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老李的尴尬

2024-01-24 21:12720

老李的儿子在县城买了楼房,亲友及村上人都说老李儿子有本事,虽然只上了个中职,可从学校毕业才六七年,就娶妻生子,还在城里买了房子,要没本事,行吗?

其实老李知道咋回事,这崽子,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前几年,家里修房子,不要说出钱出力,那段时间,他可是连个鬼的音信都没有。房子修好了,也装修了,他来了,而且领回个媳妇。不过就是因为领回个媳妇,他也不再说什么,还让他们住上了最好的房子。

要知道,儿子这个媳妇家里是没掏钱,没搭任何麻烦的。三十年前,他娶妻时,可是掏了八百块钱的彩礼,加上其他,等媳妇进门上炕,他总共花了两千多块。搁当时,那些钱能买三千斤大肉。那个钱一掏,家里就该账了,辛苦了好几年,儿子都大了才还清。这也算儿子的本事吧。

儿子和媳妇一直在外打工,家里就老李老两口关照,高标准的小康房刚修好没几年,今年一入冬儿子媳妇从南方早早回来了,没住几天,他们嫌家里冷,说是要在城里买楼房。他知道儿子的脾性,那是说干啥就要干啥的。

放下家里好好的房子不住,买什么楼房。听说县城的房子和当初老李修房子时相比,涨了好几倍,花那冤枉钱,烧的!但这老李只是想想,儿子,那可是个犟驴,他要想好了的事,你别拦,拦也没用。

就看他咋买吧。

你还别说,这崽子点子咋就那么好,说买楼房,就有人卖楼房,刚装修好的,进去就能住,但还没住过人,九十平米,大小刚合适。人家最初要34万,老李就说,这个数字不好,其实他就是想阻止儿子买,想就此打住。谁知那儿子就又去讲价,后来人家就让到了33万,说是再不能少了。33万,老李还在犹豫,儿子却答应了。

接下来就是筹钱。儿子拿出了8万块钱,其他的让老李想办法。老李想,你这么点钱买什么楼房。但是想归想,已经和人家说好了,咋能不往外拿钱。于是老李倾其所有,凑了14万。还差11万,就想向人借,谁知想了半天,瞅准了一个有钱的亲戚,前去一说,他答应倒是挺爽快,但只给借一千。老李没有拿,照这样借,等借够十几万,都记不住了。没办法,只好到银行想办法。银行有个远房妻侄,以前打过交道,说是用钱了找他帮忙,这几年了,还没找过,他就去找。

那妻侄好说话,答应帮忙,但要老姑和老姑父破点费,花些钱请一请行里的领导。为了弄到钱,请就请。于是花一千多块,请了一桌,第二天就贷出了十一万块钱。

一手交钱,一手交钥匙。

房子到手了。儿子媳妇很是高兴,就要请客。一来是庆贺这新房子,二来呢,买房子,儿子老子的钱都花光了,住上了楼房,还要过日子,眼看过年了,两手空空不行,请个十几桌,亲友们上个礼钱,除去花费,落几千,也能过一段日子了。等过了年,再去挣。

儿子媳妇在新房住安稳后,就准备请客了。那一天,凡请到的人都来了,坐了十几桌。但是老李没到城里来,其实,从买房子以来,他就没进过城,没见过那房子。不是不想来,是顾不上。老李对儿子买楼房虽然从心底里不乐意,但是花好几十万血汗钱,没拦着,也不能不管。主要是老李家里养了十几头牛,几十只羊,最近正好赶上母羊下崽,他得照看,儿子买房子他没硬拦,除了他知道拦不住,就是因为家里有这些牛羊,好好养着,到了时候,把该卖的卖了,攒了钱,好还债。

还了债,什么也不说了。

正好儿子待客那天,说好他要早早来,谁知正赶上有一头母牛要生崽,有点麻烦,他就不能来了。要知道这对他可是要紧事,生出一个牛犊,不吃草料,按现在的行情,隔奶就能卖六七千块。他养了五头母牛,心操到了,都生好了,卖出去就是三万多。当然,牛犊不吃草料,可喂那大牛还得花好些钱,账不能这样算。但养了这些牛羊,你就得上心,你说哪个要紧。

