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伴你闯荡是爱,放你独处也是爱

2024-01-24 19:22460

周五晚上,应欢早早下班。正收拾着家务,老公赵宇回家了,一把抱住她,親了她的手一口:“我老婆的手是用来算账的,不需要做家务。我们出去吃饭吧,家务我来做。”应欢笑骂赵宇不正经,起身回房换衣服打扮。今天是他们结婚三周年纪念日,是该出去好好庆祝了。

赵宇选的地方是一家文艺的西餐厅,还挺合应欢心意的。当应欢被带到六人座,看见几个不认识的人时,心里的粉红泡泡烟消云散,被焦躁代替。这根本不是两个人的约会,是赵宇的应酬!

应欢和赵宇是大学同学,她本身比较内向,不怎么喜欢应酬。她参加社团活动,看到在任何场合里都游刃有余的赵宇便动了心。应欢羡慕赵宇在人群中的耀眼,也羡慕他能和任何人打好关系,别人费尽精力打听来的消息在他这里只是个闲聊的八卦。在他身边,所有机会不自觉朝他倾斜。这点羡慕与钦佩让两人慢慢走到一起。

与家里嫌弃应欢读死书、不会说话不同,赵宇就喜欢她的文静、内敛。知道应欢想改变现状,赵宇便不厌其烦带着她去适应各种场合。看着自己由不合群到融入其中,应欢确实是开心的。但这点开心,终究在漫长的时光里消失殆尽。

菜很快上了,有不少都是应欢爱吃的。应欢扯出笑容,如往常一样配合赵宇应酬。很快,几人的注意力放在生意上,应欢听得一知半解,只能低头解决自己的牛排。再次抬起头时,发现赵宇给自己介绍了个客户。应欢学的是财务,目前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承接其他公司外包的做账任务。

应欢低落的心情好了些,快速和人谈起自己擅长的领域,之前的拘谨一扫而空。末了,那个人十分满意,拍着大腿说周一就去应欢公司签合同。应欢心里雀跃着,看赵宇也顺眼了不少。

那晚,应欢最后还是没能过上三周年纪念日,包里的礼物也没能送出去。那些客户吃完饭,问赵宇有没有时间再去下一场,他连半个眼神都没给应欢便擅自答应了。气得应欢在KTV的包厢里点了好几首怨气满满的歌。

应欢抱话筒唱着“他只要自由,他都不会理会我的感受”,余光不断瞟向和客户说话的赵宇。赵宇一个眼神都没给她,倒是同个包厢的女孩发现了,打趣赵宇:“赵老板,你是不是光和我们说话了,都忽略老婆了。你再这样说不定要和我们过一辈子……”

应欢心底一跳,佯装唱不上去,切了歌,竖起耳朵听赵宇的回答。赵宇也笑:“欢欢才没那么小气,我这不也是为了我们更好的未来打拼吗?”应欢跟着笑了笑,连唱歌的兴致都没了。她本来就不喜欢这种场合,歌曲没了暗示的作用,只能黯然退场。那晚最后,是应欢拖着喝得醉醺醺的赵宇回了家。

第二天周六,应欢起了个大早,看着还在熟睡的赵宇,她乐观地想,就当那个客户是纪念日礼物吧!拿上东西,应欢将礼物摆放在床头柜上,愉快地出门。将近中午,应欢接到赵宇的电话,和她约晚上的时间,说是要去和朋友聚会。应欢皱眉,硬着头皮试探着说自己不去,马上被教育了一番。实在没辙的她只能扯谎,说自己晚上有其他应酬。

赵宇只是希望应欢能多出去走走,听到她有地方去了,也没生气,大方地放过她了。应欢松了口气,继续啃她手中的财务书,她就快考试了,还得好好复习。她重重叹了口气,不明白内向、不喜欢应酬到底有什么错。以前父母担忧她内向找不到工作,现在赵宇担心她不喜欢应酬找不着客户。难不成这年头靠着自己的技能不能活得很好吗?

连着好几个周末加晚上,应欢都以加班、有聚会为由,回绝赵宇的邀约。应欢欢快地泡在图书馆里,默默背诵着英语单词和句子,一抬头,就看到了面色不爽的赵宇。赵宇有些生气:“你说的有事就是来这里躲避出门和别人相处?”

应欢收拾东西,跟着赵宇回家。延迟了一个多月的架还是吵上了。赵宇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应酬,一周带你出去应酬一次也不多啊!其他时候我只是带你出去和朋友们一起吃个饭,难道和朋友一起吃饭你都接受不了?你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应欢也生气,据理力争,将旧账都翻了出来:“可你和朋友一起吃的饭已经影响到我们正常生活了。我想留点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想留时间过过纪念日、约约会!”赵宇显然不能理解:“和朋友一起吃饭怎么就影响生活了,人都是群居动物,多个朋友多条路……”应欢已经听不进这从小到大都听出茧的理论了,有时候费劲托朋友办的事情,还不如百度找网友或是自己跑一趟咨询。她始终喜欢独处,不想因为这所谓的理论压榨掉自己最后的空间。

两个人大吵一架,应欢不占理,她暂时没有办法证明她独处也能更优秀。可她倔强,吵不赢也不退让,坚持不再跟着赵宇出门。

十月,应欢等的答案终于来了。她从原来的公司辞职,跳槽到了另一家新公司。新公司给的待遇很好,更重要的是新老板看中应欢在财务方面的能力,不要求她出去找客户。老板说:“能找到更好,找不到我们有专门的人会去找。术业有专攻,你做好你的账目就可以了。”

应欢特意做了一桌子菜,等着赵宇回来。她时不时看表,给自己添了五六次水,赵宇终于回来了。应欢将筷子递到他面前,紧张地攥紧自己的衣角,生怕自己任性辞职的事情惹怒赵宇。

