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在游戏中致富——诺兰·布什内尔

2024-01-25 00:47740

在游戏中致富——诺兰·布什内尔

财富档案

布什内尔创造了第一个电子游戏机——“计算机宇宙”,成立了“阿塔里”公司,曾经是硅谷最有名的公司,是IT行业十大创业英雄之一,被称为“电子游戏机之父”。

企业类型

电子游戏。

成长记录

你可能开着一辆极快的车在山路上飞驰,用最快的速度,警察却管不上;你可能是一个武功高强的大侠,手起刀落,为民除害,闯荡江湖;你可能是最新的“007”,潇洒不羁,谈笑间让恐怖分子灰飞烟灭,还不忘娱乐和消遣;你还可能是一个仙子,一个恶魔,一个护士,一个医生,一个……当然这些都不是真正生活中的你,因为这就是电子游戏机带给我们的幻觉。不管游戏机的产生曾经引来多少人的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使人们在虚幻中满足了愿望,发泄了痛苦,享受了刺激,它让我们得到了快乐,这就足够了。

而人类可以在这些虚幻的海洋中翱翔,必须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著名的电子游戏机之父——诺兰·布什内尔,他是一个创新奇才,也是一个计算机顽童,他在玩乐中发明、致富,也在玩乐中销声匿迹。

边工作边玩乐

1943年,诺兰·布什内尔出生在美国犹他州的克里尔菲尔德。父亲是一个砖瓦匠,他用自己的努力工作给诺兰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从小,父亲就教育他:“使劲地工作,才能使劲地玩乐。”

诺兰是个小小的发明天才,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搞创造。10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动手装了一台收音机,虽然很粗糙,声音很难听。后来他进入犹他州立大学学习,但是成绩一直不好。

当时,诺兰最喜欢每天晚上泡在学校计算机房里,玩“太空大战”游戏,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软件专家斯蒂福·拉塞尔在1962年设计成功的。这种游戏虽然很有趣,但与后来的电子游戏相比,只能算是属于初级阶段。因为“太空大战”节目是在较昂贵的小型计算机上进行的,它在大学里传播得很快,但不能在社会上大范围推广。

1968年,诺兰以倒数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迷恋游戏成了老师对他最深刻的印象,这个标签一直持续到后来。毕业之后,诺兰想到迪斯尼工作,在他眼里,那无疑是个游戏的天堂,但没能如愿,于是他只好来到硅谷的安培公司,开始工程设计,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游戏的热爱。

70年代初,街上最流行的是弹球游戏机,它是一种大型电动机械机器,技术呆板,检修困难,玩起来也很单调,但是支配这个行业的电动机械公司却不愿改变,不愿尝试引进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这种短视行为给后来人创造了新的机会。

作为一个痴迷游戏的人,诺兰当然明白这种弹球游戏机的种种弊端,同时在公司里,也失去了像学校里那样在计算机上玩游戏的机会,1971年,一个发明改变了诺兰的命运,这就是英特尔公司微处理器的诞生。诺兰兴奋无比,他想到了学校里的“太空大战”,当时就觉得很有商业开发价值,可惜不能广泛应用,现在有了微处理器,诺兰意识到自己的机遇已经来临了,把计算机设计成售价较低廉的专用机,在机器上再开个槽孔,投入硬币,就能玩很长时间的游戏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白天为公司效力,晚上便在自己狭小的居屋内苦苦构思。

没有工作室怎么办呢?诺兰买来一只双层铁床,放在大女儿的卧室,两个年幼的女儿分别睡上下铺,腾出小女儿的卧室当工作室。就在这个简陋的工作室里,他将微处理器作为主要部件,再添上一些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配上19英寸的电视屏幕,终于制成了一台装有投币槽孔的游戏机,可以玩一种“计算机宇宙”的电子游戏节目了。

