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巴别通天塔之谜

2024-01-25 03:211020

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所在地5000年前是一马平川,那里曾屹立着一座无比壮观的巨塔——“巴别”通天塔。它为何称作“巴别”塔?它真的能够“通天”吗?它到底是派什么用场的?人们并不知道“巴别”塔最初从何而来,只知道早在远古时代,它就走进了犹太人的《圣经·旧约》之中。

根据犹太人的《圣经·旧约》记载:洪水大劫之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由于平原上用作建筑的石料很不易得到,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上帝深为人类的虚荣和傲慢而震怒,不能容忍人类冒犯他的尊严,决定惩罚这些狂妄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变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而在巴比伦语中,“巴别”或“巴比伦”都是“神之门”的意思。同一词汇(“巴别”)在两种语言里竟会意思截然相反,着实令人费解。其实这是有缘由的。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灭掉犹太国,拆毁犹太人的圣城耶路撒冷,烧掉神庙,将国王连同近万名臣民掳掠到巴比伦,只留下少数最穷的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犹太人在巴比伦多半沦为奴隶,为尼布甲尼撒修建巴比伦城,直到70年后波斯帝王居鲁士到来才拯救了他们。亡国为奴的仇恨使得犹太人刻骨铭心,他们虽无力回天,但却凭借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愤怒。于是,巴比伦人的“神之门”在犹太人眼里充满了罪恶,遭到了诅咒。他们诅咒道:“沙漠里的野兽和岛上的野兽将住在那里,猫头鹰要住在那里,它将永远无人居住,世世代代无人居住。”

事实上,“巴别”塔早在尼布甲尼撒及其父亲之前就已存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几位国王都曾进行过整修工作。但外来征服者不断地将之摧毁。尼布甲尼撒之父那波博来萨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后,也开始重建“巴别”通天塔,他在铭文中写道:“巴比伦塔年久失修,因此马尔杜克命我重建。他要我把塔基牢固地建在地界的胸膛上,而尖顶要直插云霄。”但尼布甲尼撒之父只将塔建到15米高,尼布甲尼撒自己则“加高塔身,与天齐肩”。塔身的绝大部分和塔顶的马尔杜克神庙是尼布甲尼撒主持修建的。备受人称赞的“巴别”塔一般指的就是那波博来萨父子修建而成的那一座。

这座塔的规模十分宏大。公元前460年,即塔建成150年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这座已经受损的塔仍是青睐有加。根据他的记载,通天塔建在许多层巨大的高台上,这些高台共有8层,愈高愈小,最上面的高台上建有马尔杜克神庙。墙的外沿建有螺旋形的阶梯,可以绕塔而上,直达塔顶;塔梯的中腰设有座位,可供歇息。塔基每边长大约90米,塔高约90米。据19世纪末期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实际的测量和推算,塔基边长约96米,塔和庙的总高度也是约96米,两者相差无几。“巴别”塔是当时巴比伦国内最高的建筑,在国内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人们称它“通天塔”。也有人称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是天路的“驿站”或“旅店”。

