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剪辫

2024-01-24 13:48470

剪辫

作者:马昊羽

这是一座省城,去上海,坐船顺着长江走大概两三天就可以到,坐火车要快很多,一天就可以到。

现在的政治环境很微妙,每天从上海过来的报纸都在鼓吹革命,清政府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革命防范、盘查得很严。但从上海过来的鼓吹革命的报纸没有被政府限制,而且卖的很好,不仅是在上海,其他地方也一样。上海的报纸畅销全国。

这是一座国立中学,这个时节,这些学生也不安分。每天早上会有一小撮学生逃课,跑到火车站的站台等当天最早的火车。

等的火车到了,这伙学生还没等乘客下车,都挤在第七号车厢门口,期待一个人到来。这些中学生等的就是他,一个专门倒卖报纸的年轻人,抱着一捆报纸挤出车厢。由于这报纸在上海就已经供不应求,再倒卖到内地,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但是买报读报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大都是年轻人。这家报纸的主笔是宋教仁,他的笔锋犀利,立意深刻,对民族的自由、民主的辩论,对清政府的抨击让人兴奋、激动。

这几个中学生一起凑钱买了份报纸,找个角落,一人读报其他人听,一字不落的读完才回学校。

“你们说什么时候大清国会发生新的革命?”这一小撮中学生中的刘明问。

“不知道。”其他的同学纷纷回答,其中的项飞接着回答:“估计应该就在这段时间吧,不会很久。”

“应该就在最近的几个月内。报纸上都说了革命党要发动一场新的革命,革命会比以前的更加激烈和强大,目标就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新的共和国。”另一个学生陶昊说。

“满清入关时,为了瓦解汉人的反抗,强制要求汉人剃额蓄辫表示顺从清政府统治,‘留发不留命’,杀了好多人呢。现在革命党呼吁先从剪掉辫子来反抗清政府统治。”关兴说。

“这辫子确实讨厌,在体育课那辫子特碍事,出了汗还特别容易脏发臭。”

“可不是,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个理发匠每天梳头织辨子都把我们的头弄得特别痛。不织辫子又被罚站。”

“我们也是。”

这些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着蓄辫的不好。

“你看报纸上刊登的革命党的照片,剪掉辫子,前额的头发长出来,带上帽子,那神气让人羡慕。”

“在外国,我们的辫子经常被外国人耻笑,说得甚是难听。”

“你怎么知道外国人会耻笑辫子,这里又没外国人,你也没去过外国?”

“我是没去过,我的表哥去过,去的是日本,受不了被耻笑,在日本的第二天就剪掉辫子了。”

“我们去过你表哥家,你表哥有辫子啊。”

“那是假的。在家里没有外人时才把假辫摘下来。”

“是啊。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清政府在抓革命党人的时候见到没辫的就杀,不知道错杀多少人呢?”

到了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从车站买回的报纸在同学们中间传阅,最后都不知道传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时间,一间宿舍非常热闹。原来刘明、陶昊他们两个昨天晚上把辫子剪了,前额光秃后脑短发,这发型很有意思。其他室友看到他们都纷纷议论。有说他们犯傻,现在还没革命就剪掉辫子,在给自己找麻烦,弄不好还会送命;也有佩服他们勇气的,不想要脑后的辫子又不敢剪。

这么轰动的校园事件很快传到学校老师那里去了。

今天的课还没开始上,刘明、陶昊两个人被学校主任叫去谈话。处分很快就下来了,刘明和陶昊两个人被开除,并且下文禁止读报,已经把开除处分给他们的家长送去,明天就要离校了。同学们看到公告栏上的处分公告,有伤心难过的,有未他们两个打不平的,有看热闹的,有喝彩的。对禁止读报很是不满,张贴的禁止读报的公告很快被死掉。

中午课间时间长,半个钟的时间。项飞召集班上的同学到宿舍,关好门,说:“把大家召集起来,希望可以找到让刘明、陶昊不被开除的办法。大家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刘明、陶昊没有犯错,只是把辫子剪掉了,清政府也已经发出官文说民众有留辫或不留辫的自由。要不我们去跟老师理论?”一个同学发言。

“要不罢课,直到刘明、陶昊复课?”

“现在有他们两个剪掉辫子,学校可以开除他们。如果我们都剪掉辫子,学校不可能把我们都开除,那样刘明、陶浩的开除也就没有意义了,自然也就可以撤销他们的开除处分。”关兴望着大家说。

“对,这是个好办法,大家都剪辫。”其他同学都赞成这是个好办法。

“那我们现在就剪。我第一个。”项飞找到剪刀递给身边的同学说。

剪刀不够锋利,同学们的辫子也都是蓄了有些年头,要慢慢地剪,剪得有些吃力。到上课时,班上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剪掉辫子,老师看到这么多学生没辫子,赶紧去报告学校主任。

