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2024-01-24 17:36630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作者:杨达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当时的《九华周刊》上看到过对他的专题报道,知道他是一个求学海外的盲人留学生。而得知他已是学成归来的亚洲唯一盲人医学博士,则是在此次残联组织的报告会上。中等的身材,匀称而壮实的体形,色调明朗的着装,映衬着白净的肤色,整体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文气。特别是那颗头颅,浑圆而饱满,面颊丰腴,庭宇开阔,属于常见的智慧型,或是骨相学所谓的福相。如果不是那副墨镜和那根盲杖的“告密”,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达官或贵人。呵呵,开个玩笑。

说来有缘,两天半的报告会上,我俩都是比邻而坐。车上与会后,也有过几次随意性的交谈。原认为盲人因目无所视会养成好静之性,但他的健谈颠覆了我的认知。他喜欢交流,而且很主动,对问题或事物的表述与阐释力求明白,特别是对地名与方位,还有许多的哪怕只有短暂交流的人,他都记得很清晰。由此可见他卓越的空间感与记忆力。这也许是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与艰辛的学习生涯所训练出来的一种异能吧。

以上是我对他的一点粗浅的印象。说实话,听他的报告,尽管几乎每场谈及他的苦楚,特别是说到他的母亲,他都会泣不成声,或哽咽难言,台下也有人拭泪,但我并没有多少的触动。对于苦难与辛酸的感受,我们都已曾经沧海,心似乎早已叠痂成茧。再说,在黑暗中生活了近三十年的过程,能用三十分钟的演讲道尽其中的悲情沧桑吗?

所以,如果他不赠我他的那本自传,我不能说,我对他有什么了解。因为了解不同于印象。了解是一种深度的认识,那是需要用心去体认,去交融,去共振。

我是用今天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逆境》。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过这样投入的阅读了。尽管我不赞同《逆境》这个书名——因为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个生命都是顺流而下的,命运也为每一个生命都设置了或大或小的障碍,也许我们这些特殊的个体“偏得”的多些,重些,所以我觉得这个书名缺乏了一种个性,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有的,甚至独一的,何况还是自传。——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在阅读过程中以及读完之后那来自心底的震动。

是的,震动,因为我听到了一颗心灵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我看到一双没有一丝光感的眼睛,是怎样在黑暗中“看了”光明。

一个后天的盲人与一个先天的盲人在痛苦的感受上是大有不同的,只在于他(她)曾经看见。是的,他看见过这个世间的光色与形物,他看见过自己挚爱的亲人,他看见过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从这张通知书上振翅起飞的远大的理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不可预知的日子里,像他七岁时猝然离世的父亲那样,在他的眼前突然消失了,就像一个舞台演员,正表演得兴致勃勃,突然间所有的灯光消失,场景消失,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惧?我是没有体会。我也相信所有没有相同“身受”的人是无法与之“感同”的。从此,脚下的路与心中的路一片浩茫。不走了吗?人生到此就停步了吗?可腿脚还是有力的,心,还在跳动。可路在哪里?路,在哪里?能走不走的生命,形同坟墓;想走却走投无路的生命,无异囚徒。他被命运抛置在一个不着边际的盲点之上。

然而终究要感恩上天。他因一个“必然”的理由为我们关上一道门,同时,也用一个“偶然”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上天仁慈的明证。而一切怨天之言尤人之气,不过暴露了人性的狭隘与愚昧。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不应遭受不幸,正如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一定得到幸福。何况,没有了“不幸”的比照,“幸福”将如何定义并存在?

而他的那扇“窗”是这样“偶然”开启的:他的一个朋友从广播电台听到美国海德里盲校在中国福州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正是这一个“偶然”,使他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仅三天的时间掌握了认读汉、英盲文的方法,进而学会了从手工锥刺到机器打字的盲文书写。这其中的含辛茹苦在这里可以忽略不写,我想说的是,当他的手指触摸到盲文的第一个凸点时,他就已经触到了一个崭新而辽阔的世界。从此,他的人生正是从这第一个凸点出发,跨出国门,东渡扶桑,西达美洲,从日本盲校走进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美国帕默整脊大学,当他再走出这所学校时,已是另一重身份——亚洲第一位盲人医学博士。

即便是宦富子弟,有着强大的人脉和财富支撑,做出这样的成就已属不易,何况他出身贫寒,仅凭着一种信念,“盲目”地深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异国他邦,除了对自身各种能力的坚定自信,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世界很多慈善机构与人士对他的各种襄助)而撑起这份自信,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一个生命的枯朽与蓬勃,沉落与升华,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除了道德的基准,我想也是由此为测度吧。

而这一点,正是我所感动的。相对于他所获得的那些荣誉,这才是一个生命本质的体现与价值,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对人类精神的伟大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称他为盲人,他用一双布满血痂的手指,触摸到生命的质地,从而洞亮了命运的盲点,看到了“光”——照亮了他生命的“创世”之“光”!

