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现代婚姻里的“门当户对”

2024-01-24 14:27410

男女两性,既有相同的智慧,又有不同的体格;既有相同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不同的对世间万物的感悟。只有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才能和谐相处。

一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夫妻前往民政局离婚,工作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丈夫矜持稳重、温文尔雅;妻子耐心细致、通情达理;两人在外貌、年龄和学历等方面看起来都是难得的“般配”。他们为什么要分道扬镳呢?

他们离婚的理由简单直接: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相容,谁也改变不了谁。妻子抱怨自从怀孕以来,婆家没做过一顿可口的饭菜,不是罐头、方便面,就是街边小店的熟食。后来她母亲上门责骂亲家:“我家的掌上明珠,到你家就只配吃猪食?你还想她给你们家续香火吗?”公公婆婆大惑不解,说亲家完全是无理取闹,因为他们也很委屈,老两口还没退休,自己都忙得顾不上吃顿正经饭,每次儿媳回家就赶紧递上罐头、熟食,对他们来说,这已经很周到和用心了。

丈夫也苦不堪言,因为他结婚后就难得享受清静的周末节假日。守寡的岳母,总会在家做一大桌饭菜等5个儿女回家。席间,哥哥们猜拳劝酒,嫂子们云山雾罩地聊天,这些都让这位谦谦君子很是反感。最令他无奈的是,每次去岳母家都得遵从妻子要求提上大包小包,还得当众报出礼物的价钱。岳母家的“小市民习气”让丈夫烦不胜烦。小两口经常为这些事争吵、怄气。

但是,你能說谁是谁非吗?本来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境遇的两个人,婚后在一起过日子,各自就会显露出婚前在家庭里业已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特点,而且很难改变。在夫妻的日常生活中,恰恰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反映出来的“异源文化”差异,成为夫妻关系中最难逾越的一道鸿沟,从而妨碍着双方深层的理解、接纳、沟通和亲近。双方后来的教育环境或社会经历虽然类似,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家庭文化的影响,但要磨灭家庭文化熏染多年的烙印绝非一朝一夕。就像有位中年女性来找我咨询离婚问题,脱口而出就是:“他简直是版本不够,内存太低,别看他有博士文凭。”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成功婚姻的经验、失败婚姻的教训来说明:文化上的“门当户对”如何影响婚姻的命运。当然,这里的“文化同源”或称文化上的“门当户对”,是区别于传统社会按政治等级和经济贫富而划分的“门户”的,那种门户划分简单粗暴:“富人的儿子永远是富人”。今天,政治地位和贫富差距,已不是“门当户对”的主要参考条件,取而代之的,是家庭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父母生活方式及文化资源的代际传递。就像官位很高的父母或富裕家庭,未必能养育出真正有文化的后代一样。

文化不等于文凭,素质是天长日久文明教养的结晶,反映在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行为习惯和言谈举止等各方面,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尤为影响深远。正是基于这个意义,选择配偶时应当重视文化上“门当户对”。那些未曾作此权衡的已婚夫妻、那些不得不放弃这类条件的恋人,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增强调适能力,去克服双方因“异源文化”必然带来的相处困难,努力去认识和缓解文化冲突乃至心理危机。

至于夫妻双方受教育程度的相近,也可视为个人学识上的“门当户对”。后天的受教育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滋养着、丰富着或修正着先前的文化积淀,却不能根本置换原有的文化内存。

所以,即便今天,跨国婚姻早已不鲜见,但从民政部门反映的相关数据看,跨国婚姻的离婚率明显高于本土婚姻,其中的文化冲突,显然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神仙爱情
老后和春英就住在我们一个楼里,夫妻俩聚少离多,但在我们眼里最恩爱。记得一个灯火阑珊的深夜,我熬夜备课,感觉头昏,推开窗,外面在下雪。忽然发现楼下的过道里,有个等待中的影子,是春英,在等她丈夫回家。半小时候后,她等待的人终于出现。透过窗户,我

0评论2024-01-25124

曾国藩和中国的家训文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何

0评论2024-01-2586

能臣丁谓
宋真宗赵恒很喜欢丁谓。丁谓“少以文称”,少年时就有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之才。丁谓“善为诗”,“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就出自他之手。不仅诗文好,丁谓自小通晓音律,棋也下得不错。更绝的是,丁谓还善书画,书法技艺精湛,画作一流,所画的蟋蟀

0评论2024-01-2562

朱元璋删《孟子》惹笑话
明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干了一件最有文化、也最没文化的事情,就是删节《孟子》,居然胆敢跟亚圣叫板。此前20年,这位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抵触情绪的皇帝,就曾经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

0评论2024-01-2568

埃特鲁斯坎人之谜
早在罗马崛起之前意大利中北部地区就生活着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对后来的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对于这个民族的来源以及他们自身的神秘文化,人们所知不多。公元前8世纪,在亚平宁山脉以西、第伯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生

0评论2024-01-25122

奥尔梅克文明之谜
墨西哥湾沿海地区3300多年前出现的奥尔梅克文明,是墨西哥最早出现的较为发达的人类古文明之一,享有中美洲“文化之母”之美誉。有人提出,该文明的兴起与殷商末年东渡的中国人有关。事实究竟如何?还是让我们领略一下这个鲜为人知的古文明的“风采”吧!

0评论2024-01-2592

妹喜
妹喜,妹音读“mò”,一名末喜,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为喜姓。夏朝末代国王夏桀姒履癸的宠妃。生卒不详。夏桀代有施氏(今山东省腾县),有施氏是东方小国,国弱力薄,不敢与夏朝为敌,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夏桀乘热凌人,不准有施氏投降,一定要血洗有施

0评论2024-01-2578

马云:带着仇恨的竞争一定会失败
马云,浙江省杭州市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其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核心提示不要抱怨没有机会,机会永远存在,每5年到10年就有伟大杰出的公

0评论2024-01-2559

不许随便成功
1在1980年那个年代,经商这件事,绝对不许随便成功。做生意的物质成本不高,但精神成本高得吓死人。所谓精神成本,包括世俗偏见、意识形态、闲言碎语。可以说,当时从体制内跳出去的人们,以及鲁莽闯荡,背负“投机倒把”罪名的商贩们,几乎全是视死如归

0评论2024-01-2576

行动知识分子冯骥才
这些年,冯骥才带着一群人奔走于各种各样的古旧城巷与偏僻村路,在人迹罕至的废墟里,在蒙满灰尘的角落里,勘察散落的文化遗产,大声疾呼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刻不容缓。“我的‘四驾马车’可不是四马拉一车。我只是一匹马,我是用四匹马的劲儿拉着一辆车……有朋

0评论2024-01-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