这么大胆的事情,把校长也惊动了。早上开除陶昊、刘明的决定校长也是赞成的。学校的几个领导都过来了,包括校长。校长看到班上大部分学生剪辫子,猜到这些学生剪辫的原因。

在讲台上,校长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同学的心情我们校老师都很理解。做出开除陶昊、刘明的决定是为了保护他们,也是为了保护大家。当下时局未定,革命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动革命运动,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在省城剪掉辫子是很危险的,开除他们,让他们回老家呆着更安全。时局定了,再回来上课就是了,你们没必要这么做。剪了辫子的同学都不要到校外去,以免发生意外。”

校长安抚稳定学生们后,和学校领导离开了。第二天陶昊、刘明也没有离开学校。

几天后,武昌起义爆发,同学们虽然在学校没有再读到报纸,有些胆大的逃课在外面获得些有关革命的消息带到学校。很快省城的革命党响应武昌起义,革命军占领了省城。城门被关,满族的同学被革命军带走,或者放学回家后就再没来上课。这时很多学生不想上课了,甚至出现集体逃课现象,跑到火车站、茶馆等地方搜集革命军的最新消息。街上,革命军、巡警在巡街时都带着剪刀,见到有辫子的就将它强制剪掉。学校里也有些顽固的学生和老师,被学生围住强行剪了辫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爷爷的辫子
爷爷脑后曾经有过一条辫子。我没有见过爷爷脑后的辫子,但是爷爷脑后确确实实存在过一条辫子。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唯有清代男人的脑后拖着这么一个物件。它在爷爷身上曾经的存在,就像一个标签贴在爷爷身上,证明他确切无疑是一个晚清的遗民。奶奶告诉

0评论2024-01-2591

微笑的微历史
◎辛亥革命爆发后,金岳霖剪去了头上的辫子,还仿照唐诗《黄鹤楼》写了首打油诗: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载光溜溜。◎伍廷芳出使英国期间,曾作过一次精妙绝佗的演说。一位在场的英国贵妇人听得心花怒放,在演说结束后跑来与

0评论2024-01-2584

“民国影帝”康有为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名气大争议更大。他是大名鼎鼎的“南海圣人”,但也有虚伪做作的一面。举例来说,他极有表演欲,演技也甚为高超,堪称影帝级人物。1918年,词学大家郑文焯病逝。康有为听说后,大为窃喜,他知道郑家珍藏着许多罕见的宋版书。当时宋

0评论2024-01-2577

找片最亮的叶子
红蜗牛想剪头发了。因为她听说林子里有个专门收头发的蓝蜗牛,他有好多很好玩的东西,你只要把头发给他,就可以换一个。红蜗牛想要的是一片最亮的叶子。红蜗牛来到理发店,理发师为她剪了头发,她就把剪下的头发装在了一个透明的袋子里。红蜗牛决定去找那个蓝

0评论2024-01-2465

牛二爷骂街
听着没?牛二爷拎着酒瓶子又开始骂街了。这是咋地了?有钱人家的狗,比人还金贵。那些披金戴银的胖娘们,竟给狗崽子当娘了。她前辈子是狗咋地?呸!牛二爷使劲啐了一口。然后一仰脖,咕咚一声,又咽下一口二锅头。嘎嘎嘎,你这老妖头子,准是又有好菜下酒了。

0评论2024-01-2482

你疯了还是我疯了
清朝时期,男人都留有长辨子。就是这辨子竟闹出了笑话。有个傻女婿,平常不懂礼节,常常让人讥笑。一次,老丈人过生日,两口子去拜寿,临行前,妻子对他说:“今天坐席吃饭时,你就坐在平房们前,我把你的辫子绑住,从门缝里拉过。到时上菜时,我拉一下,你就

0评论2024-01-2465

老实得像火腿
老实得像火腿作者:史飞翔国学大师王国维学问精湛,但长相却实在让人难以恭维。语言大师王力曾这样描述王国维:“留着辫子,戴着白色棉布瓜皮小帽,穿长袍,勒一条粗布腰带,一个典型的冬烘先生的模样。”鲁迅先生亦曰:“要谈国学,王国维才算一个研究国学的

0评论2024-01-2486

小公务员和辫子男人
我是在一家下属单位办的娱乐城遇到他的。第一次有机会去那样豪华的场所,忍不住要东张西望。在乐队里,我看见了一个扎辫子的歌手,在灯光强烈的乐池里,他仿佛只是一抹剪影,脑后的辫子划成一段弧,与手中的麦克风遥相呼应。除了在电视上以外,我从来没有见过

0评论2024-01-2343

一个剩男的憋屈
大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只是禁不住地一笑,竟让人当作流氓给送进了派出所。而且还被公安人员审来审去的,一宿都没捞着安生。末了所长觉得实在是审不出什么东西来了,才通知厂里派人将他领走,回到厂后又是写检查,又是作检讨的,弄得自己有口难言,有嘴难辨,甚

0评论2024-01-2260

追梦之小辫子
“余洲你好啊!真是想念你啊!”爱娜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迎接出来:“今天我们终于又见面了!”“我也是好想你啊!”余洲与爱娜紧紧拥抱:“让我好好看看你,嗯,你的相貌还是那样、没有太大变化,只是……”“只是我的头发全都白了,我老了。”爱娜拍打着拥入

0评论2024-0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