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得当(二)
瓶沙王回去之后,释迦牟尼的弟子非常困惑地问师父:“甁沙王为何如此胆小怕事,连惩罚罪犯都不敢?”
释迦牟尼说:“那是有原因的。”于是就对弟子们讲述了甁沙王前生的故事。
瓶沙王前世是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一直没有为他生孩子,于是他们就领养了一个名为那俱罗的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后来,他的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他们对收养的孩子就有了些微妙的感情变化。
一天,婆罗门夫妇出门做工,变关照那俱罗好好照顾弟弟。
小儿子长得白白胖胖,没想到身上的香味引来了一条毒蛇。那俱罗发现之后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杀死了这条蛇。
碰巧这个时候,婆罗门夫妇回到了家中。婆罗门远远见到那俱罗手中一把刀,身上血迹斑斑,而小儿子背对着自己躺在一动不动,一位那俱罗杀了他的小儿子。盛怒之下,婆罗门部分青红皂白,气急败坏地拿起手杖朝那俱罗敲了过去,可怜那俱罗来不及声辩就一命呜呼了。
这是小儿子的哭声惊醒了他,他突然发现小儿子并没有死,床角旁边是一条被砍死的毒蛇,方才明白过来是那俱罗救了他的小儿子。婆罗门悲痛欲绝,从此后悔莫及。
释迦牟尼说了这个故事以后,意味深长地说了四句偈语:
遇事详观察,勿行莽撞事。
否则恩爱隔,终生不堪苦。
禅思禅悟:释迦牟尼所之偈语的意思是:遇到事情要仔细观察,分析研究,切不可部分青红皂白,鲁莽行事。一旦造成不良后果,就终生后悔莫及了。处理时间之前,让我们多一份冷静的思考。
苦练修行
苦练修行一位和尚远行化缘路过一个国家。当时正值夏季,烈日当空,酷暑难耐,人就像在火炉中一样。他准备找一个阴凉处休息一下。忽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幅奇怪景象吸引住了。只见一块空地上,放着五盆熊熊燃烧的炭火,五盆炭火中央蹲着一位婆罗门。他前胸
0评论2024-01-2441
豺骗贪者
豺骗贪者古时候,菩提转世为树神。有一次,波罗奈举行祭祀活动,人们在广场、大路等各个地方撒下鱼肉等许多食务,还布置许多碗,里面盛满了酒。有一只豺,半夜偷偷地吃了鱼和肉,还喝了酒。由于酒喝得有点过量,豺的头晕晕的,它便钻进树丛,一觉睡到天亮。豺
0评论2024-01-2446
玩火自焚
玩火自焚《杂宝藏经》第十卷《婆罗门妇欲害姑缘》中叙说了一个媳妇欲害婆婆,结果反而自害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婆罗门,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欲情深重,心性淫荡,因为有婆婆在,便不能随心所欲。为此,她想方设法要害死婆婆,表面上却装作孝顺的样子以蒙
0评论2024-01-2448
逆子变孝
逆子变孝据《佛为老婆罗门说禅语》记载,其中有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一天,释迦牟尼到舍卫城去化缘,路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也托着一只乞钵,撑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神情凄苦,便问道:“老人家
0评论2024-01-2457
利己与利人
穷人拿着唯一的一块铜钱买食品,店员接过一看,发现钱是假的,不肯卖给他。穷人急得直掉眼泪。正好一位军人经过,问明原委,就拿出一块钱给他,把假铜钱往口袋里一放,就走了。穷人感激涕零,买了食品回家,军人随后上前线了。一天,一颗子弹射了过来,军人感
0评论2024-01-2361
地藏菩萨为何叫“地藏”?地藏菩萨的坐骑原
地藏王菩萨名号由来,入地狱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有前因地藏王菩萨原是孝女,入地狱初为救母,坐骑谛听是中国名宠一员地藏王菩萨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千百年来香火鼎盛,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中国很多影视剧包括佛像中,地藏王
0评论2024-01-2358
牛王与猴子
牛王与猴子从前,有一群水牛,其中一头雄壮而温和的公牛被尊为水牛王。有一天,水牛王带领牛群外出觅食,遇见了一只顽劣的猴子向牛群挑衅,甚至向水牛王抛掷沙石泥土。水牛王见状并不发怒,反而以十分怜悯的态度对待这只顽猴。还制止牛群中被激怒的牛采取报复
0评论2024-01-2347
金钱的拖累
人类往往被欲乐所迷惑,在欢乐的日子里,总想不起另有痛苦的一面,唯有超卓的人,才不致于堕落。婆罗门家中的这个孩子,可是有高人一层的智慧。虽然他生长于富有安逸的环境中,但仍能了解人生的痛苦和罪恶,因此,在他成年以后,就辞亲出家当比丘。从前,印度
0评论2024-01-2239
善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南赡部洲有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努力地保护国境内的一切生灵,让人们都能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因此,他的名声远播,天下的人都爱戴他、赞颂他,称他为善王。善王有一个舅舅是邻国的国王,但这个国王却是一个性格残忍、昏庸贪婪的家伙。他雇用了一
0评论2024-01-2151
神女
得道升天,是多少人连作梦都在向往的事情啊!有的人甚至为此着了迷。从前,尼呵遍国有一个国王从小就听说“有人得道升天,成仙腾空”,心里羡慕不已,从幼年起,就一直想着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飞上天去,但始终没能如愿。这事成了他多年来的一桩心事,害他食
0评论2024-01-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