第一台有投币装置的“街机”研制成功了,可是事实却不如诺兰想象的那样完美。“计算机宇宙”游戏虽然受到诺兰及其工程师朋友们的欢迎,可是它的要求指令太过复杂,对普通的游戏玩家而言,太难了,因此不太成功。但诺兰没有灰心,重新设计出一个简便易玩的节目——“PONG(乓)”。内容和美国人喜爱的网球比赛差不多,PONG(乓)——一记清脆的击球声惟妙惟肖,游戏者的心弦也随之被打动了,这个游戏人人都会玩。

电子游戏机的王国

最初的时候,诺兰想把电子乒乓游戏机的发明出售给著名的游乐器材制造厂商巴利公司,他对此满怀信心,他相信巴利公司一定会满意自己这个发明的。可是,巴利公司就给了他一声棒喝,主管们谢绝了诺兰的发明,他们不客气地说:“谁会愿意站在电视屏幕前玩一种不需移动身体的游戏?”

但是诺兰并没有灰心,他又回到家中,在一个酒吧里安装了这个投币电子游戏机,然而两天后,酒吧老板气冲冲地给他打电话,说:“把你那个该死的乒乓游戏机搬走,它根本不能操作,还惹怒了我的顾客。”百思不得其解的诺兰带上自己复杂的测试设备,急忙来到酒吧,查遍了每一个部分,却没有发现任何故障,最后,他打开了投币系统,“毛病”找到了:原来,盛硬币的塑料盒里钱太多了,故而造成“堵塞”。排除“故障”自然是很容易的,重要的是,硬币盒里有300美元硬币,对任何时代的游戏机来说,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收入。

这次事件给了诺兰很大的启示,我为什么让别人投资这个赚钱的东西,既然没有人识货,我就自己创业!布什内尔辞去了公司职务,在300美元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的公司阿塔里。这个名字取自日本棋类游戏“去”的本意,意思是“我要进攻你了”。

1972年,电子乒乓游戏机上市了,第二年就成了整个游戏市场的奇迹和宠儿。它销售了大约1万台,每台售价1200美元。1973年,阿塔里的销售额达到350万美元,1974年就猛增到1500万美元。

事实上,诺兰除了自己的发明,对管理并不是很在行。最初,阿塔里公司的生产装配线工人都是摩托车飞车一族、嬉皮士、退学学生和各种奇形怪状的人,当然,这有一个好处,就是只需要支付最低的工资。生产车间就像街头酒吧,工人们衣冠不整,长发披肩,常常在一起饮酒作乐。有时,有客户来参观厂房,诺兰就让他的工人们跳进大纸箱,躲在那里直到客人走。在硅谷,阿塔里公司是有名的“怪人和疯子的乐园”。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阻止阿塔里公司销量的上升。电子乒乓游戏机是所有的大量销售的投币式电视游戏机的前锋,它彻底取代了弹球机的地位,给家庭游戏增添了魅力无穷的新内容,使只有大学、航天局、五角大楼才能玩的“星球大战”成了人人能玩的电视游戏。1973年和1974年,硅谷的许多企业都面临不景气,阿塔里是少数赚钱的公司之一,而且发展速度极快。

可是,当阿塔里公司又生产出一种名为“风驰电掣”的电子汽车赛游戏机时,却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拖了很长时间,而且成本也大大超出预算,它非但没有赢利,反而亏损了50万美元,几乎相当于公司上一年的销售额。诺兰吃惊不小,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电子消费的未来,他把公司一分为二。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生意人还不够格,便明智地从公司的日常经理管理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诺兰开始继续在自己的强项——发明上动脑筋,他开始第二个发明,就是电子游戏机的家庭版本——能与电视机连接的电子游戏机。这种产品一上市,西尔斯公司一下就购进了15万套。结果从1975年秋开始的3年内,近900家西尔斯分店共售出1300万套这类游戏机。在此期间,诺兰又推出了新的插卡式电视游戏机——1977年正式上市的电视电脑系统,它像录像机一样工作,插进不同的游戏卡就可以改变游戏节目,更加灵活、方便,成为游戏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诺兰的创新中,1976年,年仅4周岁的阿塔里公司年收入已近1亿美元。持有一半股份的诺兰成为硅谷的传奇,他开始抛头露面,尽情享受。他离掉了原来的老婆,同意《旧金山时报》拍下他在热气腾腾的浴缸中和一位漂亮女子在一起的合影。他还买了艘帆船,也起名为“乓”,在公司总部举办狂欢舞会,他与部下一起装扮成匪徒,玩起了各种游戏。他是硅谷的象征,他是穿T恤衫的百万富豪,不像以前成名的富豪,他更亲切,更年轻,更有活力,一时间,他是所有年轻人崇拜的偶像。

