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出炉
18岁的上海玻璃机器厂青年工人章仁兴正是发出“广大革命群众要求”的第一人。他投书《解放日报》,在全国最先发出倡议:“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得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回乡去过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不能!”
这封“革命造反派来信”刊登后,章仁兴在厂里大出风头。然而,这封信不是他写的。
1967年伊始,章仁兴所在的上海玻璃机器厂动员人们不回家,就地“抓革命,促生产”。
春江水暖鸭先知。上海玻璃机器厂总是得风气之先:第一个成立工人造反队,第一个夺了厂里的权。这一切,皆因出了个潘国平。潘国平曾与“四人帮”主犯王洪文共同发起成立了“工总司”,即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总司令部。一度人们只知道“工总司”有个“潘司令”,不知道有“王(洪文)司令”。
对于春节不回乡的动员,作为造反派成员。章仁兴理所当然积极表了态。不久,他就被厂里管宣传和政工的造反派头头找了去,拿出一封以他的名义写的倡议书请他过目。章仁兴没有任何犹豫地签了名,因为,“我是什么号召都听的”。签字后的事,章仁兴就一无所知了。他只知道,头头们“跟上面有联系”。
革了春节的命
1月25日,署名“章仁兴”的倡议书在“工总司”控制下的《解放日报》以“革命造反派来信”的形式登了出来,同时刊登的还有国棉31厂“毛泽东思想战斗队”的类似来信,并配发“本报评论员”文章宣布:春节算得了啥!我们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节日来到了!
从这一天开始,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所谓“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开足马力大造舆论。上海“工总司”控制下的另一家报纸《文汇报》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战地黄花分外香》,深情地称赞“章仁兴”的话“说得多好啊”。
虽然不放假,春节还是一天一天临近了。上海话说:过了腊月二十三,白相过年关。但这一年的年关,全国一浪高过一浪的夺权大戏,成了新年俗。“……什么敬神、拜年、请客、送礼、吃喝玩乐,都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工人阶级从来没有这些肮脏的习惯。”
第二天,这个“上海人民公社临时委员会”就规定,春节不准提前发工资。上海人民公社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叫“反对经济主义联络总部”的机构,针对“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用‘串联补贴’‘生活补贴’‘活动经费’等反革命经济主义的手段来腐蚀革命群众的阴谋”宣布,他们以前的签字许愿一律作废。
在热热闹闹的夺权声浪里,“革命化春节”破了春节这个“宣扬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大观园、大市场、大喇叭”的最大“四旧”。
没有年三十的春节
1967年的春节静悄悄地来到了。2月8日除夕这天,上海玻璃机器厂正常上班。章仁兴一直到下午4时30分才准点下班。不过上海针织漂染一厂下午2时就几乎没人了。虽然不放假,可是大家心照不宣,都提前开溜。造反派头头们也睁只眼闭只眼,他们其实也盼人早点走完了自己好回家过年。
中国的“年”是在“文革”后复苏的。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有针对性的群众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休假制度。
我家的“零活先生”
婚后,我和老公姚远都不想两地分居,我也想体验一下大城市的生活和小城市有什么不同。于是,我辞掉家乡的工作,跟随姚远到了上海。姚远在上海郊区一家公司开挖掘机,在他的引荐下,我应聘到一家私企做了一名普通职员。我们的家安在一栋三层小楼的二楼,一间2
0评论2024-01-25156
溥仪投稿轶事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三岁登基,年号宣统。居三年,民国肇始,他被迫“逊位”,时年只有六岁。根据中华民国清室优待条例,他仍留居在紫禁城内。少年溥仪在宫内接受教育,六七岁就开始学诗。七岁时他给老师陈宝琛写了一首祝寿诗:“松柏哥哥,终寒不凋,训予有功,
0评论2024-01-25102
周恩来为什么没有后代
1925年8月初,21岁的邓颖超只身从上海来到广州。5年未见的恋人应自己的呼唤而来,然而广东区委正全力领导省港大罢工,周恩来无法抽出时间去码头迎接自己的恋人,只好委托秘书陈庚拿着邓颖超的照片去码头上接。可拥挤的人群还是没有办法让邓颖超见到陈
0评论2024-01-25107
饱尝冤屈的红色女特工关露
关露的外祖父是一位没落的封建官僚,由于赌博赢了钱,输家没钱还债,就把自己的女儿徐绣凤嫁给了他的儿子胡元陔。之后,胡元陔的两个女儿胡寿楣、胡寿华相继出世,这就是以后的关露和胡绣枫,关露是胡寿楣在开始文学创作时用的笔名,胡绣枫是妹妹为了纪念母亲
0评论2024-01-25126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傲慢。我比较熟悉的是北京人的傲慢,常在本地老牌出租车司机、售票员和胡同爷们儿身上看到,眼光下斜,用鼻音说话,开口就是国家领导人的家长里短或中东局势,让外地人听着顿觉自己微如蚁尘。上海的傲慢,表面上看却是十分友好的。如果能通
0评论2024-01-2586
吴敏霞:坚持换来“水样年华”
完成了自我超越之后,面对过去十年,她只是淡淡地说:“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我是队中年纪最大的运动员,大家叫我‘霞姐’,无论训练还是生活中,我都需要做好这个榜样。”吴敏霞说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极限,“我现在的目标就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
0评论2024-01-2585
最有钱的民国文人
民国年间,康有为在文坛上的地位显然不比在晚清那会儿。虽然后起之秀们对这位顽固的保皇派精神领袖多有批判,却也丝毫影响不了他发大财。“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软禁,康有为流亡海外,组织“保皇党”。当时康有为怀着一腔热血,声称奉有光绪帝的“
0评论2024-01-2571
漫步云月之上的女子
慈禧刚刚驾崩,有“华北第一报”之称的《大公报》上,就登出了一篇炮轰这个独裁者的奇文,题为《百字令》,作者是《大公报》的第一个女编辑,名为吕碧城。文中大意,慈禧在主持朝政的近半个世纪中,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边疆大片领土、国库中大把银钱,全都送
0评论2024-01-2577
梦想不过是个痛快的决定
从小到大,我们会经历很多身份,获得很多标签。小时候,我们是子女、学生、花朵……长大了,我们成了80后、父母……2012年,我得到了一个新标签:中国好舌头。中国的成语很有意思,关于口才的成语大多略带贬义,比如巧舌如簧、夸夸其谈、巧言令色……口
0评论2024-01-25103
用房子造梦
设计师王平仲现在每天都会收到几条微博私信,有女粉丝问他婚否,也有人咨询该如何设计自己的房子。“暖男”“有爱”“设计男神”……他在电视上的表现似乎超出了平常人对建筑设计师的想像,人们更愿意用性格化的词语形容他。他设计的房子不再是仅仅打造华丽外
0评论2024-01-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