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一棵核桃树背后的爱情故事

2024-01-24 12:27490

74岁的王贤琴,是浙江省绍兴嵊州仙人坑村人。2018年8月1日,她坐在家门口长满青果的核桃树下,面容清秀,身体健朗。望着满树的果子,王贤琴的思绪回到了48年前。1970年,丈夫王荣浩从四川回老家探亲,带回了3个核桃。在丈夫结束探亲假临走的前一天,夫妻两人把3个核桃种在家门前的院子里。此后,有一个核桃生根、发芽、成长、挂果……王贤琴已经守护这棵核桃树近半个世纪。

王贤琴的丈夫王荣浩,大半辈子献给了核工业,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作出了贡献。2005年,王荣浩因病去世。两人没有孩子,不过,门口的那棵核桃树,就像丈夫和孩子,每天陪伴着王贤琴。2018年8月1日,嵊州一群热心的网友自发去看望王贤琴,事后当地媒体作了报道,这棵核桃树背后的爱情故事才广为人知晓……

48年前,夫妻种下核桃树

2018年8月1日下午,浙江省绍兴嵊州仙人坑村王贤琴家门口,一棵硕大的核桃树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贤琴拿出丈夫王荣浩的遗物,几本获奖证书和几枚奖章。一本1984年由核工业部颁发的荣誉证书这样写着:王荣浩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出了贡献。

不过,最能勾起王贤琴对丈夫思念的,还是门口的那棵核桃树。这是48年前,他们俩一起种下的。如今,树上又长满了青青的果子,到9月份就成熟了,到时她会分给邻居们。

王荣浩和王贤琴两个人的爱情,是峥嵘岁月里一个平凡的故事。

1967年,王贤琴22岁,出生在城区的她,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去了农村。那年,常年在深山里从事核工业研究的王荣浩从青海回到老家探亲。32岁的王荣浩已经是大龄青年,趁着探亲的机会,经人介绍,并经双方家长同意,他和王贤琴刚认识几天就匆忙结婚了。婚后,王贤琴住进了丈夫家。

結婚没多久,王荣浩就离开了新婚妻子,回到了青海的单位。后来,他又调往四川。从此,王贤琴和丈夫过着20年两地分居的日子。因为王荣浩从事的核研究是一项保密工作,他不会和妻子聊这些,王贤琴也不会过问。

每年,王荣浩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这是他们仅有的相聚时光。回家的时候,王荣浩常常会带一些当地的蔬菜和花草回来,当作礼物给妻子。

1970年,王荣浩带回的是3个大核桃,用纸包着。他说,这种核桃树,四川那边种得很多,不知道这边能不能种活。

那次探亲假的最后一天,夫妻俩在门前的院子里,一起种下了核桃。3个核桃种下去,只有一个长出了幼苗。王贤琴悉心呵护着这棵幼苗,看着它从发芽到慢慢长大,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也像是在浇灌自己漫长的思念。

丈夫去世前两年,核桃树结果了

一天天,一年年,核桃树不断长大。终于,王贤琴等到丈夫王荣浩可以回家和她长相伴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王荣浩51岁那年,他因身体原因办理了退休手续,回到妻子身边。这也是两人从结婚以来,真正相伴安居的开始,虽然时间晚了点,两人也青春不再。

那次,王贤琴踏上了从浙江开往四川的火车,接丈夫回家。这也是结婚20年来,她第二次去丈夫所在单位探亲。第一次是因为丈夫生病了,她去住了三个多月。在通往深山的路上,她不知道车子拐过了多少个急转弯。在丈夫身边的100余天,王贤琴每天除了给丈夫烧饭,就织毛衣,还有陪丈夫爬山。

丈夫办好了退休手续,拿到了通行证,他们带着几个木箱子,登上了从绵阳回浙江老家的火车。一个箱子里装着很多木椅木凳,都是王荣浩自己做的,空闲的时候他就砍柴做些手工。他还自己做了一个高压锅,作为给妻子的礼物,用来烧菜做饭。另一个箱子里,装的是王荣浩种的很多花草,但在路上被人拿光了。

常年在深山里科搞研的王荣浩,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回家后,他唯一的爱好是钓鱼,平常很少说话,即使和妻子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这大概是他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养成的习惯。

71岁那年,王荣浩因病去世。生前他对好朋友说,他们搞核研究的能活到这个年纪,已经很满足了。也许是王荣浩从事核研究,接触核辐射影响了身体,夫妻两人没有生育孩子。有人对王荣浩说,要不要去领养一个孩子,他说,不用了。

在王荣浩去世的前两年,核桃树长出了果子,王荣浩特别高兴。那时,很多人要来买去做药,王荣浩也不收钱,慷慨地送给他们。

这几年,核桃树结的果子特别多,每年都结几千颗,王贤琴也会和丈夫一样,分给邻居们吃,分享她的心意。对于王贤琴来说,这棵核桃树产多少核桃,核桃能不能卖钱,早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棵核桃树一直陪伴着她,年年岁岁如此,俨然已经成了她的精神寄托。

2018年建军节,特殊日子里一群热心网友的看望

2005年丈夫去世后,开始几年偶尔也会有人来探望王贤琴,但渐渐地,知道王荣浩事迹的人越来越少。

王贤琴住在50年前的老屋里,和门前的核桃树一起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当进入夏季,邻居们每天都会来王贤琴家的核桃树下乘凉聊天,热热闹闹。虽然王贤琴没有孩子、丈夫,但她过得并不孤独。

