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泰国第一富翁

2024-01-24 18:10720

泰国第一富翁

50年前,陈弼臣这个名字在泰国还不见经传,而今,已是无人不知。

陈弼臣原籍是中国广东潮阳,他的父亲在曼谷一个商业机构当一名普通职员。5岁的时候,陈弼臣被送回家乡上小学,后因家贫辍学。17岁时又去了曼谷,在那里当售货员,也干过厨师和搬运工,还担任过两家公司的职员。

陈弼臣工作踏实,任劳任怨,无论干什么都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经过4年自强不息的奋斗,终于从一家公司的一名秘书升任为这家公司的经理。以后,他又在几位朋友的帮助下,集资筹办了一家五金木材公司,并自任经理。

陈弼臣的巨大成功,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客观环境,但从根本上说,如果没有他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先进的经营策略,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他这人,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严酷的商业竞争中却摸索出一些经营之道。他懂得管理,知道该怎样指挥一个企业打胜仗。

陈弼臣为人宽厚、平和,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无论是对待下属还是对待客户,无论在他成功之前还是发迹以后,从没有丝毫骄横和傲慢。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和气生财”。

陈弼臣的次子陈有汉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位能够在逆境中进取的领导者。在分析盘谷银行20年来迅速发展的原因时,他说:“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尽力吸收优秀的有银行工作经验的人才。”陈弼臣善于物色人才,使用人才,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原则,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深知自己在银行业务知识方面的欠缺,所以,特别重视起用人才。他不仅亲自物色和网罗一大批学有所长的能人,还建立了研究与计划部门,这个部门是他的智囊团,为他制定重大的战略方针,避免竞争中的盲目性。

每位企业家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陈弼臣的经营哲学与众不同。他说:“开办银行是做生意,而不只是金融业务。我判断一笔生意是否可做时,只是观察这个顾客本人,他的过去和他的家庭情况。”盘谷银行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陈弼臣敏锐的目光、深邃的洞察力、捕捉时机以及预见未来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陈有汉还说:“盘谷银行的业务获得迅速发展,是因为我们有能力掌握各种机会发展国际业务……因为我们最先开始扩展国际业务,所以我们就占了便宜。”

西方金融界人士分析盘谷银行崛起的原因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曾经支配泰国等东南亚地区的洋商银行忽略了海外华人的经商能力。陈弼臣则抓住了这个机会,盘谷银行发展业务就是以东南亚各地的及香港的经济活动能力为基础,扶助他们发展国际贸易和各种工商业务。盘谷银行本身的业务也后来居上,超过了许多洋商银行,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

直至陈弼臣年逾古稀,他依然精力充沛,不仅参加每周两次的董事例会,而且每天要到总行督阵,亲自处理重要事务,就主要贷款和关键问题提出意见。他身边的亲信说:“关于银行每日财务变化的情况,陈弼臣了如指掌,他甚至比许多具体操作的员工了解得更清楚。”

据美联社报道描述:“陈弼臣,貌不惊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性情中人。他所拥有的巨大财富与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船王、地产王等富豪的资产不相上下。到1981年,盘谷银行的总资产已达58亿美元。”

泰国每年的出口贸易中有40%是盘谷银行资助的,此外,盘谷银行还经营泰国40%的大米贸易。

陈弼臣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海外华人,深知创业的艰难,更知道华人在国外的艰难,所以,他时刻不忘团结、帮助自己的同胞。早在创业之初,陈弼臣就经常帮助那些被外国大银行拒之门外的华裔商人,为他们解决资金和业务上的困难。有些身穿短裤、走投无路的小商人直接闯进他的办公室,陈弼臣并不因此而生气,却是满怀同情地接待他们,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在盘谷银行初建时,陈弼臣就与亚洲各地的华人商业团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今他已经跃身亚洲最大的富豪之列,可每个月还抽出两个周末赶赴东南亚各大城市和香港,与他的华人老朋友们洽谈业务。

美联社记者在一篇特稿中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这四十几个华人家族在海外华人中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在东南亚的一片赤贫土地上努力奋斗,网罗大众阶级,互相帮助,如同中国古代富族互相通婚一样。他们赚取了巨大的财富,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陈弼臣的后代都出生在泰国,受的是西方的高等教育。从表面上看,他们都越来越西方化和泰国化,但他们的血管里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有一颗中国心。提起祖籍,他们都以自己是中国人的后裔而感到自豪。

陈弼臣不仅是一位金融界的巨子,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当泰国被日本人占领时,他就一边做生意,一边支持、参与抗日,与东南亚华人社团保持联系。他对政治的关注也影响了下一代,他的次子陈有汉于1980年出任泰国副总理。

在他出任泰国副总理后,总裁的位置转交给他的弟弟。这位年轻的总裁在父兄的关心和栽培下,也具有相当出色的经济才能和敏锐的商业触角,在整个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情况下,他3年之中使盘谷银行的资产增加了20亿美元。

