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割鼻

2024-01-25 03:34950

战国末时,楚怀王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名叫郑袖,性情淫荡而妒忌。后来,魏王又送给楚怀王一名美人,怀王立即被她迷住了。郑袖受到冷落,恼恨在心,决定设计陷害。有一天,郑袖对新来的那位美人说:“君王是特别喜爱你的,但不太喜欢你的鼻子。你见君王的时候应当用手把鼻子掩住,这样君王就会长久地宠幸你了。”美人误以为郑袖是好意关心自己,就照她的嘱咐去做。怀王感到奇怪,就问郑袖:“新美人见了我常常掩住鼻子,是怎么回事?”郑袖说:“她嫌大王口臭,所以掩鼻。”怀王大怒,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郑袖居心险恶,使美人无辜受祸,后人提及此事,面不了感慨一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就是指的这件事。

楚怀王惩治美人的手段,就是古代的劓刑。“劓”字音“意”,它由“鼻”字加“刀”组合起来,含义很明显,就是用刀割鼻。上古时,劓刑常和黥刑并用。《易》经中说:“其人天且劓。”前人疏云:“剠(黥)额为天,截鼻为劓。”按照八卦的分属,额为乾,乾又指天,所以黥额的刑罚叫做“天”,鼻为艮,毁艮就是割鼻,即劓刑。

劓刑和黥面、割耳、宫刑、刖足都使人身体致残,虽然轻于死刑,但都能给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尚书·吕刑》篇把这五种刑罚称为“五虐”。

劓刑在夏商时已普遍使用。据说,夏时受过劓刑的有上千人。商代盘庚迁都到殷之后,下诏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意思是,对那些不仁不义、桀骜难驯、一有机会就干坏事的人,轻者割去鼻子,重者处以死刑,使他们断子绝孙,务必使新都城内不再有这一类人。

周时正式把劓刑定为五刑致意,并且明文颁布“劓罪五百”,当时“凡触易君命,革舆服制度,奸淫盗攘伤人者,其刑劓。”就是说,那些违抗国君的命令、破坏规章制度、奸淫偷盗、破坏治安、打架斗殴、伤人身体者,都要受割鼻之刑。

鼻子长在人的面部的正中,位置显著,割掉鼻子,脸上就留下一个突出的标记,和受过墨刑的人脸上的黥痕一样,都无法掩盖。据记载,古代那些受过劓刑和黥刑的人不便在当地存身,就结伙逃亡到边远地方夷人(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夷人看见这些没有鼻子、脸上有印记的人感到惊奇,就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欺骗夷人说,这在中国是一种风俗。夷人仰慕中原文化,都效仿他们,也互相割去鼻子,或在脸上刺上花纹。结果在夷人那里倒真正形成了比较固定的风俗习惯。1以至于在唐宋时,某些地区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割鼻子的传统,刺面的习俗延续的时间更长久。

周代,受过劓刑的人常常被派去守关。因为他们被割鼻之后,面貌丑陋,不宜在稠人广众中生活,他们自己也不愿待在人多的地方,于是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到偏僻寂静的远处了此残生。当时距京师五百里之外的三关有十二座关门,都是由那些没有鼻子的人把守。2

春秋、战国以至汉初,劓刑是一种很普遍的刑罚,被割掉鼻子的人说不清有多少。战国时,燕兵进犯齐国,田单帅军坚守即墨,当时齐国力弱,形势危急,田单放出风声说:“我最害怕燕军把抓到的齐军俘虏都割掉鼻子。”燕军统帅探知这个消息,不知是计,果然这样做了。城中的齐兵远远望见燕军中的齐军降卒和俘虏都成了没有鼻子的人,既愤怒又害怕,于是斗志倍增,齐心坚守。田单见军士们被激怒,群情振奋,非常高兴,就用火牛阵战胜了燕兵。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量刑苛刻,有一次公子虔违犯禁令,商鞅就将他处以劓刑。秦始皇时,劓刑更是家常便饭。太傅赵高教胡亥熟悉狱讼之事,随意把人抓来割鼻子或斩首,作为胡亥的实习。当时真正犯了罪应当处以劓刑的不计其数。有人说,秦灭了六国之后,把俘获的六国的军士和百姓大都予以割鼻,竟然使社会上没有鼻子的人比有鼻子的人还多,甚至人们以没有鼻为正常,有鼻子反倒觉得丑了。3这话虽然过分夸大,但它却反映了秦统一全国的战争的残酷一面。