儿子新房贺过了,家里牛犊也顺利生下来了。眼看要过年,儿子要老李到城里来看看房子,老李就坐车来了。

来到了儿子新买的楼房,看看那房子里新外新,屋子里暖气烧得热热的,儿子进了屋,就只穿个背心,媳妇也是紧身的线衣裤,还说热,老伴那天来后,就没有回去,就连一向怕冷的她,也穿得很单。虽然花了些钱,该了些账,老李也满意了。

喝了水,吃了水果,就坐下来看电视。早上在家里吃了饭就出门等车,没来得及方便。眼看快到中午了,老李想上厕所。就问:“厕所在哪里?”听老李这么问,儿子站了起来,媳妇吐吐舌头,借口有事下楼了。见这样,老伴就说:“就这么几个门,自己不会找?”她的意思是老头应该起来,到各处看看。“不,我是想……”

儿子知道老子要干什么,就把老李领进了厕所,并替他打开了灯。进了厕所,关上门。灯把个卫生间照得通亮,里面的一切都放着光。老李四周看了几遍,这哪里是厕所,自己家里修的房子,虽然也铺了地板砖,吊了屋顶,墙壁刷得雪白,哪能跟这比,在这里尿尿,他尿不出来。看了一会,他把腰带紧紧就出来了。

到了中午,老婆、儿子、媳妇齐动手,一会饺子就端上了饭桌。这几天,老李一个人在家里,喂牛喂羊,照看母牛、母羊生崽,也没好好做饭吃。见到热气腾腾的饺子,他就蒙头吃了起来。等他觉得饱了,问题也来了,但他只得憋着。看看其他人也都吃过了,他才急急地问:“你们这厕所在哪里?”儿子、媳妇听了觉得好笑,爹这是咋了,但都没吭气,老婆说:“进了什么大城市,晕头转向的,你才刚出来,就找不到了。”

老李就又进了那卫生间。但是关上门,却不知所措,虽然下面憋得慌,就是解决不了。只好再出来。出来了,内急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就又问:“这个地方有厕所吗?”老婆一听,心想,刚才他是没解决问题,就说:“你刚才咋来?”老李说:“这,这里不好使。”老婆听了,气不打一处来,就骂道:“你是要拉金,还是拉银,折腾半天,找不到地方?这么好的卫生间,盛不了你的老骚尿!”老李有些委屈,就说:“不是……不行……我还是到下面去吧。”

再不能等,和他们说不清,赶快解决问题要紧。说着,他就开了门,下了楼。

谁知,楼下就是楼挨楼,中间是铺得平平的地面,他走了几处,四处瞅瞅,不要说厕所,连个遮挡的破墙也没有。他憋着,头脑里已经“嗡嗡”作响,眼看要失控,就赶快往小区门口跑。

到那里一看,更糟,除了车来人往的大道,就是铺砌整齐的广场,哪里有隐身的地方。下面憋得受不了,赶快手抓腰带,再往回跑,跑了几处,才找到围墙下一块空地。

那里原来可能种菜,还稀稀疏疏地立着几根茄秆辣秆,在西风里摇曳,发出哗啦啦的声响。看到这,老李像发现了救星,也不管这地就在别人住的楼下,也不管是否被人看见,急忙奔过去,解开了腰带,退下了穿在腿上薄薄厚厚的几层裤子。一阵拉撒,他肚子里宽和了,身上轻松了,虽然吸进的都是冷气,但他还是张大嘴巴,尽情地吸着,仿佛今天才发现这空气是这么好,呼吸起来这么惬意。他蹲在那里都不想起来了。

又一阵风吹来,身边的菜秆儿互相摩擦,发出“哗哗哗”的声响,听到这,老李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再四周看看,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幸好,这里在楼上看好像是在前面,但从楼门来看,又在后面,天冷没人来,也许楼上的人都往远处看了,没人向下看,没谁看见他在干什么。不过,问题解决了,得赶快起来,谁知道有没有人看到。如果碰上个人,可就……

