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四大名旦”最后的日子

2024-01-25 01:42680

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去

梅兰芳在解放前已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梅派”艺术以“少而约、静而动”的特点开创了京剧艺术高峰。梅兰芳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解放后又追随时代潮流,捧出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理所当然地受到广大群众的尊敬和厚爱。

前苏联是梅兰芳早年留有美好记忆的国度。他在北京寓所书桌上的一尊列宁塑像,是当年从莫斯科携回的,陪伴了他30余年。1957年是十月革命40周年,中国组织了劳动者友好代表团去参加盛大纪念活动,梅兰芳也是团员之一。他到莫斯科后引起一番轰动,代表团应邀去大戏院观摩歌剧,当东道主介绍来宾梅兰芳的名字时,剧场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人呼喊起“梅兰芳”的名字。1957年夏天,瑞典舞蹈协会主席海格尔受国际舞蹈协会委托,专程来北京授予梅兰芳一枚荣誉奖章,他是全世界获得这一荣誉的第十四人。

从1960年起,梅兰芳打算正式排演根据《柳毅传》改编的《龙女牧羊》,他和剧作者先后认真交谈了十余次,并从剧情到表演都做了仔细研究和设计。但从这年初冬起,梅兰芳就因长年劳累而感到身体不适。翌年六七月间,梅兰芳终因难以支撑住进了医院,经医生诊断系突发性心脏病。8月8日,梅兰芳病情突然加重,遽然去世。中国剧坛上一颗巨星陨落了,这年他才68岁。

尚小云十年蒙难心力瘁

1966年5月间,尚小云一直在为编演革命现代京戏《秦岭长虹》以及改进戏校教育而奔走。想不到的是,6月1日,林彪、康生等人炮制的大动乱宣言书《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出台,戏校就和全国一样炸开了锅。大字报铺天盖地,“打砸抢”随处可见,尚小云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遭到关押批斗。那些黑白颠倒、莫须有的罪名像脏水一般向他泼来。尚小云几次被拉到西安市中心,被野蛮地挂牌游街,而且他的家多次被抄,门被糊上了封条。夫人和儿子也受到牵连,同他一起被关进“牛棚”,每人每月只给极少的生活费。

最痛心的是,尚小云多年集藏的《九宫大成》、《集成曲谱》、《遏云阁》等大量关于戏曲、诗词、历史的古籍,都同其他财物一起被红卫兵抄走,顷刻之间荡然无存。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尚小云获得“解放”,回到了自己的家。但8年的折磨,彻底摧残了他本来健壮的体魄,各种疾病向他袭来,先是全身伤痛,继而左眼失明。

1976年春的一天,尚小云在家中突感身体不适,原来是心脏病发作了,家人赶忙将他送往医院抢救,但已经晚了。4月19日,因医治无效,一代艺术大师尚小云就这样悄悄离开了人世。1980年10月30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八宝山为尚小云举行隆重的追悼仪式,人们纷纷对他表示怀念之情。令人欣慰的是,尚小云虽然去世了,但他所创立的“尚派”艺术后继有人,至今仍为菊坛瑰宝。

荀慧生孤单告别人世间

建国之后,荀慧生出于对新中国戏曲事业的挚爱,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之余,仍热心传艺授徒,以求京剧艺术后继有人。除了在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京剧院等处兼职授课外,荀慧生还于各地演出时发现好苗子随时加以指点,被他提携的优秀演员不计其数,有童芷苓、吴素秋、李玉茹、孙毓敏、刘长瑜、宋长荣等人。宋长荣于1961年拜他为师,可谓关门弟子。荀慧生向他们授艺,几乎是逐句逐段讲戏,一招一式示范。由于他的倡导,中国戏校曾开设练字学画课程,他专门讲授戏理与画理相通的道理。1966年暮春,神州大地已呈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在告别戏坛三年后,荀慧生在家中精心绘制了一幅青山绿水图。画面上山峦起伏处江流环绕,蓝天碧水间桃红柳绿,这满幅的生机寄托着他对祖国大好江山的爱恋。但仅隔二三个月后,先是田汉、周信芳等老友纷纷中箭落马,随后,荀慧生也在戏校大字报上“榜上有名”,被扣上“反动艺术权威”的帽子。

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

1956年,他拍摄完成《荒山泪》一片,表现了他追求艺术的决心和毅力。可惜,这是他最后的一次艺术创作。

1957年春天,程砚秋正式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作为评委之一的程砚秋也将出席。

