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名犬美味
1896年李鸿章游历英国,在戈登的纪念碑和墓前献上花朵。戈登的妹妹,出于感谢之意,便将一只在著名赛狗大会上,得过大奖的名犬送给他。不多久,便收到李鸿章发来的感谢信。信上说:“夫人赠我爱犬,我十分感激。只是我年纪太大,牙齿不好,不能多吃。但是,为了表达我对夫人的感谢,我还是吃了一点,果然是天下美味。”这信让戈登的妹妹哭笑不得,实在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故事二、暗讽外使
1897年,李鸿章接见法国外使。法国外使态度傲慢,很是看不起中国人。李鸿章见其比自己年纪小,于是便问其年龄。法国外使告诉他年龄后,李鸿章笑着说:“你只和我的孙子一般大啊!记得在贵国时,我曾经和你的祖父交谈过呢。”这话法国外使当然听得出里面的意思,但也只能吃个暗亏。
故事三、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有一次宴请外国人,成套的席面摆上,菜一道道的上,吃了好几个小时,外国人还不下席。管家上来报说是没有菜了,李鸿章灵机一动,便让厨房将撤下的菜,全部混在一起炖了。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大杂烩便端上来了。外国人吃了觉得很好吃,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也不知怎么说,只转移话题:“好吃多吃!”哪知正好和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此后洋人吃中餐,每宴必点此菜。直到今天都还流传着这道菜,不过当然不是剩菜炖的,而是各种原材料的精心组合。
故事四、有来有往
某次李鸿章去外国人的宴会,饭后上甜品。甜品是冰激凌,李鸿章没有见过,见冒着气,以为是热的,便用嘴去吹。外国人看见后,都忍不住笑起来。李鸿章不在意,只说明日回请众人吃中餐。等外国人来赴宴后,上了一锅汤。外国人一看是凉汤,便分了喝了,一入口便被烫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汤上有一层厚厚的油,油下面是滚烫的汤。李鸿章故意这样安排,不过是对吃冰激凌遭嘲讽的报复。
三军仪仗队
M国是个内陆国家,大片大片的沙漠,就是没水,不知道是谁往地下砸了个坑吱吱地往外冒石油。自打发现了石油,这个国家算是彻底的脱贫致富了。大桶大桶的石油出口,大把大把的外汇进来,真的成了富得冒油啊。国王也算是想着自个的百姓,造这个造那个,都是最好
0评论2024-01-2462
留空给对方
留空给对方他共有兄弟姐妹5人,初中毕业后,只有15岁的他就主动辍学,决定打工帮助父母。他跟随着母亲到母亲打工的毛衣厂做学徒工。上工第一天,因为不知道工头分配给他的“抓毛”怎么干,他跑去问母亲,被查岗的老板发现,误以为他离岗的年龄太小太贪玩,
0评论2024-01-2450
谁不想爬高点
我随项目老大到君悦酒店32层跟乙方“联络感情”,迎面走来一个特别高大、很难让人忽视的老外。目光滑过他,我被他的女伴所吸引。跟传说中一样,老外的中国女伴通常拥有魔鬼身材,裹在价格不菲的裙子里前凸后翘,相貌则是单眼皮、高颧骨和厚嘴唇的经典组合。
0评论2024-01-2327
无数次的失败之后
我从小就有很严重的口吃,也就是结巴,说话经常很困难。因为从小口吃,在讲英语方面我受过打击,当众被老师和同学嘲笑过。这导致我从一开始就对英语有恐惧心理,一直没有好好学习。记得我大一的时候看英语四级卷子,基本上整张卷子都看不懂。当时我就想,如果
0评论2024-01-2345
定价的学问
有一家仿古瓷厂生产瓶在一家商店销售,定价500元一个,在商店摆了不少,一个也卖不出去。后来有人给商店出主意,说这种商品主要不应卖给中国人,而应当卖给外国人。于是商家把瓶子全部收起来,店里只放一个,价格则从500元涨到5000元。不久一个外国
0评论2024-01-2239
大刀王四战洋人
清朝末年,政府腐败无能,致使洋人入侵。这天,在天津的一条大街上,一条壮汉正在打拳卖艺舞大刀。只见他手里的这把大刀长约三尺,宽约五寸,刀背少说也有半寸厚,整个大刀没有五十斤也有七十斤。壮汉把大刀舞得风雨不透,呼呼有声,围观的人看到刀光闪闪,还
0评论2024-01-2248
叛逃朝鲜的美国大兵
在日本卖饼干,因独特经历家喻户晓对于生活自由、富足的欧美人来说,“移民”朝鲜实在是一个略显疯狂的决定,但的确有人做出了从美国叛逃朝鲜的选择。人在喝醉的时候,总会做出各种蠢事或不理智选择,但在所有酒后的疯狂行为中,这一个恐怕是后果最严重的:1
0评论2024-01-21109
37.5度生活
文友打来电话,与我探讨对一些事的看法,一来二去,语言竟碰撞出了火花:生活最好只要37.5度。 朋友说,近日在某一论坛上看到一些人狂热跟帖,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些长篇累赘的留言,就像一个在狱中待久了的压抑者,见到女人,不论胖瘦美丑,都极
0评论2024-01-2025
赔了夫人又折兵
解放前,北平有这么一位胡同串子是南城有名的人物。他出名可不是因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是因为欺行霸市,好勇斗狠。他虽不像武二郎那样能打死老虎,可也能把人打得看大夫,幸亏他是家里的独苗,否则谁家的姑娘也不敢嫁给他哥。 胡同串子家附近的几条胡同
0评论2024-01-1937
看穿你是外国人
金昌浩是在中国留学的韩国人。他拿驾照还不久,不敢开快车。这天,他开着车在街上慢慢游荡,这时有一个开车撵上他的司机说了一句:“哥们儿你开的是乌龟吗?” 金昌浩不好意思地说:“我是个新手,驾照才拿了一个月。所
0评论2024-01-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