将塔修得如此高大,真的是如《圣经》中所言,要让失散四方的人们有一个集中的地方吗?显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巴别”塔是一座宗教建筑。在巴比伦人看来,巴比伦王的王位是马尔杜克授予的,僧侣是马尔杜克的仆人,人民需要得到他的庇护。为了取悦他,换取他的恩典,保障国家城市的永固,巴比伦人将“巴别”塔作为礼物敬献给了他。在“巴别”塔里,每年都要定期举行大规模的典礼活动,成群结队的信徒从全国各地赶来朝拜。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塔的上下各有一座马尔杜克神庙,分别称上庙和下庙。下庙供有神像。上庙位于塔顶,里面没有神像但金碧辉煌,由深蓝色的琉璃砖制成并饰以黄金。巴比伦人按照世俗生活的理想来侍奉他们的神灵。大殿内只有一张大床,床上“铺设十分豪华”(如同希腊和罗马贵族一样,美索不达米亚贵族也是躺着进食),床边有一张饰金的桌子。庙里只住着一位专门挑选出来陪马尔杜克寻欢作乐的年轻美貌的女子。僧侣们使人们相信,大神不时地来到庙里并躺在这张床上休息。只有国王和僧侣才能进入神殿,为马尔杜克服务和听取他的教诲;这种超级神圣的东西是同老百姓无缘的,他们只能远远地敬拜心目中的神灵,因为如果近在咫尺,普通人经受不起大神的目光。据希罗多德记载,神像和附属物品一共用去黄金800泰仑,折合现价约值2400万美元。考古学家曾经在僧侣的一住处发现一只石鸭,上有铭文“准秤一泰仑”,石鸭约重29.68公斤。如果希罗多德的记载可靠,则照此推算,马尔杜克神像连同附件一共重约23700公斤,都是纯金所铸或制作!除了神灵,谁能享受如此高的礼遇?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除了奉祀圣灵还有另外两个用途。其一是尼布加尼撒二世借神的形象显示个人的荣耀和威严,以求永垂不朽。其二是讨好僧侣集团,换取他们的支持以便稳固江山。美索不达米亚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地方,神庙林立,僧侣众多。僧侣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着人民,而且掌握着大量土地和财富,如果不在政治上得到他们的支持,恐怕王位也会风雨飘摇。这种忧虑不是多余的,据历史学家研究,尼布甲尼撒之后,新巴比伦王国迅速衰落,以致波斯人不费一兵一卒就占领了巴比伦城,这与失去僧侣集团的支持有莫大关系。

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认为,“巴别”塔是一个天象观测台。新巴比伦人信仰拜星教,星体就是神,在他们的神话中,马尔杜克是木星。新巴比伦王国的僧侣们神秘地登上塔顶,难道真的是侍奉半躺在床上的马尔杜克大神吗?对此希罗多德颇不以为然,现代学者更不相信,说不定正是他们半躺在床上观测天象呢!而且,人类早期的天文知识直接产生于宗教和巫术之中,掌握这些知识的多是僧侣。新巴比伦人取得了当时世界最杰出的天文学成就,这座塔的功劳恐怕不可抹杀。

也有人认为,“巴别”塔是多功能的。塔的底层是祭祀用的神庙,塔顶则是用于军事瞭望的哨所。不管怎样,5000多年以前,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处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在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一座气势磅礴、巍峨雄伟的通天塔拔地而起,这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更不能不使当时的见闻者想入非非。

正是这座塔使得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士攻下巴比伦后,即被“巴别”塔的雄姿折服了。他不仅没有毁掉它,反而要求他的部下在他死后按照“巴别”塔的样子,在墓上建造一座小型的埃特门南基(埃特门南基是“巴别”塔的另一个名字,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然而,后来“巴别”塔终于毁掉了,波斯王薛西斯怨恨巴比伦人民的拼死反抗,恨屋及乌,下令彻底摧毁巴比伦城,“巴别”塔厄运难逃,变成一堆瓦砾。即使如此,以热爱文化名垂青史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爱慕它的雄姿。公元前331年,他远征印度时,特意来到了“巴别”塔前,英雄与奇观的对话大概只有彼此才能知晓。他一度要修复这座传奇般的建筑,下令全部拆除旧塔,一座更加宏伟壮丽的神塔眼看着有救了。然而,这只是让人空欢喜而已。据说,此时,一只患有疟疾的蚊子叮了他一下,这位文治武功盖世的一代天骄于是一命呜呼,“巴别”塔也就备受冷落了。事实是,这项工程实在是太大了,仅清理废塔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时间,于是,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几千年下来,这座塔已变成了废墟,真的应验了犹太人的诅咒。即便如此,几千年后的考古学家科尔德维见到它时,仍由衷地发出了赞叹之声。科尔德维写道:“尽管遗迹如此残破,但亲眼看到遗迹是绝非任何书面的描述可比的。通天塔硕大无比,‘旧约’中的犹太人把它看作人类骄傲的标志,四面是僧侣们朝拜的豪华的殿堂,许多宽敞的仓库,连绵的白墙,华丽的铜门、环绕的碉堡,以及林立的一千座敌楼。当年这样壮丽豪的景象,在整个巴比伦是无与伦比的。”

在人们看来,昔日的“巴别”通天塔,比之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并不逊色,它一起家就被视作5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鼎盛时代的标志。那它为何没有列入世界奇迹呢?有人解释说,当第一批关于世界奇迹的名单出现时,“巴别”塔已不存在了,只剩下地面上一个巨大的洞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洞穴也慢慢地被填平了。只是通过科尔德维的努力,才重新确定了“巴别”塔原来所在的位置。

