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癖
明朝末年,南阳府有个太守死在官署内,因为他做官没做够所以阴魂不散。
每天早晨衙中点卯的时候,人们总看见那太守的阴魂穿着官服,系着腰带,头戴乌纱帽,迈着方步缓缓走上堂来,然后面朝南坐在坐位上。
府衙里的官吏、衙役很害怕,怕他像活着时那样发太守老爷的淫威,便纷纷向他行礼。鬼魂看见人们向他行礼,仍然频频点头,做出受礼的样子。就这样,一直坐到大天亮,他的影子才逐渐逝去。
因为南阳府衙老太守的阴魂不散,所以新太守也不敢到这里来上任,这个职位一直空着。
后来,明朝被大清给推翻了,从明末的崇祯皇帝到清初的康熙爷,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南阳一直没有人敢去上任。一直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姓乔的太守到南阳来上任,府衙中人向乔太守汇报了这种情况,乔太守有些不相信。
后来,他亲自观察才相信了。乔太守对府衙中人笑着说:“这是个有官癖的人,虽然身体已经死去,但阴魂不散,仍想占据这个官位。不过,不要紧,我自有办法使他明白,让他离开。”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乔太守就起来了。他穿好官服,戴好顶戴花翎,抢先来到了大堂上。他登上太守的宝座稳稳地坐好,等待阴魂的到来。
到了点卯时辰,那个穿官服戴乌纱帽的阴魂远远而来。他看见大堂上的坐位已经被占领,表现出非常吃惊的样子,他怒视新太守,新太守也瞪着眼睛看着他。
看了一会儿,新太守大声斥责道:“你做了一辈子官还没做够吗鬼魂还想占据这个官位吗告诉你,我和以前的太守不一样,我不怕你,从现在开始,这个位置是我的了,如果知趣,赶快退去!”
鬼魂听后犹豫了很久,最后围着坐位转两圈,仰起头长叹一声,慢慢地消失了。
从那以后,人们再也没看见这种怪异的现象出现过。
人生哲理:有的人对权位极为迷恋,对这种人的可恶行径应该予以抵制,不可纵容。
廉石
东汉时期,陆绩卸任郁林太守,携家带口准备回家乡嘉兴。这天,陆绩与家人、船艄公一起,在郁林海边忙碌着,将一些书籍和衣物往船上搬。船是当地极普遍的客货运输船。让艄公意外的是,这位刚卸任的郁林太守,除了几箱书和寥寥数件家用品,再无其他可载物,于是
0评论2024-01-2576
颜杲卿骂贼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卿。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
0评论2024-01-2568
陶渊明不折腰
淝水之战以后,谢安趁前秦崩溃的时机,派谢玄收复黄河流域大片失地。可是晋孝武帝却重用他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竭力排挤谢安,使谢安不能施展他的才能。到了谢安一死,东晋政权落在昏庸的司马道子手里,东晋的朝政就越来越腐败了。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
0评论2024-01-2574
曹操起兵
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县,亳音bó)人。他父亲曹嵩,是个宦官的养子。曹操从小聪明机灵,办事能干。当时有一个名士叫许劭(音shào),善于品评人物。曹操年青时候,去请他评论。许劭说:“你这个人呀,如果在太平时代,可能成为能臣;要是在乱世,
0评论2024-01-2587
孙策占据江东
当曹操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南方有一支割据势力逐渐壮大起来,这就是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的孙策、孙权兄弟。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
0评论2024-01-2572
华佗治病
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到许都,心里郁郁不乐。偏在这个时候,他最钟爱的小儿子仓舒得了重病,家里人到处请医抓药,都不见效。眼看孩子没有救了,曹操伤心地说:“要是华佗在,孩子不会死得那么早。”曹操所说的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和曹操是同乡。
0评论2024-01-2586
七擒孟获
蜀汉先主刘备在永安病势越来越重。他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嘱咐后事。他对诸葛亮说:“您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一定能够把国家治理好。我的孩子阿斗(太子刘禅的小名),您认为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不行,您就自己来做一国之主吧。”诸葛亮流着眼泪,
0评论2024-01-2573
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
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
0评论2024-01-2464
狐狸的报复
狐狸的报复苍山县县令闻如海做梦都想升迁,可是这穷县实在刮不出二两油,他也就没法大把大把地孝敬上面,所以一口气窝在这穷山沟里整整五年了,气得夫人成天骂他“窝囊废”。俗话说“要饭的也有三年狗屎运”,他的机会突然间就来了。原来,这一年官场上不知刮
0评论2024-01-2437
货郎和宝葫芦
从前,有个货郎,家里很穷,父亲去世早,全靠他挑货郎担赚几个钱养活老母亲。 他忠厚老实,待人和气,走到哪个庄上,大闺女、小媳妇就把他围起来。买个针、扯点线;买个顶针、截二尺红头绳。他跑一天,赚的钱换米,也只够他娘俩吃的。有时,赶上生意不好,赔
0评论2024-0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