汉文帝十三年(前167),文帝刘恒下诏废除肉刑,将劓刑改为用笞三百来代替(景帝时又改为用笞二百)。从此,劓刑作为官方规定的刑罚被取消。但是,后世仍不断有人遵循古制,动辄将人割鼻。南朝梁时,曾一度用劓刑代替较轻的死刑,后来在天监十四年(515)正月,梁武帝萧衍下诏将劓刑再次废除。之后,在一些非汉族统治的朝代或非汉族居住的地区,仍正式使用劓刑。如唐代,吐蕃规定的各种肉刑,其中就有劓刑。金代规定,对那些犯了重罪而尚不至于被判处死刑者,要处以劓刑或割耳等刑,使他们留下标记,与一般平民百姓有所区别。蒙古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代也恢复过劓刑。元顺帝初年,朝廷下诏对强盗要判处死刑,对一般偷窃牛马的人要判处劓刑。对一般偷窃驴骡者,初犯要处以黥刑,再犯处以劓刑。对那些偷盗猪羊者,初犯处以墨项,再犯黥面,三犯割鼻,割鼻后再犯者要处死。其他朝代,如唐、宋、明、清等,官方规定的刑法未见再用劓刑。

但在战争期间,割鼻的现象是常有的事。交战的双方抓到对方的俘虏,有时用割鼻、割耳等手段来示威或泄愤,像战国时燕军割齐军的鼻子那样。东汉末年,袁曹官渡之战时,曹操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放火烧了袁军的粮草,俘获袁绍的将领淳于仲简,将他割掉鼻子。又把一千多名袁军的俘虏全部杀死,把他们的鼻子都割下来,派降卒送给袁军。袁军将士见到这一千多只割下来的鼻子,无不胆寒。曹操亲自连夜审问淳于仲简,仲简从容对答,不肯屈服,曹操见他是个人材,不想杀他,谋士许攸说:“明天早上,淳于一照镜子发现没有了鼻子,他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深仇大恨。”曹操这才下令杀掉淳于仲简。唐初武德年间,薛举占据了兰州,与唐朝势力相对抗,他本性凶暴,每次作战时,俘虏到对方的士卒都要处死,处死时大都先割掉鼻子,或者截去舌头,或者将人放在大石碓中用大石杵捣死。《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历史小说中,也可以见到交战时把敌方俘虏割去鼻子放回去报信一类的情节。

明代是各种酷刑大肆虐的时代。在朝廷正式颁发的刑律之外,上至皇帝,下至吏役,使用非法酷刑简直不择手段。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占领南京后,在惩治忠于建文帝的朝臣时用到的五花八门的刑罚,其中就有割鼻。建文朝的兵部尚书铁铉曾率兵在山东抵抗朱棣,阻挡他的南下,朱棣对他恨之入骨,这时抓到铁铉,肆意报复。铁铉宁死不屈,一直大骂朱棣不仁不义,朱棣大怒,命令武士们割下他的鼻子和耳朵放在火上烤熟,塞到他嘴里让他吃下去,并且问他香不香,铁铉大声回答说:“忠臣的肉,怎么能不香?”大理寺丞刘端和刑部郎中王高一同弃官隐退,被抓获,朱棣问他们练安和方孝孺(靖难只役时被朱棣杀害的朝臣)是什么样的人,回答说都是忠臣,朱棣大怒,下令割去刘端、王高二人的鼻子,朱棣还问他们:“你们没有了鼻子,这副面目还能算人吗?”刘端答道:“我们有面目到九泉之下去见高祖皇帝(指朱元璋)。”意思是讥刺朱棣如此倒行逆施是无颜去见先皇的。朱棣恼羞成怒,命令将他们处死。朱棣又抓到礼部尚书陈迪和他的儿子陈凤山等六人,处斩之前,下令割下凤山的鼻子和舌头让陈迪吃。还有一位中书舍人名叫林右,当时已逃回原籍临海,听说方孝孺死难,设灵位哭祭他,因此被逮捕,押到京师,也被朱棣割掉鼻子。

最后要顺便提到一种情况,古代有些严格恪守封建礼教的节妇烈女为了表达她的誓不改嫁的决心,就操刀自割其鼻。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有好几位这样的典型。其中一位是汉代大梁的寡妇,才貌双全,年轻守寡,当地不少富贵人家的子弟都想娶她,她都坚决拒绝。梁王听说了,也强行下了聘礼,要纳她为妃,寡妇就对着镜子自己割下鼻子,对梁王的使者说:“我本来应该以死明志,但我不忍心使我的年幼孩子成为无母的孤儿。现在我是残废的人了,该放过我了吧。”使者回报梁王,梁王赞扬她的气节,表彰她的操守,当地的民众都叫她“梁高行”。又有一位,是沛国孙去病的妻子。她是戴元世的女儿,丈夫死后,母亲劝她改嫁,她拿起刀就割鼻子,刀锋不快,割不下来,她把刀放石头上磨了磨,才把鼻子割掉。地方官对她的行为也给予了表彰。还有梁郡夏文珪的妻子和吴县孙奇的妻子,都是操刀割鼻,自誓不嫁。这些节妇烈女信守封建三从四德的训诫实在太诚笃了,她们为了保全节操,竟然不惜采用残酷的劓刑来伤害自身。