有人则认为“巴别”塔另有所在。在巴比伦城西南一个叫波西帕的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古塔庙的残骸。远古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神庙林立,发现一座并不为奇。但问题是,有人在此庙附近发现了一些文字残片,而且根据其中的记载,巴比伦的一个国王曾下令在这里建造塔庙,不知何故,没等竣工,国王突然下令停工,于是就留下了一个半截的塔庙。他们又联想到神话中的“巴别”塔也是没有建完,于是推测波西帕塔庙很可能就是神话中的“巴别”塔的原型。

“巴别”塔留给了我们谜一样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告诉我们,神灵并不能驱走敌人的铁蹄,它的存在只有靠人们的勤劳智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哈马丹城之谜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屋藏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典故所描绘的黄金屋境界令多少文人学子神思遐想。出乎意料的是,古代伊朗却告诉世人,他们的国家曾有一座黄金做成的城市,它就是伊朗人最初的国家米底帝国的都城——哈马丹。真的有这样一

0评论2024-01-25182

古巴比伦游行大街之谜
神秘而古老的古巴比伦文明,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吸引着世人广泛的注目,但人们对她的了解通常又较多地限于“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你是否愿意更多地倾听一些来自古巴比伦远古文明的回声?如果愿意,请跟我来。没有人会怀疑,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蔚为

0评论2024-01-2572

苏撒古城之谜
西亚地区以盛产石油而著称。世界上最早的油井是古波斯首都苏撒附近的阿尔利卡油井,它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产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告诫后人说:“谁要是占有苏撒的财富,谁就可以与宇宙斗富”。然而,希罗多德所说的“财富”并非指石油。就让我

0评论2024-01-2585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之谜
人们一般相信,在远古时代的巴比伦王国,有一座美丽的“空中花园”;关于“空中花园”,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可谁又知道,这座花园连同它的传说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不解之谜。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和他美丽的王妃塞米拉米斯早已乘着黄鹤

0评论2024-01-25107

汉谟拉比法典之谜
人类在4000多年前就留下了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对于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迄今仍是见仁见智。在它的身后,有着一片嘈杂的纷纷攘攘声。在石碑被“验明正身”之后,人们又出现了新的疑惑:发掘出来的圆柱正面7栏的文字怎么被磨光了呢

0评论2024-01-2582

更珍贵的
更珍贵的巴比伦有一个有钱的老人,叫安特及,非常担心他从小娇生惯养的儿子波特没有自我谋生能力。他害怕自己庞大的财产反而会给儿子带来不祥,他认为与其把财产留给孩子成为祸害,还不如尽早教会孩子如何奋斗。安特及诚恳地与儿子谈话,对波特讲述了自己的愿

0评论2024-01-2566

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
第一笔存下的钱就是财富成长的种子据说,巴比伦有位阿卡德,他也算得上巴比伦最富有的人,很多人羡慕他,向他请求致富之道。据阿卡德自己讲,他没富之前做的是雕刻瓷砖的工作。一天,一位富人欧格尼向他预订一块瓷砖,但要求在这块瓷砖上刻上法律条文。阿卡德

0评论2024-01-2563

通天塔
通天塔《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

0评论2024-01-2478

巴比伦的富翁——让财富流动起来
巴比伦的富翁——让财富流动起来故事精粹在古代的巴比伦城里,有一位名叫亚凯德的犹太富翁,他因为十分富有而闻名城内外,还有一个令他出名的原因是他慷慨大方、乐善好施,他支持慈善事业,对家人和朋友都十分关怀,所以大家对他都很仰慕。他虽然用钱很多,但

0评论2024-01-2447

世界首个“军事帝国”亚述简介 它为什么最
亚述帝国,是闪米特族的亚述人在底格里斯河流域建立的古代代西亚奴隶制国家。公元前十九世纪到前十八世纪发展成国家,期间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到外敌入侵而削弱。公元前八世纪中到前七世纪七十年代新亚述时期版图北起乌拉尔图,东南兼及埃兰,西抵地中海岸,西

0评论2024-01-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