于是,正如他的名字——李雁雁所昭示的,他在飞翔,向着光明飞翔!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萧煌奇:有比看不见更困难的事吗
“哎,左边那个蓝衣服的女生,你要点什么歌?”萧煌奇站在演唱会的舞台上,假装看得见。台下笑成一片。闭上眼睛听,他是个充满魅力的人,爱笑,声音质地密实,没事洗刷下自己,不动声色地替大家解了围——跟残障人士在一起,坐立不安的往往是我们。可还是能看

0评论2024-01-2574

吴晶:你的优秀让人吃惊
人的一生中,最为辉煌的并不是功成名就的那一刻,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和对未来辉煌期盼的那些日子。罩在她身上的光环很多。她先后在全国残运会、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和亚洲青少年残运会等重大体育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作为种子选手参加雅典残奥会

0评论2024-01-2574

为黑暗的人生“调”出一派光明
一天晚上,蔡琼卉对父母说:“爸、妈,我想去学校上学读书!”2003年秋天,蔡父蔡母送蔡琼卉到浙江省盲人学校学习。除了教文化课程外,盲校还开设了学生兴趣课堂。蔡琼卉从小喜欢音乐,她选择了学习弹奏钢琴。有一次上钢琴课,老师弹奏钢琴,音色晦滞,声

0评论2024-01-2469

远离穷养老婆的男人
1公司新来了一个项目经理胡经理,工作能力很强,工作效率也很高,试用期3个月,他却并未通过。出于好奇,我偷偷向HR王姐打听公司为什么辞退那个新来的项目经理,论学历、员工管理、工作能力等,他算是一流的。王姐高深莫测地说了一句话,企业用人最看重的

0评论2024-01-2466

盲人种花
盲人种花生活是否灰暗,取决于你的心是否有亮色。有一个人,7岁时生了一场大病双目失明,不久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他无依无靠长大,饮食起居都极困难。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在阳台上种满了各种泼泼辣辣的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种各样的花草,且以全部的心血

0评论2024-01-2442

空白遗嘱
空白遗嘱盲探麦克·卡洛斯听说他的朋友盲人艾德遇到了车祸,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医院。进了病房,艾德的夫人卡琳娜悄悄地告诉他:“艾德伤势严重,除了右手,其他地方都不能动弹。现在头脑很清醒。”“是麦克·卡洛斯吗?”艾德似乎听到了什么。“是我!艾德。你

0评论2024-01-2441

盲人与绑架者
盲人与绑架者史密斯是一家公司的老板,12年前,他5岁的儿子乔治在玩耍时不慎刺伤了眼睛,导致双目失明。为了让乔治能够自立,史密斯把他送到位于纽约、美国最好的盲人学校。5年前,他的妻子又为他生了个女儿,取名叫伊芙尔。可是,伊芙尔从小就被诊断患有

0评论2024-01-2437

盲人按摩师叶志明的故事
盲人按摩师叶志明的《为民服务盲人按摩店》座落在小镇农贸市场后街,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宁静温馨,非常适宜患者前来就诊。今天是小镇的赶集日子,也是盲人按摩师叶志明的《为民服务盲人按摩店》开张的大喜日子。一大早,小镇农贸市场热闹非凡,各种新鲜的蔬

0评论2024-01-24105

听周云蓬唱歌,从来不轻松
“周云蓬是谁?”他是一个戴着墨镜、背着吉他游历的盲人歌手。他看不见,但比正常人更能敏锐地感受这个社会;他是个歌手,但他更像一个忧患的说唱艺人,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这个社会的现实关注。也有人说,周云蓬算不上一个纯粹意义上的歌手,他更像一个特殊的

0评论2024-01-2456

盲人点灯
盲人点灯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

0评论2024-01-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