2018年8月1日建军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王贤琴家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嵊州的一些热心网友,带着礼品看望老人,有的还带着孩子。“让孩子来看看,接受一下教育。”一名家长说。

发起人张亮宗,是一名退伍军人。10余年前,他路过王贤琴家,看到这棵核桃树,觉得惊奇,嵊州很少有这种树,进去和王贤琴老人一聊,才知道有这样的故事。一晃很多年过去了,老人怎么样,这棵核桃树怎么样?在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他发起了这次探望老人的活动。“老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不应该被忘记。”张亮宗说。

突如其来的人群,让王贤琴有些意外。“你有什么遗憾吗?”有网友这样问王贤琴。“谢谢大家,我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没什么遗憾。”王贤琴这样回答。

张亮宗问了王贤琴一个问题——嫁给王荣浩后悔吗?王贤琴老人回道:“他是给国家办事的,我怎么能拖他后腿呢!”

“再过两个月,核桃就要熟了,你们也来尝尝。”王贤琴送别客人时,笑着邀请大家。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山坡下的小木椅
李琳一把小木椅被扔到了山坡下。他浑身灰扑扑的,沾满了泥浆,看起来又破又旧。他还断了一條腿,所以只能斜斜地歪倒在泥土里。第二天,飞来了一只啄木鸟。“天哪!这不是那棵老核桃树做的椅子吗?”啄木鸟在小木椅上停了下来说,“一定是!以前你被刺蛾咬伤了

0评论2024-01-2568

帮助小刺猬
冬天即将来临,小刺猬果果为了储备更多的食物过冬,爬到大树上摘起了核桃。可是一个不小心,“咚”的一声,果果从大树上掉了下来,腿也摔断了。小兔知道了,对果果说:“果果,不要担心,我来帮你捡果子!”小猴子知道了,对果果说:“果果,不要难过,我

0评论2024-01-2474

有趣的吃法
中秋节轮到我上夜班,掐指一算,已一连两三年如此了,当官的还是像往年一样送了点吃的,人都没照面一下,放下东西让同事小杨带回来操控室,便溜之大吉。在这种偏僻县份上的小私企,我们也习惯了。第二晚还是轮到我上夜班,坐在操控室,同事们共享着昨晚吃剩下

0评论2024-01-2470

魏大娘走亲戚
魏大娘湖北某县人氏,能说会道,可惜嫁了个佃户人家,日子过的紧紧巴巴,当然也没什么好吹嘘的了。算命的说魏大娘命硬。生了有三个女儿,个个如花似玉。老大,老二嫁的人家都一般般,魏大娘一心希望老三嫁个有钱人,三女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找了邻县赵员外的大

0评论2024-01-2449

味道好极啦
小兔子和小刺猬一起去采野果子吃。他们采了很多草莓。哦,又酸又甜的草莓真好吃。吃完了草莓,小兔子还在找啊找。小刺猬说:“别找了,草莓都吃完了,还找什么?”可是,小兔子找了一堆硬硬的小核桃。刺猬见了说:“哈哈,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吃硬核桃的小兔子

0评论2024-01-2464

两个核桃喻夫妻
我把玩两个核桃,已有十年之久。当然,这两个核桃并非普通的核桃,而是野生野长的核桃。其中的一个“颜值”高一些,金黄金黄的,很是好看;另一个却有些发黑,品相不好。正因为如此,朋友送我时我并不喜欢它们,因为看上去根本不是一对。朋友说,野生的核桃极

0评论2024-01-2354

最美的歌声
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位满脸皱纹的老人正和周围的人攀谈着,他时不时扭头看看身边腰板挺得倍儿直的儿子,看一眼咧嘴笑半天,满脸的宠溺,搞得这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挺尴尬。边上一个中年人看着好笑,打趣道:“老哥,看你这一脸喜气,莫不是陪儿子进京赶考去?

0评论2024-01-2341

上学第一天
这天是小猪麦麦第一天上学,妈妈一早便替他准备午餐:有麦麦最爱吃的蛋炒饭,巧克力蛋糕和一个桃子。妈妈知道麦麦嘴馋,再三叮嘱他要到午餐时才可以吃盒子里的东西,那个桃子要留到放学时才能吃,免得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上学路上,麦麦想起了自己的午餐盒,忍

0评论2024-01-2356

补脑的最佳食品
我虽然还是每天坚持写博客,但自以为博客质量有所下降,甚至给《故事中国》发的作品有时还不能精品。我把这份担忧一本正经地报告了妻子:“我的脑力会不会衰退?会不会很快就老年痴呆啊?”当然,我的这番说道中调侃的成分居多。“你还老年痴呆啊?”妻子哈哈

0评论2024-01-2237

下不为例
下不为例局里新换了一个局长。元乐水早就打听过,新局长对天然食品情有独钟。这年头也是,吃什么都让人不放心。元乐水老家在山里,他暗中找人从家乡弄来一麻袋山核桃,晚上就给郭局送家去了。郭局在小客厅接待了他。元乐水事先把一麻袋核桃放到小厢房,就跟郭

0评论2024-01-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