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去湖南卫视录了一期《非常靠谱》,汪涵主持,节目做得雅俗共赏,妙趣横生,虽然是午夜档,收视率不太风光,但仍是评价很好的节目。
我去的那天,节目环节设置得比较丰富,除了四位常设嘉宾外,每个环节都会根据内容的推进请一些其他相关的讲述嘉宾或表演嘉宾。一个下午一连录了两场,第二场将近尾声的时候,请上来一位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是四川一个专门搜集稀奇姓氏并编纂成册的人,带着他厚厚的两部作品上台展示。按照编导最初的设计,他应该是讲个五六分钟就退场,然后节目就圆满结束了。因为是录播,到最后剪辑出来也许他这段不会超过1分钟。但老先生热情很高,竟滔滔不绝地讲了40多分钟。观众以及台上的其他嘉宾都已经兴致全无了,他却还没有结束的意思。更少见的是,一向以“控场”见长的汪涵也没有打断他的意思,反而在很多本可以收住的地方又抛出新问题,引得老先生又说了一大篇。
最终录完节目已经是晚上7点多,比预计时间晚了一个小时。汪涵设宴款待我们,席间我问他:“那位嘉宾讲得并不精彩,内容也无甚出奇,你为何容他讲了那么久?”
汪涵淡然回答:“老先生年纪那么大了,这也许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上电视了,我为什么不让他彻底开心一次呢?成本多么低廉,只不过是40分钟的时间而已。”
那一刻我非常动容。我是主持人出身,在我初入行时,老师或前辈都会把“控场能力”,特别是“控制时间的能力”作为考量一位好主持人的重要指标。但汪涵让我懂得,所谓的“控场能力”,不过是“术”,成就他的,其实是极大的包容与善意,即在节目里自然流露的人文情怀,这是“道”啊。前者可以造就一位合格的主持人,后者却可以使之成为最卓越的那部分人。
再来说说柴静,去年4月,我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工作,负责联络媒体,安排采访。各大媒体竞相追逐的采访对象,是《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柴静和她的《看见》团队也向组委会递交了采访申请,但没被批准。原因之一,是因为《看见》是一个年轻的栏目,不如央视2套的《对话》品牌成熟,也不是《世界电影之旅》《第l0放映室》这样的专业电影栏目;二是因为这个节目的播出时长是40分钟,但卡梅隆方面只能提供30分钟的受访时间。
这两个理由十分充分合理,柴静团队也表示理解。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卡梅隆抵京的那天,柴静告诉我们:自从得知卡梅隆住在东方君悦酒店之后,他们就在该酒店的同一层开了一个房间,而且一开就是好几天,为的就是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点点采访卡梅隆的机会。?组委会深受感动。恰好在卡梅隆接受专访的前夜,原定专访他的另一家电视媒体自身出了一点儿意外,无法完成采访。这个难得的采访机会,就这么顺理成章地交给了柴静的团队。那天的采访非常顺利、愉快,卡梅隆最后破天荒地聊了50分钟,临走还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说:“今天这位女记者极其专业!”
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一天就可成就的。在“技巧”和“练习”之外,“名嘴”之所以成为“名嘴”,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性格中与生俱来的某些特质。比如自然流露的善良,比如永不放弃的坚持。
冒险是一种职业道德
冒险是一种职业道德我看了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之后,不得不为他这步冒险棋而叫好。卡梅隆天生不怕冒险,并非是他大可以回到生活的本原—一个卡车司机。拍摄《泰坦尼克号》时,他费用远超预算,投资者质疑他是否能把这影片拍完,要求压缩制作成本,卡梅
0评论2024-01-2449
善于放弃
拥有与放弃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拥有一些东西,必然要放弃另外一些东西,而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放弃是一种智慧。放弃眼前的小利益,你才能拥有明天的大收获,难道不是吗?著名电影导演卡梅隆就是一个懂得放弃的人。当年,他在电影圈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创作
0评论2024-01-2349
看谁更像海明威
“我是海明威!”卡梅隆是个公司小职员,薪水只够维持基本开销,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上有钱人的生活。这天,他看到一则新闻:第十九届“海明威模仿大赛”,将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与往年不同,今年是海明威诞辰一百周年,所以获胜者的奖金高达一百万美元。卡
0评论2024-01-2249
烘干受潮的心灵
1997年,《泰坦尼克号》荣登史上票房第一位的宝座。这让导演卡梅隆名震寰宇。沉寂数年后,卡梅隆携着《阿凡达》剧本卷土归来。道具、拍摄场地等万事俱备,唯一欠缺的是男主角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在卡梅隆看来,男一号的确立关乎着影片的成败与否。他
0评论2024-01-2058
独孤求败:从修理工到大导演
一个人拍出一部世界电影史上票房冠军的电影已是功成名就了,时隔13年之后,这个人又拍出了一部票房亚军电影,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被刷新,有可能超越曾经的冠军,而居于冠军之位。这个人就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两部电影分别是全球票房18亿美元的《泰坦尼克
0评论2024-01-2058
卡梅隆应对“穿帮”
卡梅隆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导演,人称“电影狂人”。他执导的《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两部电影,成就了好莱坞电影的票房传奇。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经典影片,里面仍然有“穿帮”境头。卡梅隆收到泰森博士的纠错信之后,一度很为难。纠错吧,片子已经在世界各地
0评论2024-01-2041
凯瑟琳·毕格罗:从“王”的女人到好莱坞“
2013年伊始,美国第70届金球奖公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感到诧异。人们把同情的目光射向了凯瑟琳·毕格罗。因为,早前的纽约影评人协会和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已经把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些重要奖项毫不吝啬地颁给了她和她执导的《刺杀本·拉登》,理所当然,
0评论2024-01-2041
卡梅隆的放弃
那一年,他在电影圈内尚是无名小卒,根本不被人所识,当时他创作了一部名叫《魔鬼终结者》的电影剧本,完成后就开始四处寻找能给自己机会导演剧本的制片人。或许是因为无名,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很多制片人相中了剧本,但拒绝由他当导演。面对此种窘境,他断
0评论2024-01-2049
卡梅隆:乘“泰坦尼克号”抵达“阿凡达”
《阿凡达》特技镜头史无前例毫无疑问,卡梅隆是一位特效先驱,而拥有3000个特效镜头的《阿凡达》则是其特效艺术的集大成之作。早在15年前,卡梅隆就已写好了80页的《阿凡达》剧本草稿。并将可能用到的特效技术一一列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等待和帮助
0评论2024-01-1861
心若在梦就在,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詹姆斯·卡梅隆是世界影坛最引人瞩目的导演之一,有趣的是,在陌生人眼里,他更像一个卡车司机。20世纪50年代,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奥兰多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电气工程师。也许是受父亲言传身教,他从小就在工程机械方面展示出非凡的
0评论2024-0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