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退多久
作者:孙凤山
不是每件事都能退一步,甚至几步,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这个“退”字。
好莱坞的灯火就是不一样。风裹挟着碎雨,把一溜灯火拉弯,拉出沉闷的翅膀。此刻,踩着湿漉漉的影子,没有人知道李连杰的心思。凝视着灯火,初入好莱坞的李连杰无语。经纪人终于忍不住向李连杰发问:你还能退多久?
这是忿忿不平?这是走向推测?不,这更像是一句大蛆的诘问,沉重和无奈啊!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视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初涉好莱坞,冷落到无人问津的地步,没有一家电影公司和投资人请他出演,更不用说碰壁了。这是李连杰和他的团队没有想到的,足可以挫伤甚至摧毁一个人的自尊心。李连杰退一步想,再等等,或许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肯定会有转机的,现在还不用讲越王勾践的故事,他毕竟坚信自己的实力和演技。
机会来了。一家电视公司请他出演一个反派角色。片酬低到出乎他的想象:100万美元。奚落?蔑视?不屑?立即接活无异于把自己放在“三流”的档位,可此行目的就是闯入好莱坞啊!好莱坞不相信“三思”,更不相信眼泪!就在李连杰犹豫时,对方已把片酬降到了75万美元。再退一步吧,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或许进入角色后,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对方会出高价继续合作的。李连杰看出了经纪人、律师和包装人员不解的神情,给他们讲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留美计算机博士,找工作到处碰壁。思前想后,博士收起所有证明。当以“最低身份”求职时,被一家公司录用为程序输入员,无异于“高射炮打蚊子”,工作一丝不苟。不久,老板发现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非一般人所能。这时博士亮出学士证,老板给他换了对口的岗位。过了一段时间,老板发现他提出的建议都与很大价值,远比别人高明。这时,博士又亮出了硕士证,老板又提升了他。再过一段时间,老板觉得他才智过人,此时他才拿出博士证,老板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听完故事,经纪人明白李连杰退三步的真正用意。
可当李连杰去接活的时候,对方又把片酬降到了50万美元。这就是他在好莱坞拍的第一步影片《致命武器4》。然而,实力、演技和人品为李连杰完全打开了好莱坞大门,第二部片酬陡然涨到1700万美元!现在的好莱坞周薪都1000万美元以上,还请不到他哟!谈到此,李连杰莞尔一笑,打了个有趣的比喻:人幼法国政论家、哲学家马伯利竞选国家研究院院士,马伯利坚决不肯。他说:“如果我真当选了院士,人们就会说,‘哼,他怎么当选院士了,一定是……’,但我宁愿让人们说,‘他应当是院士’。”难道这样的退却不是跨越式的前进?!策略的退却不是懦弱和无能,实际上是为了最终更加稳健的前进。
君子之心,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以退为进,暂退一点又何妨?退却也是前进的阶梯,能忍受一步步的退却,还怕不能大踏前进吗?
懂得“放弃”才能“拥有”
施瓦辛格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每一个行业取得成功后,都会自动退位让贤。别人问为什么?他说,花无百日红,更重要一点他懂得“放弃”的奥妙。在当选州长后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怀疑施瓦辛格的能力,认为他充其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会演戏的家伙
0评论2024-01-2561
一切困难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位记者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这位记者在采访我之前肯定没做过认真的准备。首先,我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朋友中我有个外号,叫“死过一百次的生还者”。在我很小的时候
0评论2024-01-2570
一切困难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强大
好像是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一个记者曾经问过我一个很好玩的问题:“李连杰,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也可以理解,问这个问题的人估计从来都只是在电影中了解我,觉得我就是电影中那些硬汉,身怀绝技,从精神到肉体都是天生的强大,
0评论2024-01-2578
到处撒种的霍华·休士
在此以前,我们所询问过的人,多数都是专家,每一个人都是主要的靠一种行业,或是单一性质的冒险而致富。他们虽然可能在其生命中的不同时刻徜徉到其他领域,但每个人仍是不断地被拉回他那个主要行业——那个他认为他懂得最多的行业,那个他感到最有信心的行业
0评论2024-01-2479
戛然而止
权威杂志上评选出了十大香水师。对于让皮埃尔而言,他不用看也清楚的知道自己没有入选。巴黎已经不再是那个崇拜贤达的巴黎,他知道它已经沦落到和西西里岛或者上海一样,成为了表面化的泡沫般浮夸的巴黎。皮埃尔的调香技术绝不比他们差,但是他的相貌却带有瑕
0评论2024-01-2473
重启人生的另一扇门
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年轻人在纽约市贫民区医院出生,医生误用助产钳助产,造成他左脸颊肌肉瘫痪,并口齿不清。童年时他的父母离婚,少年时他多次辍学,成年时他生活的来源是打零工:在动物园清洗狮子笼,送比萨饼,帮助别人
0评论2024-01-2473
聪慧的人是永远的赢家
聪慧的人是永远的赢家越战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都是一场恶梦。尽管不愿意想起,但是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悲痛和哀伤却时不时地跳出来蜇得人生疼。除了当时参加越战的战士以及他们的家属,还有更多的人对越战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忆犹新。在好莱坞的吉尼斯纪录上就记
0评论2024-01-2467
不留遗憾
1930年秋天,美国演员普特·奥博如恩在纽约的剧场里参加一部名叫《努力,努力》的话剧首次演出。这部话剧其中有一场是询问某件事情的场面。这一场一开始的剧情,是奥博如恩饰演的角色和两个怒气冲冲的人争执不休的场景,这两个人一个是通过电话和奥博如恩
0评论2024-01-2437
拍卖师的智慧
拍卖师的智慧卡塞尔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拍卖师。有一次,拍卖行受好莱坞的委托,举行一次募捐晚会,为越战中的将士募捐。当时美国国内民众厌战情绪强烈,没有人愿意担任这次募捐晚会的拍卖师,也没有商人愿意来凑热闹。最后,卡塞尔表示愿意一试。当时的晚会
0评论2024-01-2439
“补镜头”的帅富少年
“补镜头”的帅富少年出生于弗吉利亚雷斯顿的乔治·霍兰德,上高一时,15岁的他就承当了校电视台一档王牌栏目的策划与拍摄工作,访谈美国一些成功的知名人士,请他们对青少年提些有关成长和进步的经验和建议。一次,霍兰德去好莱坞采访布拉德·皮特,但在回
0评论2024-01-2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