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把握时机最重要

2024-01-24 14:51470

夫概是春秋时期吴王阖闾的弟弟,英勇善战,足智多谋。

春秋后期,楚国作为一个大国,迫害忠良,欺凌小国,致使伍子胥等人才流失,树敌颇多,吴王阖闾、蔡昭候与唐成公达成协议,共同攻楚。

公元506年,楚国围攻吴国的归附国蔡国,蔡国在危急中向吴国求救,吴国以“兴师救蔡”为名,由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任命夫概为先锋,率3万水陆之师,准备攻打楚国。

战前,夫概对阖闾说:“楚国掌权者囊瓦不仁不义,楚军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他卖命,我们主动出击,楚军必然溃逃,我军主力随后追击,必获全胜。”可阖闾考虑到楚国毕竟是大国,兵力雄厚,不同意主动出击。夫概失望地回营,召集自己部属,下令主动出击。部属害怕吴王怪罪,劝他三思而后行。夫概说:“战机已经摆在眼前,既然事有可为,为臣子的就应见机行事,不必等待命令,现在我要发动进攻,拼死也要打败楚军,攻入郢都。”于是夫概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

吴王阖闾见夫概突击得手,遂率领主力部队投入战斗,楚军战士本就无心战争,很快便土崩瓦解,节节败退。夫概率兵乘胜追击,到清发河边,远远就看到楚军士兵正在河边收集船只,准备逃往对岸。

追上了楚軍,吴军官兵都很兴奋,立马要奔过去抢夺楚军船只,想在这岸消灭楚军。

这时,夫概制止了官兵们的行动,下令撤退二十里,静观楚军行动。

一“令”激起千层浪,军营里立即炸开了锅。对于夫概的做法,大家都不理解,将士们都认为兵贵神速,应该立即发动攻击。甚至有人认为夫概是不是与敌军私通,故意放走楚军。眼看军心不稳,一批将领直接冲入夫概宫帐责问他:“将军为何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消灭楚军?”

夫概皱眉看着一群将领们,威严地说:“古书上说‘困兽犹斗’,更何况人呢?现在的楚军除了渡河,已无退路,如果我们现在去抢夺船只,他们必定会拼死抵抗,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可如果我们现在不攻击,等他们过了河,我们岂不是还得渡河去追击,还得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有人继续追问。

夫概说:“打仗要把握时机。记得宋襄公和楚国战于泓水的时候,司马子鱼就曾提议在楚军渡河一半的时候,进行攻击,但宋襄公没有采纳子鱼的建议,让楚军顺利渡河,最终被楚国打败。现在我们所处的形势类似,虽然我们强攻也有取胜的可能,可如果我们能用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岂不更好?”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依我之见,不如等楚军半数渡过河之后,再拦腰击断他们。这样一来,已经过了河的正暗自庆幸逃了活命,没过河的一定没命似的争抢着渡河,谁还有心思出力打仗呢!我们定能稳操胜券。”夫概答道。

众将领听后,心悦臣服,更加佩服夫概了。

于是,吴军故意撤退二十里,在那儿驻足静待,等到楚军渡河还不到一半的时候,吴军一起掩杀过去,楚军大败,吴军攻入楚国都城郢,逐步走向强大。

这场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夫概两次把握时机的重要决定,无论是“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擅自出兵,还是“渡半而击”的攻敌智慧,都告诉我们,把握时机最重要。在现在的和平年代,虽然没有充满硝烟的敌我战争,但竞争却无处不在。在这瞬息万变的社会里,我们经常需要做决定、拿主意,这时,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时机,方能事半功倍。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信陵君救赵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音bǐ)率兵救赵国。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釐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釐王被吓唬住了,

0评论2024-01-2589

秦王灭六国
秦王政杀了荆轲,当下就命令大将王翦加紧攻打燕国。燕太子丹带着兵马抵抗,哪里是秦军对手,马上给秦军打得稀里哗啦。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到辽东。秦王政又派兵追击,非把太子丹拿住不肯罢休。燕王喜逼得没有办法,只好杀了太子丹,向秦国谢罪求和。秦王政又向尉

0评论2024-01-2583

妒杀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两个小和尚。老和尚把两个小和尚抚养长大。两个小和尚就每天缠着老和尚问自己的身世,老和尚就说了……“我化斋来到一个小村子里,只见遍地是尸体,到处是燃烧的房子。我在不同的地方看见两个小孩子在他死去的父母

0评论2024-01-2598

楚宣王的烦恼
1.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国力强盛起来,楚将昭奚恤由于多次立下赫赫战功,权势越来越大。2.楚宣王听说大臣们都争相去讨好昭奚恤,其他诸侯国也只害怕昭奚恤,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让他感到闷闷不乐。3.一天上朝时,楚宣王问大臣们:“寡人听说北方的国

0评论2024-01-2594

“红颜祸水”到底是指历史哪位绝色美人?
一位绝色美女使三个国家兵祸相接,其中两个国家分崩离析。尽管有人称她为“祸水”,后世却始终把她当作主宰桃花的神仙祭拜。这个女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息夫人,又称“桃花夫人”。祸起萧墙皆为妫息夫人原名陈妫,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女儿。息夫人目如秋水,面

0评论2024-01-2575

御膳房的“阴谋”
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16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大约是几千块钱的样子。钱数虽然听着不大,但落实到猪肉、香油上面,那数目听了就让人倒胃口。这些钱要是买成双头鲍之类的东西,列成菜单就会让人看着舒服得多。这个情况到了清朝,也没有发生

0评论2024-01-2583

张仪瓦解齐楚联盟
苏秦游说六国,采用合纵战略,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强大的秦国。张仪则帮着秦国到各国游说,要这些国家与秦国联合攻击别国,叫“连横”。六国中,齐国和楚国比较强大,两国结成同盟,对付秦国的“连横”。这成了秦惠文王的一块心病,他千方百计想破坏齐、楚两国

0评论2024-01-2590

一张告示解难题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水渠。这条水渠又宽又长,足以灌溉沿渠两边的万顷农田,可谓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可是一到天旱的时侯,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有的甚至还把农作物种到了堤中央,致使水流无

0评论2024-01-2560

楚汉大战前夜项伯为什么泄密
“鸿门宴”是千百年来人们谈到楚汉之争时,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每当谈到这段往事时,项伯总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说他“奸”者有之,说他“忠”者也不乏其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项伯在项羽决定攻打刘邦的前夜,将消息泄露给了刘邦,并在“鸿门宴”

0评论2024-01-2561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见齐国发生内乱,就通知各国诸侯,请他们共同护送公子昭到齐国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的号召力不大,多数诸侯把宋国的通知搁在一边,只有三个小国带了点人马前来。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