不断创新的人

可是,成功的背后也有阴影。当公司的运营走上了正轨,当电视游戏机的发展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诺兰的管理模式开始表现出极大的漏洞和缺陷,而以前这些都被电视游戏机的销售量,不断推出的新发明掩盖了。1976年底,越来越多的人怀疑:阿塔里公司虽然风靡一时,但它对其他大公司的吞并压力到底还能抵挡多久?它作为一个原本领先于时代的后起之秀,成熟得太慢了。

到了1977年春,布什内尔及其手下的人已经显得有些手忙脚乱,阿塔里公司产品开始大量积压,出现严重的滞销。虽然这时推出的插卡式家用电视游戏机很受欢迎,但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却令人异常担忧。

诺兰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看重自己的公司。他注重生活舒适和讲究吃喝,他对管理细节并不很在意,也不想费心思监督管理,他自己说:“我不是一个很出色的企业主管,我喜欢制订战略,而不是实施策略。”

1976年,华纳公司常务副总裁吉拉德前后花了4个月时间,和诺兰进行艰苦的谈判。中途布什内尔的前妻又杀进来,要从他那里分得一部分股份,打起了官司,这犹如火上浇油,使事情更加难办。直到1977年,一切才得以了结,华纳花了近3000万美元买下了阿塔里。布什内尔获得1500万美元,他在公司象征性地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脱身而去,有一种“在我走后,让洪水泛滥吧”的潇洒。

他的潇洒反而让他的离开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这个古怪的家伙,从前是个贪玩而又信心十足的家伙,一个落后的加州工程师,却成了美国最大、最有名的公司之一的老板,揣走了千万美元,然后一路笑着离开银行。

但阿塔里并没有倒下,华纳派了一位职业经理来收拾摊子,改变了诺兰以前的那种混乱状况。公司仍以每年两三倍的速度增长。1981年,阿塔里公司的销售收入突破10亿美元大关。1982年,阿塔里公司庆祝成立10周年时,公司的销售总收入超过20亿美元,它成为美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但这是最后的辉煌,因为初期的创办狂热和乐趣已荡然无存。日本人的冲杀也使产业开始缺氧。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反游戏机的运动,因为父母们越来越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午饭的钱都被电子游戏机给吃去了。

诺兰没有了自己的公司,但并不表示他就失业了,不久他重出江湖,这回搞的是新的投资形式,公司名为比萨时代剧院系统。它是诺兰的另一项重大创新,是快餐和电子学的古怪结合物。

比萨时代剧院是一种可供全家享受的娱乐中心。爸爸妈妈和孩子来到他的娱乐中心,要尝尝意大利比萨饼,在等待馅饼烤熟的20分钟内,孩子可以用免费代价币去玩游戏机,父母则在邻室休息,享受卡通演出,不同的比萨时代剧院里有不同的卡通动物,有的是吉祥鼠,有的是法国猪,有的是大河马,“这比制造游戏机更有利可图”,诺兰这样说。

他又一次成功了,但他的新创意不仅是商机,有时也会带来危险,1982年,诺兰提出了家用机器人计划,他对每个家庭用机器人来干家务深信不疑,为此耗资800万美元,但最后却失败了。类似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

