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僧孺是唐朝的才子,他入京赶考时,举子们都千方百计地拜访名流,打通关系,但他却躲在旅店里读书,从不去托熟人拉关系,更不去巴结贿赂考官。
当时的大文豪韩愈求贤若渴,来他府上拜见的举子们像走马灯似的。有一天,韩愈问学生皇甫湜:“牛僧孺托人了没有?”皇甫湜说:“牛僧孺恃才傲物,他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
韩愈说:“牛僧孺学识过人,又有如此风骨,正是栋梁之材,我不忍心让他埋没啊!”
皇甫湜说:“可是,他不愿见您,难道您还屈尊见他?”韩愈笑道:“为国荐才,何谈委屈?你现在去旅店找他,让他明天早上离开旅店半日,但不要说我见他!”
第二天早上,韩愈和皇甫湜一起来到旅店。店老板告诉他们,牛僧孺一早就出去了,不知何時回来。韩愈便向店老板索来纸笔,大笔一挥,写下了“韩愈、皇甫湜同访牛僧孺未遇”十多个大字,贴在门房上,然后转身离去。
皇甫湜不解,韩愈笑了笑说:“这样做,既不使牛僧孺感觉丢了面子,又能让别人知晓,连我这老学究亲自拜访他,他都不愿见。”皇甫湜听后不禁肃然起敬。
一个善于处世的聪明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减少尴尬。
韩愈反对迎佛骨
韩愈反对迎佛骨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韩愈是唐朝一位杰出
0评论2024-01-2555
欧阳修改革文风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
0评论2024-01-2570
叩齿三下
韩愈被贬到潮州当刺史时,耳闻此地有一大颠禅师,精通佛理,道行道深。他决定去拜见这位禅师。 一天,韩愈前来拜访大颠禅师,小和尚把他带到打禅定坐的大师面前。他开口问道:请问大师,春秋多少?只见大师一手拈着念珠,另一手叩齿三下,没有回答。
0评论2024-01-2046
古代避讳的故事:李贺犯讳 晋进风波
全国叫“国庆”的人无计其数。姓名相同,如今是常见的事,并没什么是非,可在古时,姓名“相同”,会遇上一些意想不到的事非。如果与帝王的姓名相同,那怕是同一个字,或是一个字同音,都是不许可的,往往会受帝王讳名之祸。《容斋随笔·帝王讳名》中曰:“帝
0评论2024-01-19100
一发千钧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
0评论2024-01-1961
呕心沥血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虽然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为
0评论2024-01-1854
伤风败俗的故事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释义“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常用于谴责不正当的行为。 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
0评论2024-01-1863
一发千钧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
0评论2024-01-1857
千钧一发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
0评论2024-01-1857
海角天涯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中叶时的伟大文学家。他两岁时就死了父亲,不久他的母亲又死去。幼时依靠他哥哥韩会和嫂嫂郑夫人过活。韩会有一个嗣子(韩愈次兄介之子,出继与长兄为嗣)叫老成,排行十二,所以小名叫十二郎,年纪比韩愈小一点。后来韩会四十二岁的
0评论2024-01-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