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朱公的无奈——懂得分辨于自己是利还是弊

2024-01-24 17:39420

朱公的无奈——懂得分辨于自己是利还是弊

故事精粹

范蠡迁居陶地之后,自称陶朱公。朱公有三个儿子,他们完全不像自己的父亲。

有一年,老二因杀人罪被囚在楚国。朱公的妻子忧心如焚,整日哭哭啼啼,央求朱公搭救儿子。朱公无奈,只得设法托人求情。他吩咐小儿子说:“唉,杀人偿命是常理,不过千金之家的儿子不该死在法场……你去求求庄生吧,他是我的好朋友,多带些黄金,供他通关节之用……”

小儿子准备启程,老大却不答应。他与父亲争辩道:“我是长子,二弟有难,父亲不遣我去,而遣小弟,这是让人家说我不肖,我不如自杀……。”“唉,让小儿子去未必能救出老二,还是叫老大去吧,不然老二死活不知,先死了个老大,不是祸上加祸吗?”妻子也劝朱公。朱公没有办法,只得改遣老大。

朱公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大儿子,说:“老大,这封信是写给庄生的,你到那里先把黄金交给他,一切听他的安排,小心谨慎,千万不能与他争辩……唉,我不大放心呀!”“父亲勿虑,儿会见机行事……”老大收起黄金,自家先留下百两,然后将剩余的装入牛车,奔楚国而去。老大找到庄生,将黄金和书信交给他。庄生看罢信,叮嘱老大道:“这事交给我了,我会设法办妥。你立刻离开这里,万不可久留。你二弟放出后,你不要问是怎么出来的……记住!”

老大走后,庄生将朱公赠金保存起来,拿出自己的积蓄派人送给楚国贵人,以通关节。不久,庄生见到了楚王,说:“吾观星辰,将有灾星降楚……”

“何以免灾?”楚王急切地问。

“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好吧,寡人下令大赦天下……”楚王眉头舒展了。

楚国贵人得知大赦的消息,马上转告了老大,老大反问道:“何以知之?”

贵人说:“每次大赦之前,都是先封三钱之府,防备盗窃。昨晚君王已经下令将钱府封上了……”

老大惊喜万分,心想:“真是苍天保佑,楚王大赦,二弟必定释放,何必再花千金之财求助庄生?”他急奔城郊茅舍,找到庄生。“老大,你怎么还在城内?”庄生惊讶地问。“二弟没事了,楚王大赦天下,他一定会平安归家……所以不必再麻烦您了,那黄金我打算带回去……”老大眉飞色舞地说。“唉!”庄生惋惜地说,“黄金分文未动,你拿走吧……”庄生本是廉洁之士,闻名楚国,楚王与楚国大夫对他以师相敬。他本来不打算收下朱公黄金,准备事成之后全部送回。然而老大是个财迷,根本没想到这一层,连父亲的叮嘱也忘得一干二净。

老大复得黄金,暗自欢喜。庄生却气得浑身发抖。他马上面见楚王,禀告道:“臣听见路上行人皆言富豪陶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重金贿赂大王左右,大王岂能为朱公子而大赦?” 楚王勃然大怒:“寡人虽不德,岂可以朱公之子而施惠乎!”于是下令先杀了朱公儿子,再大赦天下。

老大把二弟的棺柩带回了家。亲人和乡邻十分哀伤。只有朱公仰天大笑:“我早已断定你这次去楚国必会害了老二,不是你不救二弟,而是你太爱钱财。这不怪你,你从小跟我一起,知道钱财来之不易、生计艰难……而你三弟生在富家,不吝惜金钱,所以我叫他去……算了,莫要悲伤,这一切全是合乎事理的!”

智慧点拨

范蠡是久经商海的人,他知道酷爱钱财的人往往办不成什么大事,而那些善于在关键时刻挥金似土的人往往能成大事。他深知自己的大儿子惜钱如命,哪里会救出二儿子呢?然而最蠢的还是他的大儿子,在身处有利环境中的时候不知道优势来源于哪里,反而自己破坏了这些有利条件,结果让自己处于不利之中。

投资时也要注意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一时赚取了钱财,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赚钱。不要认为完全是自己的手段高明,而要看是不是沾了别人的光。如果你分辨不出究竟是为何获得了高额回报,那就不要轻举妄动。有句话说得好:稀里糊涂赚钱的人,也会稀里糊涂地赔钱。因为,你看不清投资环境中,哪些条件是有利的,哪些条件是不利的。也许你获得回报只是因为一时运气好,可是别忘了好运气总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直都有好运气。所以如果你一时幸运赚了钱,千万别认为自己就有了点石成金的本领,幻想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你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尤其是在赚钱的时候。分清局势的利弊,如果局势对你有利,你应该顺应局势,不要刻意破坏原本有利的局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0评论2024-01-2583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

0评论2024-01-2582

妒杀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老和尚把两个小和尚抚养长大。两个小和尚就每天缠着老和尚问自己的身世,老和尚就说了……“我化斋来到一个小村子里,只见遍地是尸体,到处是燃烧的房子。我在不同的地方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他死去的父母

0评论2024-01-2594

楚宣王的烦恼
1.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国力强盛起来,楚将昭奚恤由于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权势越来越大。2.楚宣王听说大臣们都争相去讨好昭奚恤,其他诸侯国也只害怕昭奚恤,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让他感到闷闷不乐。3.一天上朝时,楚宣王问大臣们:“寡人听说北方的国

0评论2024-01-2592

“红颜祸水”到底是指历史哪位绝色美人?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

0评论2024-01-2573

御膳房的“阴谋”
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16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几千块钱的样子。钱数虽然听着不大,但落实到猪肉、香油上面,那数目听了就让人倒胃口。这些钱要是买成双头鲍之类的东西,列成菜单就会让人看着舒服得多。这个情况到了清朝,也没有发生

0评论2024-01-2578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的“连横”。这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块心病,他千方百计想破坏齐、楚两国

0评论2024-01-2589

一张告示解难题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两边的万顷农田,可谓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致使水流无

0评论2024-01-2558

楚汉大战前夜项伯为什么泄密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

0评论2024-01-2561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

0评论2024-01-2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