--------------------------------------------------------------------------------

1.《周礼·秋官·司刑》疏云:“墨劓之人,亡逃向夷,诈云中国之人皆墨劓为俗,夷人亦为之,相袭不改,故云墨劓为俗也。”

2.《周礼·掌戮》:“劓者使守关。”注:“截鼻亦无妨,以貌丑远之。”疏:“此则王几五百里上面有三关十二关门,劓者守之。”

3.崔寔《政论》云:“秦割六国之君,劓杀其民。於是赭衣塞路,有鼻者丑。”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宋代画家赵伯驹简介 赵伯驹的人物故事
赵伯驹绘画水平很高,《松隐集》里说:赵希公及共兄千里,博涉书史,皆妙于丹青,以萧散高迈之气,见于毫素。他擅长画山水、花果、翎毛,代表作品有《风云期会图》、《春山图》、《阿阁图》、《后赤壁图》。赵伯驹除了是宋朝著名画家,同时也是宋朝宗室,是宋

0评论2024-01-26118

顽皮的月亮小兔
月亮上有只小兔,这谁都知道。可是你大概不知道,这可是一只顽皮的小兔。那一天,当圆圆的月亮变成弯弯的时候,小兔站在月亮的弯弯角上跳舞,他越跳越高兴。月亮边上的一位年龄很老的星星阿婆说:“小兔子,当心哪,别一脚踩空了摔下去!”“我才不会呢!”小

0评论2024-01-25104

大鼻子老鼠
路边的下水道里,住着一只大鼻子老鼠。大鼻子老鼠一天不做坏事心里不舒服,所以,它也付出了代价,一次它被一只猫撞上了,被咬掉一只耳朵,还差点送了命。有一天大鼻子老鼠想:“要是我不要给猫和人看见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放心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狐狸

0评论2024-01-2566

香喷喷的小星星
丫丫今天好漂亮啊。看!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花边裙子,裙子上有个大大的蝴蝶结,还有个小胖熊,小熊头上还有颗小星星呢。“丫丫,你真漂亮啊。”小朋友都跑过来围着她。有的摸摸她裙子上的花边,有的拉拉她的大蝴蝶结,还有的点点小熊的鼻子。嘟嘟也跑来了,他摸

0评论2024-01-2580

泰国观象
到泰国旅游,有机会看到了一场大象表演,在头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天我们去的是一个特大型的热带植物园。据导游介绍,该植物园是一位华人开办的。入园后,我们先看了一场泰国的民族风情表演。因未赶上时间,进得演出的场地,早已是座无虚席,且节目演

0评论2024-01-2476

大象哲学
以前看电影《狮子王》,我一直觉得狮子是草原上最牛的。我曾经去非洲看过几次动物迁徙。有一次我在肯尼亚,天气突变,电闪雷鸣,所有动物都在跑,连狮子都跑了,只有大象不动。我心里说,狮子怎么这么胆小?那些小动物只要一打雷就都跑了,狮子怎么也跑了?后

0评论2024-01-2483

舌头不该出门
一天,耳朵,鼻子,眼睛和手在一起开会,讨论工作。舌头忽然从嘴巴里探出头来,它说:“还有我呢!我干了那么多好事,怎么不表扬表扬?‘‘鼻子笑了:“老弟,你的优点大家都清楚,比如说:“你能协助我品尝食物的味道。”耳朵说:“是啊,讲话时你能辅助发言

0评论2024-01-2449

嘟嘟不爱洗头
“宝贝洗头啦!哦,你的头发……”妈妈捂鼻子表情夸张。“不洗!不洗!”嘟嘟逃跑,小狗跟在身后。“好香的花儿!”嘟嘟趴在地上闻啊闻,“噼里啪啦”花谢了!花蕊咧嘴叫,“救命!什么气味,熏死啦!”嘟嘟问大树爷爷,“怎么啦?花才开啊!”话音落,一阵风

0评论2024-01-2481

河马看医生
因为身上有寄生虫的原因,河马身上老是痒痒。最近,河马身上的寄生虫越来越多增多了,河马痒的难以忍受,就去找大象医生看病。“大象医生啊,您能用长鼻子把我身上的寄生虫冲掉吗?”河马可怜巴巴地说。大象医生毫不犹豫地用长鼻子吸足了水,“哗”地一声浇到

0评论2024-01-2473

小瘦猴搬木头
春天到了,鸟语花香,动物学校准备盖一幢新房子。小猴、小熊和小猪自告奋勇,走进森林里准备搬木头。“哇,这么粗的木头,怎么搬啊?”身子瘦瘦的小猴叫道。小熊说:“我身子壮,力气又大,我用肩膀扛。”说完,小熊就将木头一把举起扛在肩上向前走。“看我的

0评论2024-01-2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