这时,正好周总理也在那里访问,所以两人见面后,总理便关切地问:“砚秋同志,你为什么还没入党呀?”程砚秋答道:“我最近已递交入党申请书,但是缺点太多了。”谁料周总理却一连串地摆出了他许多先进事例,并严肃地表示:“砚秋同志,如果你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回到北京,贺龙元帅知道后也托人捎话,愿做他的第二入党介绍人。

1958年新春伊始,文化部领导约程砚秋谈话,把率领中国艺术团赴法参加国际戏剧节的重任交给他。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戏剧艺术,程砚秋抓紧安排团员编排一些精彩剧目。

当他突然昏倒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时,大家才知道他早已患上严重的心脏病。1958年3月9日,程砚秋的心脏病又因突发性梗塞加剧,仅几分钟便夺去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当时他年仅55岁。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民国第一女杀手”的传奇一生
她的丈夫曾是民国南京特别市市长,不过,她的名声不仅仅是通过市长夫人的头衔得来的,她自己的经历就堪称一部传奇——刺杀过袁世凯,被称为“民国第一女杀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法学女博士、第一个站在法庭上的中国女律师;后来又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位省级

0评论2024-01-25154

严歌苓:一个女人的稼穑
严歌苓获得了首届中国小说节长篇小说奖,颁奖词这样评价:游走于中西文化的长廊,沉浸在社会底层边缘人物之中,以极其精确凝练的语言,塑造了一系列真实生动、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显现出了人性的光辉,社会的批判精神。1理想是帆,飘者心中有民族“史诗”

0评论2024-01-2591

说说林青霞
难以相信,林青霞都60了20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大陆人第一次看到了大陆之外的“那头”,外面的事物也涌入了“这头”。别的不说,单讲宝岛台湾,一下子就挤进来三个女人:邓丽君、琼瑶、林青霞。街头听邓丽君,灯下读琼瑶,电影里看林青霞。她们如尖利

0评论2024-01-2569

鲁迅与梅兰芳:不得不说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抨击所谓的“送去主义”的时候说:“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很明显,鲁迅先生在这里是“顺带”把梅兰芳先生也讽刺了一下。鲁迅先生和梅兰芳先生一个是文学艺术大

0评论2024-01-2467

从不抱怨
当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唱红了以后,和忘年交杨小楼自组了戏班。杨小楼是清末民初最著名的京剧演员之一,被誉为“武生泰斗”,慈禧掌权时曾多次被邀至宫中演出,一时名声大噪。杨小楼的“戏份儿”比梅兰芳大。对这个问题杨小楼本人并不计较,倒是他的追随者提出

0评论2024-01-2455

梅兰芳与他的两位妻子
梅兰芳与他的两位妻子作者:李伶伶发妻王明华梅兰芳17岁就结婚了。妻子名叫王明华,出身于京剧世家,父亲王顺福攻花旦,胞兄王毓楼是著名的武生。王明华处事干练,能吃苦,会持家,而且通情达理。她刚嫁过来时,梅家还不富裕,她毫无嫌贫之意,尽心尽力操持

0评论2024-01-2458

旧时光里发黄的爱情
他希望她所有的伤都能在平淡的岁月里不治而愈,一如他做的一粥一饭,平常却养人。她很庆幸遇到他,他一直陪在她身边,给她最平实的温暖。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

0评论2024-01-2347

孟小冬为什么与梅兰芳离婚?又为什么嫁给杜
孟小冬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演员,素有冬皇(老生之皇)的美誉。孟小冬公元1907年,出生于上海梨园世家,自幼得家庭熏陶和培养,踏入京剧老生之路。后来她拜大师余叔岩为师,境界日益长进。孟小冬是余叔岩的关门弟子,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在孟小冬之前

0评论2024-01-2342

梅兰芳的原配妻子王明华简介 王明华是怎么
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独创梅派在戏剧届乃至中国都是家喻户晓的。甚至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有梅兰芳等京剧大师多次出国表演,才将中国古老的京剧艺术带上了世界舞台。俗话说的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惠的女人。梅兰芳的结发妻子王明华

0评论2024-01-2348

再多半点俗
艾小羊,专栏作家,白羊座女子,致力于以冷静笔调分析都市男女情感问题。在男人心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女人。一个是缪斯,一个是太太。前者是用来回忆的,后者是用来生活的。前者超凡脱俗,后者则非有那么半点一点的俗气,不能胜任。戏曲名伶孟小冬,超凡脱俗,

0评论2024-01-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