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张伟,剑走偏锋的睿智女人

2024-01-25 00:30890

打造一个优秀的品牌,需要有竹子般坚韧的精神,有鹰一样锐利的眼睛,有大海般广阔的胸怀。张伟,正是这么一个睿智的柳州女人。她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中创立了“甲正王”品牌,使一个家庭式作坊成长为一家优秀的正规企业。

剑走偏锋,艰难起步

张伟老家在东北,父母是南下干部,她在柳州出生长大。和许多人一样,她小小年纪就跟着上山下乡的队伍去插队,回城后谈对象,结婚。后来,她被分配到来宾百货公司,负责管理合山门市部兼卖货。

1980年,张伟回到柳州,在百货公司当营业员。在售货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客人体味较重,张伟便主动推荐一些除臭产品给客人。

渐渐地,她有了创业的想法:办实业,生产除臭产品,为有这方面需求的人群造福。

1989年,张伟辞职,当起了个体户。“多少人个人里面才会有一个患狐臭的呀,市场潜力不大,别做了!”亲朋好友都这么劝张伟。她不管,尽管祛狐臭液的行业比较偏门,但是竞争对手少,还是很有市场前景的。于是她母亲借了3万元,办了营业执照。

项目一上马,张伟才知道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面对缺资金、缺人才的局面,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些日子,她想尽办法贷款60多万元,研制出了人体除臭液,取名“甲正王”。不久,该产品得到卫生部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梦想照进现实,张伟非常高兴,信心大增。

历尽艰辛,天道酬勤

1990年1月,“甲正王”第一批产品问世,张伟带着100多件产品到成都参加订货会。在订货会上首次卖出自己的产品,她喜出望外。为让经销商和消费者选择“甲正王”,她到处寻找合适的经销商洽谈合作事宜。为了接近和打动商家,她主动帮商家搬货,帮商家打扫卫生;商家想吃什么,她就去买什么。那一年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张伟没有回家过年,一直在成都东奔西走。她以真情感动了商家,不少经销商更是对“甲正王”情有独钟。

那些年,为了拓展市场,提高“甲正王”的知名度,张伟经常到外省推销产品。为减少开支,她和职员带着报纸、蛇皮袋上火车,见哪有空位就睡哪儿。可有的时候,搭车的人很多,整个车厢挤满了人,他们没有座位休息,就这么站了一宿。火车一靠站停下来,他们仍旧兴奋地下车发传单、推销样品。火车一开动,他们又赶紧跑上车。在车上,她们也没有闲着,通过广播给乘客点歌,同时宣传自己产品。事后,职员向张伟抱怨:“以后不敢跟你一起出差了,实在太累了!”

商场如战场。打造品牌,不容易!在湖南、湖北等地,为了见到商场经理,张伟早早就站在商场门口等候,可她还是常常遭遇冷眼。1993年,在全国百货订货会上,张伟被骗走了100多万元的货。1996年,柳州遭遇百年一遇的“7·19”特大洪灾,产品被水淹了,很多商家要求退货换货,张伟遭受巨额损失。可就在她最艰难的时候,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张伟欲哭无泪,想要放弃自己的事业。可当她看到可爱的女儿以及亲人期待的眼神时,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越做越觉得有意义。”张伟说:“要干事业,肯定会累。如果想成功,就不能惧怕任何困难,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关爱职工,热心公益

多年来,张伟特别注重抓好职工的管理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福利,对女员工更是关怀备至。

企业安置的职工多数是原国营厂的下岗工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的文化素质高低不同,张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老师、律师为员工上文化课、法制课,不定期组织他们到先进的企业参观学习,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在金融危机和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她没有辞退一名工人。企业注意抓管理和思想道德建设,成立了厂工会,注重维护职工的利益,定期到困难职工的家中走访。为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企业每年组织员工体检,发放特殊工种津贴费,定期组织员工旅游休养,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关注社会,建言献策

创业初期,张伟为日用化工厂取名“中兴”,寓意“振兴中华”。她认为,自己今天创下的事业是社会给予的,企业得到了发展,所以她也要回报社会。

从1990年起,张伟连续四届成为城中区政协委员,还成为柳州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她说:“当选为政协委员,不仅得到了参政议政的机会,更使我深刻体会到这是一种责任感,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

街头巷尾、菜市场、公园常常会有个身影在忙碌着,听百姓心声,闻群众意见和建议……不管工作多忙碌,身为民营企业董事长、厂长的张伟,总是抽出时间走到群众中去,听街头巷议论,开展调查工作,她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食品安全、卫生、环保、精神文明方面。“因为这些都与百姓色生活息息相关。”每年,她都会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写提案,她说:“这是我作为一个政协委员的责任。”

张伟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其他委员共同撰写了《关于如何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加大力度搞好柳州经济工作》《全面规划治理柳江》等多份提案,得到好评。其中关于免费开发公厕和让市民吃上放心豆腐等三项提案获得柳州市政协优秀提案。

一路艰辛一路歌,张伟的事业成功了,但她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多年来忙于事业,疏于照料女儿,心里有愧。好在女儿很懂事,一直理解并支持母亲的事业。我们相信,“甲正王”的明天更美好!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清八大诗家曹尔堪简介 曹尔堪艳词选集
曹尔堪是清八大诗家之一,又称海内八大家,为柳州词派盟主。他是华亭人氏,生于公元1617年,去世于公元1679年,字子愿,号顾庵。曹尔堪浙江嘉兴籍,曹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之家,家中子嗣多读书奋进。曹尔堪聪慧好学,在一干晚辈中尤其出彩,所以被家中

0评论2024-01-2346

螺蛳粉
小雨在广西柳州上的大学,记得第一次吃螺蛳粉时,食堂里的阿姨帮她加了好多酸笋,那味道让小雨直捂鼻子:“什么味道?好臭啊!是厕所里飘过来的吗?”旁边几桌正在吃螺蛳粉的同学全都举着筷子愣住了。转眼四年时光匆匆而过,小雨毕业回到了北方的家乡,一到饭

0评论2024-01-2341

阿紫
“吃在扬州,死在柳州”,意思说扬州是人们吃喝玩乐的地方,柳州则是人们死后的好归宿,因为柳州的棺材闻名天下。清朝时,“苏记寿材铺”在柳州极有名气,掌柜苏迈进经营的多是上等棺材,其中不乏极品。苏迈进有个叫苏步烟的女儿,长得肤滑脂凝眉目生情,是当

0评论2024-01-2066

大学街舞团喋血:这场恋爱分手风波代价惨重
在广西柳州市某高校,有一个名为“青春飞扬街舞表演团”的学生社团。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里,5名队员互帮互助,情似兄妹。当队员苏琳遭遇前男友秦兵的纠缠时,队长郑东进仗义出手,假冒苏琳的男友,以帮她摆脱感情困境。不料,此举

0评论2024-01-1968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

0评论2024-01-1935

鱼峰山与刘三姐的传说
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这一首流传在柳州的民间歌谣,不但真实地反映了柳州山歌的源远流长和它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也是刘三姐与鱼峰山历史渊源的写照。鱼峰山和小龙潭,相传是刘三姐传歌和成

0评论2024-01-1941

柳宗元被贬柳州
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出生于唐朝末年的河南郡洛阳县,家境优渥,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他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被誉为文学教父。然而,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也经历了一段不幸的时期。贞元年间,柳宗元因为反对秦晋之间的战争

0评论2024-01-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