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香炉

2024-01-24 15:24500

香炉

相传,爷爷的爷爷靠了它的香火才得了爷爷的父亲,爷爷的父亲也靠了这香火才得了爷爷……这话真实性如何,我不敢妄说。但据说当年爷爷确实靠了这尊香炉,整日虔诚地对着娘娘的神位香火不断,才得以在奶奶生了三三得九个黄毛丫头之后,终于有了能为罗家续“香火”的父亲。

听说我们镇子过小日本那年,爷爷丢下家中的细软不顾,只带了这尊香炉和家眷,慌不择路,翻墙打旮旯地躲进了野外的高粱地里。结果,家中的一应什物被操他娘的小日本砸的砸了,抢的抢了;砸不掉抢不走的,给一把火烧了。唯有这尊香炉因得了爷爷的厚爱,幸存了下来。

香炉存了下来,但爷爷不久却归了西。听说爷爷临死之前把父亲叫来身边,说啥没有都中,不能没有香炉,香炉是咱家的根。父亲对此深信不疑。

我和哥哥小的时候,只要提起这尊香炉,父亲便会乐此不疲地讲起他的那个不知讲过多少遍的故事。那故事我和哥哥都能背下来了,不过是父亲如何如何参加过解放军攻打邓县(在河南省)的担架队。那次,父亲如何如何地中了流弹,但又如何如何大难不死。究其原因,是当时奶奶和母亲一直用这尊香炉为父亲烧香祷告的缘故。

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立四新,父亲誓死保卫这尊香炉,结果,香炉没破掉,却破掉了父亲的一条腿。父亲这次又大难不死,是母亲晚上躲进地窖里,用这尊香炉为父亲焚香保佑……

今年,我回到离别十多年的老家探亲,家中的巨变使我欣喜万分。展现在我眼前的,再不是十几年前的那座三间破土屋,高洒洒的两层小洋楼与左邻右舍的楼房争奇斗胜。年迈的母亲似乎也越活越年轻了。乐中不足的是,我哥哥去南方跑生意没能在家。我这次探亲假时间短,恐怕兄弟之间,这次就难以相见了。

到了晚上,母亲和嫂子在中堂的神像前摆开香案,放上那尊香炉,十分虔诚地为哥哥上香保佑平安,祝愿发财。开始我还感到好笑,但母亲却一本正经地说:

“你笑?那年你考学,不是妈为你烧香拜佛,你能考中?这几年,你哥哥每每外出跑买卖,能够平安发财,使咱家的日子过到这个份儿上,还不全托这香炉的福?”说到这儿,母亲叹了口气,“可怜你爹早去了几年,没能享上这份儿清福啊……”

为了不使母亲过分地伤心,我和嫂子便用话头赶紧岔开了母亲。

我在家的每天晚上,母亲和嫂子便都要摆开香案,焚香叩首一番。这几乎成了她们生活的一部分。

说来也巧,在我临走的这天晚上,哥哥平安地回来了。不用说,又发了一大笔财。哥哥非要我再住两天,并要带我到南方转一圈。我说不行,端人家碗,受人家管;再说,假期已到。哥哥就说我们拿工资的人可怜,不自由不说,重要的是不会大把大把地挣钱,大把大把地花钱。说来说去,我又提到香炉的事。我问哥哥信不信这东西,他摊开两手作无可奈何状地说:

“咋说呢?这年头都信这个。咱镇上,几乎家家有香炉,天天有香火。不由你不信。”最后他又补充说,“‘老人头’赚得越多的人,越信!”

这天晚上,我失眠了。脑海里翻腾着各种各样关于香炉的问题,但没有一个能找到圆满的答案。

第二天,哥哥把我送上车。坐在车上,从窗口望着渐渐远去的镇子,我在想:母亲此刻一准在那尊香炉前为我的远行焚香祈祷,愿神灵保佑我一路平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古董买卖
收古董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眼力,同时也要靠运气。当然了,好的眼力是从失败中提取地。收古董能一夜暴富,所以热衷于此行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是古董贩子,只是对古董有一种特殊情怀。工作之余,逛一下古玩市场地摊,是一种乐趣。有时碰上心上的物件,价钱不超百元

0评论2024-01-2257

仁义无敌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关仁义的员外,他人如其名,待人特别仁义,村里人几乎都受过他的恩惠。这一年隆冬,关仁义从外地收账回来,走到一个叫香炉山的地方,忽见悬崖边一棵树上挂着一个人,关仁义忙把那人救了下来,带回家中。那人醒来后说,自己是走单帮的商人,

0评论2024-01-2146

给妈订桌年夜饭
水龙镇的郑八斤十年前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带着老婆孩子到市里开了家小饭馆。起初,只有七八条凳,几十只碗,可郑八斤为人精明,一来二去,几年的工夫,就将一个小饭馆变成了三层楼的盘龙酒店。如今,盘龙酒店在市里是隔窗吹喇叭——鸣

0评论2024-01-1937

荒年识人
民国初年,湘南蝗虫肆虐,粮食歉收,殷天引一家在镇上最先断了粮,一家人不得不吃起草根树皮。 这天晌午,一顶软轿停在殷家门口,从软轿里下来的是殷天引的一个好朋友王扬。 王扬一边叫着“殷兄”一边走进屋去,殷天引听到叫声,赶

0评论2024-01-1968

西湖民间传说故事:石香炉
有一年,山东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来拜师傅的便把门槛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留下来做徒弟。鲁班哥妹的手艺巧极了,真是鬼

0评论2024-01-1952

爱的接力
那一年,她15岁,考进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这在历年难出一个高中生的村里引起了轰动,全村人都为她感到自豪。但从父亲狠命抽烟的动作上和母亲苦涩的笑容中,她清楚地知道,家里继续供她上学会有多难。穷,是的,家里太穷了,穷得连一块手表也买不起。带着一种

0评论2024-01-1885

“三潭印月”的来历
有一年,山东的巧匠鲁班,带着他的小妹,到杭州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两间铺面,挂出“山东鲁氏,铁木石作”的招牌。招牌刚刚挂出,上门来拜师傅的便把门槛都踏断了、鲁班挑挑拣拣,把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收留下来做徒弟。

0评论2024-01-1857

一事无成的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当了省郎的官,因官运不怎么亨通,不管做甚么事情,往往都不 如他的心意,所以时时出去,想藉游玩散散心。有一天,他到了京国寺,游倦了,就寄宿在 寺里。晚上做了一个梦;他梦中走到一处岩石下,碰到一位老和尚;在老和尚的面前,有一

0评论2024-01-1871

正月初八祭星君
正月初八,是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祭星君的日子。根据古老的传统,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会在庙宇中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以表达对星君的崇敬和感恩之情。星君,又被人们称之为北斗星君,是宇宙中的领导者,被认为是众多星宿的主宰。在古人眼中,星君是天

0评论2024-01-1739

石香炉
石香炉在古老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年轻的木匠叫李明。李明是这个村子里最出色的木匠,他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使他备受村民们的赞赏。然而,李明并不满足于只是做木工,他对艺术更感兴趣。有一天,他听说了一个传说,那就是关于一种神奇的石香炉。据说

0评论2024-01-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