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朋友聚会,酒足饭饱K完歌之后各自散去,我走在最后,捡到一个小本,估计是谁刚才在吧台上打电话时遗忘在那儿的。
随手翻开,想找找有关小本主人的线索。不出所料,果然是一个通讯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电话、QQ、MSN和电子邮箱。比较有趣的是,在各种号码的备注栏,都写着主人对这个朋友的价值判断,大致可分为:资源、潜在、常用、无用。
出于“三八”的心态,我在小本上找了几个熟人的名字,想印证那几种模式究竟是对电话号码还是对人的评判。
一个当局长的朋友,名字后面赫然写着的是资源;一位当总经理或法官的朋友,也享受同等待遇。我特意找了自己的名字,忝列“潜在”的序列中,这让我莫名地有些脸红的感觉,我因为被人當成了物,而且是可能用得着的物,而感到有些羞愧。
常用的,是些亲友、麻友、送水工、单位同事或孩子老师的电话,至此,我已大致知道了电话本的主人是谁,但我仍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想看看他本上“无用”的人,是谁?老天爷,请原谅我的八卦吧!
本上“无用”的人并不多,显见是有所选择的结果。只有两个人的名字后面加了这样的注脚,一个我不认识,另一个则是他高中的同学,此人一直把小本的主人当成最好的哥儿们,前两年下岗了,现在在外地打工。还好,捡到本的不是他。
事实上,在这个越来越现实的社会,许多人甚至连一句好话和一丝微笑也不愿白给别人,许多交往,都充满了功利、交易与算计。大多数人虽然包里没有一本写着“有用”标记的账本,但谁能说得清,他们的脑中没有这样的账本?
但仿佛是为了给我一个正确的答案,此后的故事变得有些戏剧性,本文的主人公——本子的主人,不久前发生地震时,他正在外面收债,本已跑出房子,但因返回房里拿遗忘的钱袋子,被砸在楼下。他的那位“无用”的朋友听到信息后,从打工的地方赶来,徒步走了几十里山路,在众人都觉得无望的时候,用手将他刨了出来……
懒猫与鳄鱼的故事
有一只猫天生懒惰,从断奶以后就不好好捕捉老鼠。他的主人是一位勤劳的农民,他以为自己养了一只城市猫就托人把这只猫送到了城里。于是这只猫便成了城市里的流浪汉。 过了几天,一个好心人把懒猫抱到了他的家里,喂了懒猫几顿饭后,懒猫仍不思进取,懒猫总是
0评论2024-01-26338
懒猫和鳄鱼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懒猫和鳄鱼的故事 有一只猫天生懒惰,从断奶以后就不好好捕捉老鼠。他的主人是一位勤劳的农民,他以为自己养了一只城市猫就托人把这只猫送到了城里。于是这只猫便成了城市里的流浪汉。 过了几天,一个好心人把懒猫抱到了他的家里,喂了懒
0评论2024-01-26138
好桶与破桶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
0评论2024-01-2684
笼中鸟
清晨,有个遛(liù)鸟的人走进了公园,将鸟笼子挂在树枝上,听鸟儿鸣唱着,心里很是惬(qiè)意。这时,笼外的鸟儿飞到旁边问笼中鸟:“我说哥们儿,你待在笼中这么高兴,难道你就不思念家乡和外面自由的天地吗?”笼中鸟说:“我这里有舒适的窝巢(w
0评论2024-01-25107
一只猎狗
主人有一只猎狗。主人十分赏识这只猎狗,称这只猎狗是天下第一猎犬。这只猎狗曾从虎嘴里救下一只小山羊;这只猎狗曾被毒蛇咬过,但它不顾伤痛,去逮住了偷鸡的狐狸;这只猎狗曾与狼王搏斗,打得难解难分,最终将狼王制服;…………鹿、山羊、花牛、毛驴、鸡、
0评论2024-01-2575
大鼻子老鼠
路边的下水道里,住着一只大鼻子老鼠。大鼻子老鼠一天不做坏事心里不舒服,所以,它也付出了代价,一次它被一只猫撞上了,被咬掉一只耳朵,还差点送了命。有一天大鼻子老鼠想:“要是我不要给猫和人看见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放心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狐狸
0评论2024-01-2572
住在卷心菜里的兔子
山脚下有一片卷心菜田,田里长满了嫩绿的卷心菜。它们都很优秀,一个个把自己卷得圆圆的,几乎和石头一样结实。菜田的角落里,生长着一棵自卑的小卷心菜——在年少的日子里,得到的水和肥都不够,所以它长成了和伙伴们完全不同的样子:叶片疏离,既没有“卷”
0评论2024-01-2594
找退路
明代宰相严嵩弄权行奸,罕有对手。他当政二十多年,把嘉靖帝玩于股掌之中,群臣只能听任他的摆布。有一年,宜春县令刘巨塘进京拜见皇帝后,随众多官吏前往严府,为严嵩祝寿。严嵩十分傲慢,随意招呼过众人,命人把大门关上,禁止任何人出入。时近中午,无人安
0评论2024-01-2585
孔子笑解“真”字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们到各诸侯国去推广儒家学说,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就像孔子自己所说的那样“惶惶然如同丧家之犬”,弄得灰头土脸,很是狼狈,自然也经常被人们笑话,可都被孔子一一给化解了。这天,走了大半天路的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师生都感到
0评论2024-01-2574
葛志文:以端砚为人生坐标原点
在笔者印象里,端砚是中国传统文人最醒目的标签。任何人,只要和端砚联系在一起,就被烙上了传统文人的印记:家境贫寒却个人清高、身体羸弱却是精神小强;长袍、眼镜、老北京布鞋,再配上两个红袖添香的小丫环,是我在脑海中给未曾谋面的端砚艺术家葛志文勾勒
0评论2024-01-2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