1982年,盘谷银行从曼谷古老的中国城狭窄的小街搬到了最繁华的商业大道上,这不仅意味着盘谷银行的蒸蒸日上,也象征着陈氏家族新一代领导核心的崛起。

陈氏企业不仅与东南亚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城市也都有他们的分支机构。陈弼臣是泰国金融机构涉足国外的一位先驱者,他敢于在国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50年代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海外银行,接着又在欧洲、美洲和亚洲设立分支机构,盘谷银行在这些地方不仅经营着五金、木材、食品等贸易,而且还有炼糖业和纺织业等。

目前,陈氏家族企业已经摆脱了一般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解决了继承和创新的问题。1975年在市场上公开发行股票,正朝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盘谷银行作为泰国的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经营着泰国近三分之一的信贷业务,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经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弼臣大获成功,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的事业,都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仅此而已。”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泰国青铜矛头之谜
青铜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青铜文明,学术界早已形成定论:它源于两河流域。然而,1974年在泰国出土的一支青铜矛头经检测竟是公元前3600年的文物!它不但大大早于中国,而且还比两河流域早600多年。如果这一点确实无误的话,那么人

0评论2024-01-2560

吴奇隆:创业之旅步步“精”心
玩乐是赚钱的前奏很长一段时间,吴奇隆从大众的视线里消失了,没有出唱片,没有导演请他拍戏,就连报纸也没有他的八卦新闻。对,他被新生代打败,死在了沙滩上。好在,吴奇隆看得开。那些日子,吴奇隆就去旅行。五大洲走遍,发现最喜欢的还是东南亚。索性在泰

0评论2024-01-2582

爱心造就女总理
英拉·西那瓦在1967年出生于泰国清迈市的一个商人家庭,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就是她的哥哥。英拉的父亲是一个勤奋的商人,英拉从小就受父亲影响,养成了勤奋劳作和刻苦努力的习惯。还是在读中学的时候,英拉就用自己赚来的钱开了一家小杂货店,而母亲就

0评论2024-01-2565

“领带大王”——曾宪梓
“领带大王”——曾宪梓财富档案他使金利来由家庭手工作坊变成了一枝独秀的名牌领带工业,以极其鲜明、充满活力的产品形象,将欧洲风味率先引进香港,成功地竖立起她独一无二的金漆招牌,其产品以独特的丰采,优秀的策划,轻而易举地走进男性的世界、占领男性

0评论2024-01-25106

泰国观象
到泰国旅游,有机会看到了一场大象表演,在头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那天我们去的是一个特大型的热带植物园。据导游介绍,该植物园是一位华人开办的。入园后,我们先看了一场泰国的民族风情表演。因未赶上时间,进得演出的场地,早已是座无虚席,且节目演

0评论2024-01-2476

只要简单的一试
只要简单的一试简单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一篇散文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家门前有一块形状丑陋的石头,石头有一半被埋没在泥地里,多少年了,人们对它毫不理会,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嫌它碍事,因为对他们来说那仅仅是一块丑陋的石头。直到有一天,一位天

0评论2024-01-2442

让人哭笑不得的正面思考
许多真实世界中的励志故事都是这样的:一个人从意外事件中活了过来,也许终究丧失了行动自如的能力,可是也看见了以前在无忧无虑时看不见的东西,仍然保持着一种乐观的态度,从而感谢这个磨难给他的机会。社会新闻里报道的口足画家、独臂蛙王的故事,都使我们

0评论2024-01-2345

要命的成见
近几年,泰国芭乐在台湾栽植成功,土生的芭乐就越来越少见。几乎是台湾水果的宿命,泰国芭乐很快就生产过剩,市场里一个芭乐卖五元,黄昏的时候卖到五元两个。对于喜欢吃芭乐的人真是好消息,但想到农人时,吃着芭乐也会有一些心酸。我有一位嗜吃芭乐的朋友,

0评论2024-01-2333

总理的老母亲
泰国的总理川立派八十六岁的老母亲川梅,是一个摆食品摊的小贩。她闲不住,虽然高龄了,还在曼谷的一家市场内摆摊卖虾仁豆腐、豆饼、面饼。她说:“儿子当了总理,那是儿子出息,与我摆摊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很喜欢摆摊,在这儿,能见到

0评论2024-01-2234

佛像的启示
1957年,由于泰国政府决定在曼谷市内兴建高速公路,位于路段上的某间寺庙因此被迫迁移,寺内的和尚只得将庙中的土造佛像放置到其他地点。这座佛像体积庞大,重量惊人,所以在搬运的过程中开始现出了裂缝,更糟的是,此时又下起滂沱大雨,寺内的大师为了不

0评论2024-01-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