间残酷的混战,大战60天,死伤10万余人,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衷又复位。

从此,一场皇族间争权夺位的混战,长达16年之久,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司马衷在这场战乱中,完全是一个傀儡,被诸王辗转抢夺、扶持,忽而被废,忽而被立,受尽凌辱。

战乱结束,东海王司马越操纵朝廷大权。他想尽快除掉惠帝,立司马炎幼子司马炽为帝。公元306年,司马越派人给司马衷送去有毒的饼,司马衷吃了几枚,觉得腹中绞痛,扑倒床上,等宫人叫来御医,他已一命呜呼了。不过,此等行尸走肉,死了也好,免得被人搬来搬去的。

此外,文学皇帝李煜、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将军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宠猫皇帝明世宗朱厚骢等等那就更不必细说了。

据上可见,在皇权大于一切的封建社会中,皇帝接班人如果仅凭家族血统关系这一生物因素所选择出来,不是昏庸腐败之徒,便为年幼愚昧无知之人,真正精明强干者寥寥无几,那是凤毛麟角。这是皇帝所拥有的权力与其所具备行使这种权力的才能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和差距所致,这种矛盾与差距给国家、百姓所造成的危害和灾难是这些居上者所难以想象的,不是朝政紊乱,社会动荡,便是水深火热,祸国殃民,直至国倾人亡,丢了江山,更不必说给自己造成的祸害了。

而这一切脑残行为的脑残结局,都要归功于世袭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司马光教子
司马光自己很爱书,还教育他的孩子爱书。有一次,司馬光看到儿子司马康读书时用指甲抓书页,就愤怒地对儿子说:“书籍让我们学到那么多的知识和道理,你不但不爱惜它,还用指甲破坏它,真是太不懂事了!”儿子连忙认错,司马光见他态度诚恳,就原谅了他,还

0评论2024-01-2572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

0评论2024-01-2584

五丈原
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和东吴保持联盟,继续准备北伐。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出兵祁山。魏国派了一个大将司马懿和张

0评论2024-01-2569

司马懿装病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

0评论2024-01-2572

司马昭的野心
司马懿杀了曹爽,过了两年,他也死了。接替他职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有人曾经劝曹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

0评论2024-01-2583

邓艾偷渡剑阁
司马昭害死了魏帝曹髦,认为内部已经稳定,决心大举进攻蜀汉。那时候,接替诸葛亮的大臣蒋琬、费袆都已死去,蜀汉担任大将军的是姜维。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

0评论2024-01-2583

白痴皇帝
晋武帝和他祖父、伯父、父亲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是他的儿子——太子司马衷偏偏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低能儿。朝廷里里外外都担心,要是晋武帝一死,让这个低能儿继承了皇位,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有些大臣想劝武帝另立太子,但是不敢明说。有一天,在晋

0评论2024-01-2575

八王混战
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

0评论2024-01-2564

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石勒儿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为冉魏;鲜卑族贵族慕容皝(音huǎng)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

0评论2024-01-2584

陶渊明不折腰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

0评论2024-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