提起裤子,系好腰带,走出那菜地,老李再次站稳。现在什么事也没有了,他长长地舒口气,真想对那菜地说声“谢谢”。

他没有说,只是向那里投去深情的一瞥。然后迈开了脚步,但他已经找不到儿子买的楼房。

早上坐上车,来到城里,儿子已经等在车站了,坐上他骑的摩托,一阵风就到了楼下,就跟他上了楼,只知道那楼是新的,哪管他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标志。

看了一阵,也看不出什么名堂,他干脆不看,也不找了,就离开了那个小区,向汽车站走去。他要回家去。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宫里那点事
宫里那点事,总是外面的人们津津乐道,茶余饭后乐此不疲的话题。可皇室之中总有规定,外围之人不得议论打听宫内之事。违者只要被人告发了,那可就是要杀头的。因此大家对皇宫那些事,也就更加好奇。彼此谈论之间总要小心提防,以免人头落地。却说这日街东头王

0评论2024-01-2575

秘制早餐
秘制早餐在这个小镇上,张科长绝对是一个大官。因为他是工商局的,一个工商局的科长,你说能不大吗?例如,他要罚款,想罚你多少就罚你多少。有一天,张科长得到“举报”,说有一家新开张的药店在销售假药,他立马就带人进行了突击检查。虽说没有查出什么假药

0评论2024-01-2472

神奇的诗
神奇的诗作者:海剑客老李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平时喜欢写一些诗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写完后,还常常主动为朋友吟诵。朋友们一听到老李那一首首酸溜溜的诗,都纷纷避而不及。时间一长,老李便得了个称号“酸诗罐子”。老李退休后,便和妻子一起搬到了乡下

0评论2024-01-2475

忆苦思甜
忆苦思甜作者:白水(leq)在七十年代掀起过忆苦思甜风,城里的各街道和乡下的各村定期都要开展一次忆苦思甜大会,让人们控诉在旧社会受的苦和遭得罪。有一次村里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村里的贫雇农都纷纷上台进行了发言,台上贫雇农们深刻地控诉了在旧社会地

0评论2024-01-2469

热心的小伙子
“枫叶情”是市里最大的养老院,里面住着很多当地的老人。周日这天,养老院来了一个陌生的小伙子,门卫老李问他找谁。小伙子笑呵呵的,指指手里拎着的一大袋水果,说:“我不指定找谁,趁今天休息,想陪老人们聊聊天。”他说着递给老李两只黄澄澄的橘子。老李

0评论2024-01-2479

升级
老李最近开了一家小饭馆。请了一个厨师小张,聘了一个服务员小程。自己整天什么事都不干,就坐在柜台后面算账、收钱。小店生意兴隆,老李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但是这两天,老李却遇见了几件窝心的事。昨天有两个年轻人,坐在柜台前的位子上,也没有点菜,只

0评论2024-01-24100

拿得起,放不下
这天,退休的老李刚吃完饭,就听见有人敲门。打开一看,原来是小区里新搬来的老张。老张说自己喜欢下象棋,听人说老李在小区里棋下得最好,特意上门切磋。老李在小区里下棋从来没输过,对自己的棋艺特别得意,见有人来挑战,自然高兴地应战了。可没想到,老张

0评论2024-01-2453

辞岁
猫儿洼村不大,总共才十来户人家,却出了两大奇人,一个是老张头,一生讲究忌讳,啥事都要讨个好兆头,尤其在说话上面,更是字斟句酌,不容有任何不吉利的话语从他或别人嘴里说出来;一个是老李头,生性不信鬼神,天不怕地不怕,每逢看到老张头那副毕恭毕敬模

0评论2024-01-2455

老张的困惑
当2014年新年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老张便豪情满怀地准备大干一场,他的想法就是将自己承包的位于县城南部的垂钓中心再扩大一倍,并准备在鱼塘边修建一栋五层大楼,在大楼第一层开一个档次较高的饭店,在鱼塘附近开一些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养羊

0评论2024-01-2488

关键的一撞
老李是秀水区的卫生局长。这天,他刚上班,屁股还没坐稳当,就接到区长的电话:“老李啊,最近辛苦你了啊,卫生检查还是要抓紧啊……”老李挂了电话,觉得很闹心。最近全市开展卫生大检查,区长因此天天盯梢似的盯着他,老李不敢马虎,一有空就在大街小巷到处

0评论2024-01-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