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窦太后对西汉的发展有何影响?窦太后为何干

2024-01-23 20:38390

窦太后(前3世纪前135年)是西汉时期汉文帝的皇后,窦太后的儿子刘启还是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窦太后这个人并不简单,从她能够从一介平民之女到达皇后的位置,而且还稳坐皇后宝座的事迹就可以看出来。

窦太后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女政治家,她左右朝政带给西汉良好的过渡,使得西汉能安稳的从文帝时代跨越到景帝时代再跨越到武帝时代,为汉武帝的推恩令以及西汉的强大富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汉文帝时期,窦太后还只是窦皇后,可她在宫中的地位也已经是无人能及的了。原本她只是汉文帝刘恒的一位窦美人,出身平凡不说,位份也不高,是众多后宫女子中的一个。但是她凭借自己的姿色和智慧,牢牢牵住了刘恒的心,让刘恒不嫌弃后来眼睛失明和失去了青春的她,在美女如云的后宫地位稳固到无人可撼动。

这个时期的窦皇后对朝政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她插手朝政是在储君之争上面。代王刘恒之前有过一个王后,但是这个王后病死了,根据史料记载,这位王后为刘恒生了三到五个儿子。不知是事有凑巧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王后一死,她的几个儿子居然也莫名其妙地相继死去。这样一来,窦美人上位当上了代王王后,她为刘恒生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眼下,前王后的孩子都死了,而窦王后的儿子刘启自然就成为了几个孩子中最年长的。现在想起来,真是印证了那句话:细思极恐啊!好端端的几个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窦漪房这等手段着实不容小觑,否则怎么在后宫生存!

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当时就想像吕后曾经那样搞一个刘氏和薄氏的通婚,加强两个家族之间的联系,稳固薄家在汉朝的地位。但是我们看到最后稳坐皇后之位的是谁?是窦漪房!知道她的厉害了吧!而且她还将薄太后家族中的薄巧慧变成了儿子刘启的太子妃,既消去了皇后之位的威胁,还将薄家拉到自己儿子这一派,这不就更加稳固了刘启的储君地位么!

汉景帝刘启在位时期,窦太后在后宫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这个大儿子向来最听话,好差使,所以窦太后就有意无意的指导刘启如何治理国家,开始插手国家政事。不仅如此,窦太后十分溺爱小儿子刘武,多次向刘启建议立刘武为储君。就是因为有了窦太后的支持,以及梁孝王刘武自身势力的不断扩大,使得刘武的野心急剧膨胀,才有了后来刺杀数十个大臣的事情,他可是差一点就造反了。窦太后这种直接插手国家储君的干政行为为西汉的种种矛盾埋下了炸弹。

汉景帝很尊敬母亲,面对母亲要求自己立弟弟为储君的任性要求,他只能忍气吞声的同意。他不害怕母亲,他担心的是母亲为此而伤心,所以母亲的所有的要求他都会尽力的去完成。窦太后想的也很简单,自己的两个孩子她都想让他们做皇帝,这样一来自己就永远是皇太后,能够有足够的理由管理朝中的大小事。

窦太后虽然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处理国家大事比起男人来也毫不逊色,当年也正是有了窦漪房的帮助,汉文帝刘恒的皇帝之位才能够如此稳固和一帆风顺。窦太后的治国思想和庄子的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她很尊敬庄子,认为庄子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最符合当下西汉的国情的,于是就继承了汉高祖刘邦的意愿,继续实行无为而治,使得西汉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形成了文景之治。

不过窦太后十分讨厌儒生,她信奉的是黄老之学,在窦太后执掌大权的时期,西汉儒生都没有什么作为。汉武帝的时候,窦太后知道刘彻看重儒生,对此不以为意,甚至还有些看不起的意思,多次教导刘彻不要重用儒生。所以有窦太后的时期,儒生们就不怎么走运,被狠狠压制了好多年,窦太后一死,汉武帝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

0评论2024-01-2578

老佛爷:我跪着为您开车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袁世

0评论2024-01-2577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

0评论2024-01-2577

女皇帝武则天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

0评论2024-01-2573

跋扈将军梁冀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接替皇帝,以便他们控制政权

0评论2024-01-2566

范滂进监狱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

0评论2024-01-2581

袁绍杀宦官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音jiǎnshuò)

0评论2024-01-2579

白马盟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但大臣们都反对,连他一向敬

0评论2024-01-2579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