诺兰不是合格的商业人、企业家,他更像一个永远有着好奇心的孩子。正是因为对游戏的痴迷,他才开创了伟大的电视游戏机行业。虽然他的奇迹只是昙花一现,但却给后来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人们记得的是,在硅谷所有的公司中,曾经最有名的不是HP、英特尔,甚至不是苹果,而是阿塔里。此前,硅谷中从未出现过如此不同凡响的公司。同时,一批平民化的新富翁开始登上舞台。走在前面的是乔布斯,而乔布斯的前面还有诺兰·布什内尔。

成功秘诀

从“游戏即是人生”中得到启迪。

对游戏的痴迷产生的无穷动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困境是最好的老师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困境是最好的老师! 有位白手起家的富商到了花甲之年把公司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享起了清福。儿子接管了父亲的公司之后不久,就遇上了经济危机,公司濒临倒闭,儿子满脸颓废,一抽不振地回来向父亲求救:“爸爸!现在经济

0评论2024-01-2699

败犬效应
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当看到别人陷于困境中时,都会忍不住拉一把,即使最终得不到任何回报。这确确实实也是人类心理的真实状况,心理学上称之为“败犬效应”,表现的是一种想对处于不利状况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心理状态。有一项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哈佛

0评论2024-01-2572

相亲这件事
这段日子,相熟的小姑娘不太开心,问她,说是被逼婚。原来她母亲的同事给她介绍男朋友,她觉得这么老土的事情居然找上她,当即回绝。那位阿姨不气馁,又打电话给她,把男人说得天上有地上无。小姑娘回绝得更干脆。我听后簡直捶胸顿足,比她还着急:这是一个机

0评论2024-01-2566

马克·安德森:开创未来的的人
与比尔·盖茨、乔布斯或扎克伯格等家喻户晓的高科技名人相比,马克·安德森实在是寂寂无名。不过他对于互联网络的贡献则在众人之上。安德森22岁便发明了全球首款可显示图片的网页浏览器“马赛克”,随后他又与人共同创立网景公司,并促成网景公司成功上市,

0评论2024-01-2577

成龙:举高自己生命的鼓槌
在国际巨星成龙还叫陈元龙的时候,曾有机会在大导演吴宇森执导的《少林门》里出演一个角色。在这部戏里,有这样一个镜头,陈元龙要与男主角对打,武术指导为了武打效果,设计的动作是:让陈元龙跳到弹簧床上,然后利用弹跳力跳起来,让男主角踢中他的胸部,为

0评论2024-01-2583

苹果CEO乔布斯的三个故事
我今天很荣幸能和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我从来没有从大学中毕业。说实话,今天也许是在我的生命中离大学毕业最近的一天了。今天我想向你们讲述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而已。第一个故事是

0评论2024-01-2575

马云:带着仇恨的竞争一定会失败
马云,浙江省杭州市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其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核心提示不要抱怨没有机会,机会永远存在,每5年到10年就有伟大杰出的公

0评论2024-01-2559

机会在敲门
魏晨,中国内地歌手,2007年参加《快乐男声》节目,以季军成绩出道。四个月的求学之旅,是我为当下生活挤出来的一个“Gap”(空隙),是摒除噪音、安心修炼的一个良机,让我可以跳出既定自我的约束,跳出固有环境、固有思维的困扰。出发吧,这绝非一次

0评论2024-01-2576

爱心造就女总理
英拉·西那瓦在1967年出生于泰国清迈市的一个商人家庭,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就是她的哥哥。英拉的父亲是一个勤奋的商人,英拉从小就受父亲影响,养成了勤奋劳作和刻苦努力的习惯。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英拉就用自己赚来的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而母亲就

0评论2024-01-2565

90后早恋少年,霸气打造视频2.0时代
早恋“闯祸”,意外被哈佛录取金证济苍1993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当年,他父亲以山西省文科第二名的成绩考进复旦时仅15岁,母亲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令人不解的是,“学霸”父母对儿子在学习方面的要求极低,小小年纪到加拿大读书后,金证

0评论2024-01-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