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杨百万个大头天话

2024-01-24 22:57710

在浙西山区建德市大洋一带,离奇的故事叫大头天话。今朝讲的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杨百万,因他家太有钱以致把他的真名都给忘了,大家都叫他杨百万。提起杨百万,那在四散里(原下徐大队的四个村的统称)是大大的出名,不是因为他家的富有,而是他为人精剥过了头,落下一段饶有趣味发人深省的话柄。

从前有一个姓杨的财主,家财万贯,人称“杨百万”。杨家虽是巨富之家,但杨百万为人吝啬到了极点,他有五恨:恨天、恨地、恨肚皮、恨父母、恨皇帝。咋讲,恨天:为什么一年到头不都是六月天,还要有冬天有春秋,不然的话能省去许多做衣服的钱。杨百万晚上睡觉是脱得赤条条的,用他的话说是睡觉翻来覆去会把内裤磨破的;恨地:生长的树木不规则,如生的规则,树本可做柱头,粗枝可做横梁,细的可做橼木,这样就能省去许多木匠老师的工钱;三恨自己的肚皮:吃了还要饥,如果吃了不会饿则能省去多少粮食;四恨父母:本家及亲戚一大帮,这家造屋,那家讨亲,每年都有随礼,平时过年过节的还要来往,浪费了不少钱财;五恨皇帝:按理说四散里天高皇帝远,皇帝与你无冤无仇,你恨皇帝做啥?,杨百万认为田地是祖辈给的,你皇帝凭加命基(什么)要收皇粮。

杨百万除了五个恨以外,家中的财富不嫌多,他平生有四个愿望,说出来笑死人。一愿得童家的铜山,二愿得金家的金矿,三愿得石崇的聚宝盆,四愿得吕洞宾点石为金的手姆指头。杨百万平时过日子抠门的要命,下锅的米也要数数,烧饭用的柴也要称称,生怕多浪费。

杨百万平时最不喜欢的人有二类:一个是和尚,在他看来和尚是好吃懒做的人,平时看见僧人来化缘避都来不及,四散里有名的白岩寺他家从未布施寺庙一文钱,千年古寺的门朝东朝西都佛(不)晓得;二是乞丐,用它的话说,施舍了乞丐又没加(什么)回报,给猪吃吃能长两斤肉,给狗吃了会讨好地向你摇尾巴。杨百万一听见讨饭客来了,一对大门“嘭梆”关都来不及,他视和尚乞丐如眼中钉肉中刺。

杨百万自恃家财巨万,吃不愁用不愁,平时走路也是眼睛张天上个,要不就是眼睛看鼻头个,从不拿正眼看人,从不与别人打交道,怕人家向他借、问他要。亲戚家里有了难处也休想从他家借来一文钱,简直就是一个屋顶开门的人家。杨百万也有自知之明之处,他知道自己吝啬,他也不奢求人家对他有多少好,他也没有什么需要求人家的,他平时说的最多的话是“从生到死一辈子不烦人家”。嗨!人的漫长一生免不得总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四散里有句古话叫“耕不着钯着”就是这意思,即使你活着不求人,死后难道你自己钻坟头洞里去?哎,你还不要说,杨百万虽刚年过半百就已经为自己死后不烦人家做准备工作了。

杨百万怕自己死后没出息的儿子乱花钱,早早做好了棺材。所用的材料是那种用来做箱橱的杉木板,薄薄的一层。寿衣是穿过的半新的司林布衫。死后放在棺材里的大被的棉絮比做棉袄的棉絮还要薄。用来抬棺木的棺材杠是在自家山上挑的杉木,比砍柴用的尖头棍粗不了多少。捆绑棺材用的棺材索也是自己手工搓的,用地里长的“芝麻丝(经加工后的一种植物纤维)不用钱买,粗细比上山打柴用的绳索相差无几,粗不了多少。

杨百万看看自己的后事准备得差不多了,把二个儿子叫到了跟前,郑重其事地吩咐道:“为父节俭一生,百年(去世的意思)后丧事一切从简,千万千万不要浪费钱财。一不请道士,二不请和尚,山上的坟洞已挖好,我的尸体入殓后,你们兄弟抬得动的话就自己抬上山去,实在抬不动,千万不要请外人,就叫自家的堂兄弟帮忙,如果他们念在本家不要工钱最好,给的话也至多给半天的工钱,因为抬到山上也用不了半天的时间,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记住啦。”两个儿子诺诺称是。

一年后,杨百万命归西天,二个听话的孝子遵照父亲的遗嘱,只通知了几个至亲的亲戚,葬礼是肯定的冷冷清清,只有几声“火炮”在空中炸响,香没有几根,纸没有几张,锡泊更是少得可怜。二个儿子想想家中纵然有万贯家财,父亲生前可没享过一天的福,一辈子吃没好吃穿没好穿,日子过的比穷人家还不如,何必呢?百思不得其解。

