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八条大小差不多的泥鰍平均分两组养在相同的容器里,一组容器放上足够的水,而另一组容器一点水都不放。
第一天后,两种容器里的泥鳅各死一条。
第二天后,放在水里养的泥鳅又死了一条,没放水养的泥鳅还剩三条。
第六天后,放在水里养的泥鳅已经死完,没放水养的泥鳅依然活着。
第七天后,不放水养的泥鳅神奇地继续活着……
通过这样一组实验,科学家不难得出结论:放水养的泥鳅要比不放水养的泥鳅死得快!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泥鳅有肠道辅助呼吸器官,在没有水的时候它可以用肠道呼吸。但是,只要一有水,泥鳅就懒得用辅助器官了。这水中的氧气毕竟少,泥鳅最终会因供氧不足而死去!而不放水养的泥鳅,因一开始就需要用肠道器官来辅助呼吸,所以它的生命力反而强些!
生命的原理大抵相同,无论泥鳅还是人,如若一直生活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下,产生惰性是在所难免的。若想改变现状,只有让其多经磨难才可以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小泥鳅也能翻起大浪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故事是小泥鳅也能翻起大浪! 阿慧和阿勇是北京某中学的同学。阿慧是那种小辣椒式的女子,能说、敢说、敢干,在学校时是班干部,无论是女生、还是男生她都敢管。而阿勇则是老实巴交的人,内向、话少。不过,这俩性格有天壤之别的小青年,在校
0评论2024-01-26117
泥鳅鱼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泥鳅鱼和鳗鲡都与现在的两栖动物一样,既能在水里过活,也能在陆地上生存。一天,泥鳅鱼在水里游玩,看到鳗鲡,就说:“你别看我像蛇,其实咱们是同祖同宗,你看我们的尾巴都是扁平的。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蛇在背后竟说你鳗鲡的坏话,
0评论2024-01-2561
温暖拂过
深冬,深冷。救护车跌跌撞撞,呼啸着,夕阳下奔向故乡,回家。车上,爸爸的手,依然温暖,却如纸一样轻。一撒手,就会飘走。这双手,曾经多么有力。爸爸是煤矿工人,爸爸是八级钳工。亲眼看到过,有一次给乡邻帮忙,没带钳子,爸爸就用手,筷子粗的铁丝一拧一
0评论2024-01-2466
我也是偶然成为你父亲
有一阵子我有个理想,想把儿子的言行集结出版,如同孔子的门徒记下来的《论语》,书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给大人做教材。这个想法萌发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朋友问我儿子今年几岁,他答五岁。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几岁?他答也是五岁。朋友问这是为
0评论2024-01-2444
荷塘演奏会
夏夜里,荷塘边。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螳螂先生来到了这里。他演奏的小提琴协奏曲闻名遐迩,住在荷塘边的小蛤蟆、小蟋蟀、泥鳅、野鸭、蚂蚁、纺织娘……大家得到了这个好消息纷纷争先恐后的来一睹他的风采。……伴着阵阵清凉的晚风,荷塘送来了缕缕清香
0评论2024-01-2456
小猫捉泥鳅
小猫好久没吃鱼了,妈妈带他去捉泥鳅吃。他们来到一块稻田,稻子已经被割掉了,只剩下稻茬,地里一滴水也没有。小猫说:“妈妈,哪儿有鱼呀?”妈妈说:“我们拔起稻茬就知道了。”小猫和妈妈用力拔起稻茬,只见一个小小的水洼,有两三条泥鳅钻来钻去。小猫和
0评论2024-01-2358
贫寒是凛冽的酒
我在蓝靛厂住的时候,附近有军营,很早就会有军号响起。冬季天黑,恍惚会觉得每一次响号都是在半夜,我也随着那号声被父母推醒,冻得瑟瑟发抖。朦胧中的军号声,空气中的煤味,就是我在14年前关于北京冬天最初的印象。之所以要这么早起床,是因为那时的体育
0评论2024-01-2358
哲理人生小故事三则
上帝的帮助三个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上帝,请求上帝给予帮助。上帝问他们各需要什么。第一个人说,他要一座大宅院,第二个人说,他要一个大农庄,第三个人说,他要一块大金条。于是,上帝给了第一个人一推砖头,给了第二个人一把种子,给了第三个人一推沙子。
0评论2024-01-2334
寡妇制造者的爱情
一、克夫煞星在杏林寨,马杏花的名头很响,是个女人见了指戳怒骂,男人见了如避瘟神、唯恐招惹杀身之祸的主儿。也难怪,马杏花曾两次嫁人,两个男人都做了短命鬼:一个好端端地遭了雷击,一个没来由地就出了车祸。走街串巷的算命先生“一撇胡”说,马杏花
0评论2024-01-2330
大黑猫的食物链情结
大黑猫是主人的宠物。主人很心痛它,有了好吃的东西总是要先给大黑猫吃。主人还处处表扬它,说他家大黑猫尽职尽责,坚守岗位,庄院里没有发现一只老鼠。这大黑猫也在主人面前献媚,偎在主人怀中说:“我每天都要把庄院巡查数遍,那些老鼠见了我就全家远跑了。
0评论2024-0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