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事慢做,是指再着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
先澄清一下,这里的“急事”不是指那些紧急的突发事件,比如有一棵树突然倒了,压在路人身上,你若不迅速把树挪开,那路人可能就没命了。这里所说的“急事”,是指那些我们主观上想要尽快完成,但实际上却需要巨大的耐心和长时间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时有过一件事:为了取得更好的收成,大人们在一块地里过量施肥,水稻开始长得极旺盛,最后结出的谷子却又小又瘪。
现在的中国父母们大都望子成龙,把自己的希望和荣耀寄托在孩子身上,加上中国填鸭式的教育和考试制度的推波助澜,孩子们往往小小年纪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实际上这样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培养出多少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相比之下,西方的教育则显得更加符合孩子们的成长规律。
我的孩子曾经在国外上小学,他们每天上课的时间要比中国孩子少一半,放学后很少有家庭作业,即使有,大部分也是旨在培养创造力的作业。我女儿某一学期的家庭作业就是研究北美的大角羚羊,到学期结束时,她不仅学会了如何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还能够用充满童趣的文笔写出长达十几页的研究报告,并配上自己画的精美图画。西方的老师经常带孩子们进行野外活动,很多课都是在大自然中进行,让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伴着彩云快乐地飞翔。后来女儿回到中国,每每和我谈及在国外的学习生活,看着她向往怀念的模样,直让我心疼。
也许是由于从小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长大,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缺乏成大事所需要的努力、忍耐和等待。大学生们很少能静下心来读几本可能让自己终身受益的书籍,很多人读的是武侠小说或浅薄的商业书籍,只有极少数人读过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或其他有深刻人文思想和精神的书籍。毕业以后有的人一年就换两三次工作,能踏踏实实坚持做一项工作直到取得成就或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的人就更少了。很多人脑子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是想去哈佛,就是想去牛津;不是想成为百万富翁,就是想嫁给千万富翁。
成功是长时间努力、积累和进步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绝不是心急就能做到的。
生长速度越快的树木,其致密度就越低,生命往往也越短暂;而松树、柏树、胡杨等树种,要上百年才能成材,用起来却可千年不朽。
如果我们想成就有价值的人生,我们拥有一辈子的時间,何苦那么着急呢?
星星村的懒娃娃
在星星村里面住着一群娃娃,他们都说自己很聪明,但是都不会拿筷子,不会穿衣服,因为是妈妈爸爸们,为了让他们专心学习,什么活都不让他们干,吃饭的时候都是爸爸妈妈喂饭吃,星星村的孩子们人人会书法,各个会画画,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星星村的爸爸
0评论2024-01-2593
丰子恺是个慈父
他非常艳羡孩子的世界的广大。儿子瞻瞻在现代人的眼里应当是个相当任性的孩子,花生米翻落到地上了,自己嚼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自己失手打破小泥人了,他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但在丰子恺的眼里他却是个“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因他“什么事
0评论2024-01-2574
潘石屹的“让”和“少”
著名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蒸蒸日上,令人叹为观止。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也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他的这一独特理论和实践,使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和成长。人们从他对孩子的教育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教育孩子,
0评论2024-01-25122
叮当,上当
我的童年成长在一个烂漫朴素莽撞的童话时代。在七夕的夜晚,我们和大人一起扎草人,我们叫它“织女”。草人扎好了,我们就随着大人到打谷场里,像放风筝一样把她放飞。如果飞起来了,那就是“显灵”了,那些扎草人的人就会得到“织女”的祝福,就会变得心灵手
0评论2024-01-2550
致我的孩子们
今年,我一百岁了,趋近于人生尽头。回顾我的一生:在八十岁前,一直默默无闻,过着平静的生活;八十岁后,未能预知的因缘际会,将我的绘画事业推向了巅峰,随之带来的效应,便是我成了所有美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大器晚成的画家。人生真是奇妙。我的老伴已离去多
0评论2024-01-2565
《汤普森夫人》
开学的第一天,汤普森夫人站在五年级的学生们面前,说了个谎。她看着她的学生们,说她会平等地爱班里的每一位同学。但这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他叫泰迪斯托达德。汤普森夫人发现,泰迪根本无法与其他孩子们玩到一起去。他的衣服很邋遢,
0评论2024-01-2568
被伟大的温顿
1938年9月29日,德、英、法等国首脑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兴高采烈地叫嚷着“把和平带回英国”的时候,德国犹太裔移民尼古拉斯·温顿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知道,《慕尼黑协定》中有一条规定,是要把捷克境内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0评论2024-01-2575
李锐“小人物”的高密度
从我懂事开始,就知道像自己这样嘻嘻哈哈、粗粗拉拉活着的人,这辈子不会有太高的追求和造诣,索性给自己编了一条座右铭:“如果人生实在没法拓展长度和宽度,那就努力提高它的密度吧。”“高密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说得多,想得多,操心多,琐事多;也
0评论2024-01-2570
用知足的心来生活
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优秀的飞机与游艇的设计师兼制造者,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家里的客人,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是在乡下的农庄里。她就像是被上世纪的灵魂附体的遗少,在学校
0评论2024-01-2586
大师的家教
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儿子出生时,许广平出现难产迹象,当医生向鲁迅征求意见是留大人还是留孩子时,他果断回答:“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在儿子成长过程中,鲁迅基本按照《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让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说:
0评论2024-01-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