两个儿子商量了一会,父亲“苦”了一辈子,死后到了阴曹地府没有钱恐怕要受委屈,家中这许多的钱几辈子也用不完,要不叫老爷(爸)带走一些,到了阎王殿也好打点打点,争取早日投胎到一户好人家。但父亲生前有遗嘱难违背,这可咋办?还是小儿子聪明,灵机一动说:“父亲说好的,钱不能乱花,但我们可多买一些纸钱放入棺材,既不用花多少铜钱又给了父亲很多的冥币,一举二得。”大儿子拍手叫好。说干就干,兄弟俩花了少量的铜钱却买来了半棺材的纸钱,装殓完毕,合上棺材盖,捆好绳索,绑好棺材杠,用手掂了掂,奥好!蛮重咯。侬想想,富贵人家子弟平时又不做生活(干活),哪有刚(这么)大的力气抬棺材。没办法,拍拍胸还是放点血发点工钱叫堂兄弟来帮忙吧。堂兄弟见杨家二兄弟来请,心下好生为难,俩家人平时互不往来,更气的是有年冬天下大雪家里揭不开锅想到杨百万家借点米熬点粥度度饥荒,没想到米没借成却遭杨百万的一顿奚落,说什么平时不做侬家(不节约),没得吃寻别伽(别人)。还好心出主意说肚皮饥困床上不爬起来就能省下许多粮食来,听听,加话都覅的(说的什么话都不知道)。堂兄弟原本实在是不想去,但毕竟是本家,同祖同宗的,一笔写不出二个杨字来,同时,四散里的风俗是死者为尊。没办法,勉为其难吧。四个堂兄堂弟走进灵堂一起抬起棺材准备出门向坟山走去,没想到棺材杠刚一上肩,立即弯成弓状,勉强抬了半里多路,只听得“咔擦”一声响,棺材索断成了几截,棺材杠也断成两段。唉吆,我咯老爷(老爸)哎,喊昵会刚子个(这么会这样的),侬额阿咋办法(你叫我咋办)?杨百万太过精剥,杠索是不可能有备份的,杨家两兄弟只好恬着脸皮求人家,借来杠索葬了父亲。

哼!扬言一生一世不烦人家的杨百万可没算到死了还是要烦人家,正是人算不如天算。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父母老了,别让我们的爱迟到
没人愿意父母老去,但谁都阻止不了这天到来。很多子女都认为,尽孝好像不用着急,父母会一直等在那里。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恰恰是这种不着急,让我们忽略了岁月正在一点点侵蚀父母的年华。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

0评论2024-01-25170

漆匠办皇差
暗算咸丰年间,光泰岗下有个人叫汪胜,家中祖传油漆手艺。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后,咸丰跑到热河行宫避难,洋毛子为非作歹,剩下老百姓在京城受苦,汪胜也到热河干油漆匠这个老本行谋生。有一天,热河街上乱糟糟的,兵马来回乱窜,满街的人都在嚷嚷:咸丰皇帝死

0评论2024-01-2469

手机与棺材
小张是个富二代,经常和同样是富二代的死党小李攀比。这天,小张对小李炫耀说:“嘿,哥们儿,你的手机是翻盖还是滑盖的啊?”然后非常潇洒地拿出自己的昂贵手机,不停地在小李面前显摆。碰巧小李的心情异常糟糕,他冲着小张大喊:“显摆个毛啊!”一挥手

0评论2024-01-2453

优孟哭马谏楚王
优孟哭马谏楚王楚庄王养了好多好多的马。其中有一匹他最心爱的马,竟给穿上五彩缤纷的锦衣,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有帷幕有绸被的床上,拿切好的枣干喂它。可惜,这匹马越来越胖,享了没多久福,就腿一蹬断了气。这下,楚庄王可伤心啦,对大臣下令说:“

0评论2024-01-2456

蛇女
蛇女作者:九儿第一章:杀戮她们是一个很特殊的人种,人类将她们称之为“蛇女”。蛇女,并不是指她们是蛇,而是身体柔若无骨,用腰腹就能跟蛇一样缠绕住人,一般都集中在女性。一直有很多人都很想知道蛇女的身体为什么会那样柔软,以至于有人要捉她们剖膛开肚

0评论2024-01-2449

瑰宝奇缘
公主献计公元733年,唐开元年二十一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都城长安一派繁华景象,当时丝绸之路已经开通,有大批的欧洲、中东人通过丝绸之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当时这些人中有传教士、商人,当然也包括一些为躲避战乱疾苦的苦难者,罗斯皮尔就是其中

0评论2024-01-2493

李半仙传奇
李般先晚上给街坊看病,刚回到家里,一位年轻人急匆匆的跑来。一进门扑通一声跪在李般先跟前哭着说:“李大叔,请你赶快救救我媳妇吧!”李般先连忙问:“你媳妇咋啦,得的什么病?”年轻人说:“我是咱们东边村子的,昨天我媳妇生孩子,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生出

0评论2024-01-2499

风筑坟
从前,兰山县有个叫刘同昌的,为人聪明,种着几亩薄地,过着清贫的农家日子。二十三岁那年,刘同昌在路上遇到一个长胡子小老头,头上顶着一片向日葵的叶子,笑着问他:“我像仙还是像人?”刘同昌一愣神,立刻想到這是一只能化人形说人语的黄鼠狼,向他讨封来

0评论2024-01-2461

三个年轻人的誓言
我的家乡在东北林区,是计划经计时期的全国第一大林业企业。镇里有两个胆大的人——李见好和吴铁柱。李见好是中专新毕业分配到生产科的,有一天他上山割架条遇见个得有一千多斤重的大黑瞎子,黑瞎子撵他,他就和黑瞎子绕着一个坟丘跑,他急中生智捡起一个花圈

0评论2024-01-2477

红色玻璃球
红色玻璃球郭言编译在1930年经济大萧条的艰难岁月里,我住在堪萨斯州东南部一个小社区里。因为食物很紧缺,钱也很少,人们经常以货易货,实物交换。那时,我常光顾米勒先生的货摊,买些新鲜的蔬菜。一天,当米勒先生帮我把土豆装到袋子里的时候,我注意到

0评论2024-01-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