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唐太宗巧治贪官

2024-01-24 14:47550

对官员腐败,唐太宗李世民曾采取过一种奇葩的处置方法——“颠罚为奖”,对那些受贿的贪官进行“公然奖励”:你贪什么,就奖你什么;你贪多少,就奖你多少,而且当场在金銮殿上“兑现”,让贪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奖品背回去。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就曾接受过这样的“奖励”。

一日,长孙顺德正与爱妾花园赏花。有家丁通报,说一个叫郑卫的同乡前来拜会。听说是老乡来找自己,长孙顺德很是高兴。郑卫进来,身后的随从奉上见面礼:数百匹绫罗绸缎。长孙顺德一见这些礼物,脸立刻沉了下来,猜到来人必定是有事想让自己帮忙。郑卫可是个聪明人,见面之后,只字不提帮忙之事,只说这些绸缎是自家所产,想让长孙大人为自己宣传下,到时候再拿走。

郑卫刚走,身旁的爱妾就把那些绸缎披在身上比划着,爱不释手。长孙顺德心知肚明,知道这东西郑卫是不会再拿走的了,架不住爱妾的撒娇使性,顺手就把绸缎赏给了爱妾,让她拿去做衣服。

过了几日,郑卫又来拜访。这次不等郑卫开口,长孙顺德就主动询问有何需要帮忙的。郑卫正中下怀,立刻把自己的难处说了出来。原来这郑卫是个商人,名下有许多水磨,但水源不足,想请长孙顺德帮自己通融通融,在郑国渠上开渠引水。长孙顺德一听,心想:这可是违法的事,郑国渠的水主要是保障农田用水,是不允许私自截流的。但一想到那些绸缎已被小妾拿去做了衣服,他的口气变软了下来:“这个,容我考虑考虑。”俗话说,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后来,在长孙顺德多方周旋和包庇下,郑卫如愿以偿。

郑氏一开先例,很多商人效仿,致使沿岸水磨无数,渠水大量流失,不少农田无水灌溉,乡民怨声载道。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得知这件事的源头在长孙顺德,唐太宗大怒,决定要严惩长孙顺德,以戒群臣。可是,采取什么方法呢?他久久地思索着……

第二天,文武百官早朝的时候,唐太宗态度严肃地通报了长孙顺德受贿的事。闻听丑事败露,长孙顺德战战兢兢,不知自己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置?当听到唐太宗一声喝令:“来人!”长孙顺德一下子瘫在地上,无力地闭上了眼睛。他似乎看到刀斧手正提刀执索凶狠地向他走来。朦胧中,忽听太宗大声说道:“长孙顺德受贿数百匹绢,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家里缺绸缎么!既然他缺绸缎,我们就奖给他绸缎。赐长孙顺德绢五百匹!”还没等他回过神来,只见当差的太监如走马灯似的搬来一摞一摞的绸缎,一股脑地压到他的背上,他欲卸不敢,欲背不能,僵立在那儿。在场的文武官员交头接耳,窃窃私笑,像看把戏一样,对着他指指点点。长孙顺德的脸上是红一阵白一阵,恨不得钻地缝。可是皇命难为,长孙顺德就这样一趟又一趟,低头弯腰,踉踉跄跄地把那几百匹绢背回家。当然了,他可没有傻到真以为唐太宗是要把这些绢“奖”给他的。被狠狠地羞辱了一番之后,他又灰溜溜地把这些绢充了国库。

其实,对于贪官,唐太宗深恶痛绝,认为“贪腐不除,社稷不稳”。“颠罚为奖”的处治方法,看上去“很温柔”很奇葩,却让贪官比“挨刀子”更难受。精神行刑有时候更有震慑力。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看死你
看死你作者:李绪廷明朝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李自成揭竿而起,很快打进北京城。谁知,吴三贵又引清兵入关,整个北方陷入无尽的战乱中。当时,天津有一个叫广源运的绸缎商行,也没能幸免,店里的东西被抢劫一空。老板董福贵看着一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一时气急,

0评论2024-01-2444

致富之道
致富之道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到处旅行流浪,辛苦地寻找着成为富翁的方法,只要听说有什么方法可以赚钱,他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但是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反而成为衣衫破烂的流浪汉。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对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

0评论2024-01-2468

清朝状元彭浚的生平简介 彭浚的对联故事
清朝嘉庆年间,一位名叫彭浚的大才子高中状元,民间有很多关于彭浚对对联的故事。彭浚在衡州巡视时,查出当地有一家绸缎店是家黑点,表面上卖绸缎,实则背后在进行赌博以及嫖娼。得知此事以后,彭浚就写了一副对联来揭开这家店的真面目,即人情尽在两条腿,衣

0评论2024-01-2347

彭浚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的江西吉安市在古代称之为庐陵,这个地方不得了,仅仅是明朝一代就出了993位进士,堪称全国之冠!庐陵名人荟萃,文风鼎盛,有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的美誉。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庐陵出了个状元,名唤彭浚,此人才学过人,是当时文坛上的领袖人物。

0评论2024-01-2338

横述?竖述?和少爷争遗产
康乾盛世,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皇帝谕告户部,三年内普免全国一年钱粮。湖南临沅县的百姓终于有了富余的粮食,唯独高兴不起来的是赵记粮行的掌柜赵大富,赵大富的儿子赵金贵又拽着伙计上山抓蟋蟀去了。赵金贵喜欢玩乐,到处惹是生非,毫不牵挂店里事务。赵大富

0评论2024-01-2248

穷汉董小乙的艳遇
康熙年间,山东济宁县有个人名叫董小乙,父母双亡,家贫如洗,30出头仍打着光棍,仅靠一头毛驴赶脚送客为生计。一日,他送客去张秋镇,同来的路上偶遇一少妇,颇有姿色。妇人问他:“大哥,您到哪儿去?”“回济宁!”帐董小乙回答说。“顺便带上我行吗?”

0评论2024-01-2237

富贵知县
这一年,江南泾县新来了一位姓周的知县。周知县上任伊始,便大手大脚地花银子,一时间,泾县百姓背地里都称呼他为“富贵知县”。泾县城里有一个戏班,长年在景和戏园里唱黄梅戏,泾县城里的百姓时常前往景和戏园看戏。这天下午,景和戏园里又有一场好戏开演了

0评论2024-01-2243

智斗王善人
从前,武昌城东边有个大财主,自称信佛,平常也略施小惠收买人心,有些人拍马屁称他为“王善人”,他也欣然接受。武昌城西边有个教书先生,叫周文清,他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又好打抱不平,大家都尊称他为周先生。有一年武昌大旱,农民颗粒无收,但城中的商

0评论2024-01-2161

商丘开
晋国范某有个名哨子华的儿子,他在一群食客的推戴下,成为远近著名且受晋王垂爱的人物。他虽不为官,其影响几近比三卿医生还大。禾生和子伯是范家的上客。他们有一次外出在老农商丘开家借宿,三更谈起子华在京城里名噪一时的作为。商丘开从窗外闻声后,面前马

0评论2024-01-2066

守义而富贵
小编给大家带来:守义而富贵 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到处旅行流浪,辛苦地寻找着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反而成为衣衫破烂的流浪汉。 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教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从此以后,你要

0评论2024-01-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