果然,说完辞职的事情,赵宇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他犹豫半天,终于忍不住说道:“为什么要辞职?你不是做得好好的,缺客户我可以给你介绍……”应欢打断他的话:“可老板认同的不是我做账的能力,是我带客户的能力,但我的客户是你给我带来的,这让我很挫败。”

话匣子打开了,那些被掩埋的心事就没那么难说出口了。应欢一直很内向,所以她钦佩那些在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的人。她被带进那个世界,一开始确实是欣喜的。可她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和别人相处,她更喜欢做看书、插花、写作这些需要独处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始终不能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

这种厌恶达到顶端是在应欢接待一个由赵宇介绍的上市公司高管时,高管公司账目出了点问题,他私下找人来查账。面对那些更深层次的账目问题,应欢答不出来,她当时特别羞愧地将客户让给另一个更资深的同事。虽然老板给了她一半的提成,但她觉得自己遭受到了侮辱,一种德不配位的侮辱。

应欢如今想起来还是觉得羞愧,她流泪道:“找到客户是你的本事不是我的,我丢了自己原有的生存技能这让我很恐慌,也很羞愧。谢谢你陪我在我不熟悉的世界里游走,但我真的更喜欢独处。出门和朋友欢聚、应酬,我还会去,但那必须得适度!”那时候,她才醒悟,她去学了一项自己用不惯的技能,却忘了在自己原有的技能上精进。所以,她开始讨厌这些挤压她学习空间的应酬。

吐露完自己的心事,应欢告诉赵宇自己用了几年的努力,终于把心心念念的注册会计师考到手了。她找好了工作,在新公司主要做财务分析。她终于证明,内向一点没什么,靠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能升职加薪。那晚,赵宇沉默很久,是他错了,只记得妻子要融入集体,却忘了问她是否适应。

周末,赵宇带应欢去了那家西餐厅,这次只有他们两个人。赵宇倒了杯红酒,把周年礼物和“新生”礼物献上,说:“我忘了你的需求会变,我能陪你改变,也能放你独处,你高兴就好。”杯子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应欢的眼眶红了,高兴的。最好的伴侣不就是,能陪你江湖闯荡,也能放你家中隐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不过要想通过以上的描述断定清朝官员平日工作繁重累死不偿命你可就错了,因公劳累只是个假象,一个关键证明是早朝完毕后官员可各自回家不必坐班,似乎还远不及当今的打卡白领那般辛苦奔命。皇家上朝时间虽然很早,不时会迫使官员天没亮就得匆匆赶场,但一旦早

0评论2024-01-2573

老实得像火腿
老实得像火腿作者:史飞翔国学大师王国维学问精湛,但长相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语言大师王力曾这样描述王国维:“留着辫子,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一条粗布腰带,一个典型的冬烘先生的模样。”鲁迅先生亦曰:“要谈国学,王国维才算一个研究国学的

0评论2024-01-2476

距离成功,我们可能就少了点谢绝与不妥协
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就为自己做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他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作一次报告,参

0评论2024-01-2461

女人受到男人伤害是自愿的
亦舒在小说《喜宝》中,借女主人公之口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我想要很多很多爱,如果没有,那么有很多很多钱也是好的。”与几个女友一起吃饭,妇女闲聊。发现居然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喜宝”——她们说。感情贬值比钞票贬值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钞票

0评论2024-01-2346

鞋子驯夫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独自在家的时候越来越多了。老公的应酬越来越勤,不是今天给朋友接风。就是明天给兄弟饯行。刚开始,他每次出去还对我有些歉意。后来就觉得理所当然了。流行的段子不是说了嘛,给现在的男人分等级,最末等的男人就是一下班就回家。在这种

0评论2024-01-2328

给他搬把梯子
一对小夫妻,新婚不久,丈夫便由于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新婚夫妇聚少离多真是让家里的小媳妇各种不高兴。终于,某天小媳妇爆发,两人大吵一架,起因是丈夫好不容易出差回来,晚上却要陪领导去应酬,而第二天要坐早班飞机赶去另外的城市开会。丈夫应酬结束回

0评论2024-01-2350

心与心的距离
男孩20岁来到城里打工,相识了城里的一个女孩。女孩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交往,女孩铁了心要和男孩在一起,男孩很感动。他没什么可以给女孩,只能把他全部的真心和爱都给女孩。男孩22岁那年,女孩不顾一切嫁给了他。婚后他们俩靠微薄的工资勉强度日,深刻地

0评论2024-01-2337

下辈子还做你女儿
上辈子,你一定是个知识渊博、历经风雨的人。所以这辈子,你才会那么富含哲理,圆滚滚的大肚子里装满了禅意,憨厚的笑容下仿佛早已历经沧桑。在我迷惑不定时,那温和的语气,只言片语,便让我坚定理想,毫无畏惧地走下去。上辈子,你一定和我,还有我的姐姐很

0评论2024-01-2234

袁雪芬的“两不”
在中国戏曲界,上海越剧院前院长袁雪芬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是越剧界顶尖级的旦角,当年在上海唱一天戏的报酬是黄金一两,获得过包括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全国第二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中国戏剧奖终身成就奖”在内的诸多重要奖项。早

0评论2024-01-2152

母爱藏在菜里
他小的时候家里穷,每天就吃萝卜白菜。母亲熬一锅菜,兄妹几个捧着小碗呼噜呼噜地吃着,等他们吃完了,母亲才把他们的剩菜汤里泡上几块玉米饼子就着吃了。每当看到母亲吃剩菜汤时,他心里很难过。吃饭时,就会提前给母亲盛出一碗菜。母亲把菜倒入他的碗里,对

0评论2024-01-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