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开的弹药箱
二战中期在中非,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充足的弹药,甚至还得到了两门德国人支持的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像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战斗不抱有任何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但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当询问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万人进攻无人岛
潜艇被坦克击沉
在著名的“狼群”行动中,一艘德国的U型潜艇击中了一艘盟军的运输船,这艘满载军用物资和炸药的运输船被击中后发生了大爆炸,各种东西被炸得满天乱飞。兴奋的德军U型潜艇艇长命令潜艇上浮以观看自己的战绩。不幸的是,一辆被炸飞到天上的M4谢尔曼坦克正好掉下来,把潜艇给砸沉了,并且这艘潜艇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艘被坦克击沉的潜艇。
被自己布下的雷炸沉
在一个双方胶着的港口,德军布雷舰每逢星期一、三、五便来布雷,而英军扫雷舰每逢二、四、六就去扫雷。这样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有一天,英军指挥官因为别的事而没顾得上例行的扫雷作业,第二天前来布雷的德军扫雷舰被自己前天布下的水雷炸沉了。在英军救起落水的的军军官时,对方十分气愤地质问英军军官:“你们作为扫雷部队,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这在我们的军队里面是绝对不允许的!”而绅士的英国人对此也一直很过意不去,因此对这些被救的德军一直给予很好的待遇,直到战争结束才把他们送回国。
丢枪带来的奇迹
抗战时,李宗仁手下的一支部队有一个新入伍的山东兵,这个山东兵睡觉时,他的同伴把他的枪给收起来了。他醒来时发现枪不见了(那时丢枪是要杀头的),吓了一身冷汗,不敢和任何人说,直接带了3颗手榴弹在天黑的时候摸到日本鬼子的阵地去了。正好一群鬼子都聚在一起烤火,于是3颗手榴弹直接“噼里啪啦”招呼过去,炸倒一大片,然后他顺手背起3支步枪和一挺歪把子机枪就往回跑,还扛了一箱子弹。再回跑的过程中竟然还击毙了前来追击的8个日本鬼子。据后来统计,他这次的私下行动一共打死打伤23个日本鬼子,在国军士气低落的当时,简直就是奇迹。
小渔夫大生意
小渔夫大生意特里是美国伊力湖上的一个小渔夫,水性不错的他常年靠下水捕鱼为生。但即便是非常辛苦地工作,他一年捕鱼所得的收入也只能是勉强养家糊口。渐渐厌倦了捕鱼生活的特里试图改行,但又担心自己除了会潜水外,再无其他技能,因而没有足够的决心。有沉
0评论2024-01-2568
多问一个为什么
曾经价格昂贵的微波炉,如今已作为现代家庭必备的日用电器进入寻常百姓家。也许你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微波炉是21世纪新技术的杰作,但你怎么也想不到,其实它不过是“二战”时期战争的一个衍生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盟军舰船在德国潜艇神出鬼没地袭击下,一
0评论2024-01-2464
一个渔夫的淘金梦
特里是美国伊力湖上的一个渔夫,水性不错的他常年靠下湖捕鱼为生。但即便是非常辛苦地工作,他捕鱼所得的收入也只能勉强养家糊口。渐渐地,开始有些厌倦捕鱼生活的特里试图改行,但又考虑到自己除了会潜水捕鱼外,再无其他技能,因而没有足够的决心。
0评论2024-01-2042
失踪者再现之谜
“时空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人们通常最普遍的认识误区之一。根据科学家们判定:在通古斯陨石坠落的地区、核武器实验地区、切尔诺贝利原子能发电站附近以及其他有死亡威胁的地方,即使最精确的表也会不准。有时发生的某种不可思议的事
0评论2024-01-2082
德国潜艇里的诡异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一艘德国的潜艇上,诡异地发生了各种离奇的事件,让人百思不解。一开始就发生多起不祥事件早在建造这艘潜艇过程中,就有了不幸兆头。在安放大梁时,不知怎么鬼使神差,一根钢梁掉下来砸死了一个船厂工人,另有好几人受重伤。在另一次试机
0评论2024-01-2081
索马里谍影
遭遇“死亡幽狐”据观察哨报告,正前方6海里处,有一艘德军潜艇已浮出水面!糟糕!听完汇报,米勒上校皱紧了眉头。在离开印度大本营开赴东非战场前,英国情报总部通报说:在此海域有一艘幽灵似的潜水艇,常常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击盟军部队。他们把这艘如狐狸般
0评论2024-01-2049
小渔夫,大生意
特里是美国伊力湖上的一个小渔夫,水性不错的他常年靠下水捕鱼为生。但即便是非常辛苦地工作,他一年捕鱼所得的收入也只能是勉强养家糊口。渐渐厌倦了捕鱼生活的特里试图改行,但又担心自己除了会潜水外,再无其他技能,因而没有足够的决心。有沉船就表明船上
0评论2024-01-19105
用海鸥对付潜艇
“二战”期间,在英国的海湾战场上,德国使用大量的潜艇投入战斗,用以阻击英国向其他国家运送战争物资的船只和舰队。 英国是岛国,四面环海,几乎大半的战争物资都靠海上运输来供给。德军的潜艇频频出现在英国海域,攻击英军的过往
0评论2024-01-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