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文震孟十试入仕的故事 文震孟为什么第十次

2024-01-23 18:55680

文震孟是明朝官员和书法家,官至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去世之后追赠为礼部尚书。他生于1574年,为明南直隶长洲人氏,文征明曾孙,文天祥后代。据历史记载,他生而奇伟,遐棱上指,目光射人,与世所传文信国像无异。

文震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导,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成功中举,但是等到进士及第却已经是明熹宗时期,他五十多岁的时候。

文徵明是吴中四才子,文天祥更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和将领。祖辈上都是一等一的才华横溢之辈,怎么到了文震孟这儿考个进士都这么难呢?

万历二十年,文震孟考中乡试。第二年的时候,文震孟赴北京参加会试考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最后落第了。

文震孟出身书香官宦世家,先不说祖辈上有文天祥、文徵明两位大名人,就说他父亲官至卫辉同知,也以文才闻名遐迩。祖父文彭,也继承了曾祖父文征明,诗书画三绝。

书香世家,家庭条件也可以担负起供他读书,文震孟本人也十分出色,想来他当初去参加科举的时候,是认为自己一定会 高中的。这一次落第,给文震孟带来很大的打击。但是文震孟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往前。他一次又一次的前往北京赶考,到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已经是他第九次参加考试了。这一年,就连他的外甥姚希孟都高中,但是文震孟却仍然落第。

天启二年,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三场考试下来,终于高中进士。在第十次考试中,不仅考中进士,而且殿试过后被点为头名状元。

文震孟自幼出身书香之家,受到良好的教育。第十次科举考试,更是直接考中了状元,那么久说明文震孟是绝对有才之人。那么问题来了,在前九次考试中,为什么文震孟没有考中呢?

有人说,这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的。文震孟前九次参加会试考试,都是在万历年间。这个时候,当皇帝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万历帝。

万历帝在职之时,沉迷于酒色之中,导致朝政混乱。当时整个朝廷上下,出现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皇帝不理政事,不见大臣。按照规矩,应当是每日上朝,就像今天咱们开会一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关键是,皇帝根本就不出来主持会议。

皇帝不上朝,不处理政事,许多必须由皇帝批准的事务,就只能慢慢堆积。就像是人事这一块儿,该上的上不去,该走的走不了,十分尴尬。甚至这期间出现过,官员直接走人,皇帝都不知道的情况。

后来万历帝又在立太子一事上与内阁和百官对上,这使得万历帝的反抗情绪更加严重。许多人猜测,文震孟当时参加考试的时候,实际上是得到推荐的。但是万历帝偏偏要反着走,所以就不录用文震孟。不然为什么天启帝刚刚登基,文震孟就高中进士,而且还拿下了状元的名号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文震孟最初九次会试考试,的确不入其门。第十次参加考试的时候,算是厚积薄发,一下子就考中了。这倒不是说文震孟无才,当时许多有才华的人同样考不中。因为当时科举已经逐渐走向僵化,考试答题自有一个框架。所以许多有想法的人,反而因为格式之类的,不能命中。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万历皇帝:害人的“优质教育”
万历皇帝朱翊钧是在其父隆庆皇帝英年驾崩后仓促登基的,那年他才十岁。他这一登基,解决了当下中国家长背负的两大难题,一是就业问题,二是望子成龙的重大夙愿。如果不是分数决定命运,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大概都懂得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然而苦于应试压力

0评论2024-01-25157

揭秘:清官海瑞为何妻妾成群?
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然而,就是这位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在私生活上也有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据有关史料记载,海瑞是回族人,祖上从福建晋江垵边迁居海南琼山海厝。他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带大。海家三代单传,家庭

0评论2024-01-2579

皇帝和神医
1.首辅染病明朝万历九年冬天,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给万历皇帝上了一道奏章,说是身染重病,不能视事,请求在家歇养。万历皇帝看了张居正的奏章,没吱声。不一会儿,总领太监章多福带着人把一大堆公文从张居正的办公处所搬来,请万历皇帝处置。万历皇帝瞅了这

0评论2024-01-2562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0评论2024-01-2573

明朝大太监冯宝简介 冯宝是怎么死的?
冯宝是明朝嘉靖年间的达大太监,也是明朝有名的太监政治家。虽然是太监,但是他却对明朝的政治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内相之称。而这个影响,来源于有千古一相之称的张居正。冯保,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生年不详,去世于万历十一年。冯宝初始

0评论2024-01-2354

明神宗宦官陈矩简介 陈矩怎么死的?
陈矩是明神宗时期太监,生于公元1539年,去世于1607年,字万化,号麟,北直隶安肃县人。陈矩在嘉靖二十六年的时候被选入皇宫,最开始的时候便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忠底下当差,那个时候也就九岁的年岁,还是一个孩子。好在高忠也不是奸诈之辈,陈矩虽然

0评论2024-01-2356

李三才到底是好官还是奸臣?李三才为什么没
天启初年,努尔哈赤带兵攻占辽阳,李三才被举荐,然因为廷议不休而作罢。天启岁那年,启用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到任而亡。《明史李三才传》写: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其后击三才者,若邵辅忠、徐兆

0评论2024-01-2352

李三才是谁?李三才是怎么死的?
李三才是明朝中后期大臣,家族世代继承军官职位,祖籍陕西临潼,后落籍顺天府通州,此后在这里长大。万历二年,李三才高中进士,初授户部主事,不久升户部郎中。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刚进入官场的李三才和其他人一样,都期望能大显身手,一展抱负。万历十一年,

0评论2024-01-2373

东林八君子之一薛敷教简介 薛敷教是怎么死
薛敷教是明朝东林八君子之一,生于公元1554年,去世于公元1610年,是南直隶常州府人氏,字以身,号玄台,明朝著名学者薛应旗的孙子。人物档案姓名:薛敷教字:以身号:玄台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明朝出生地: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出生时间:公元

0评论2024-01-2345

东林八君子刘元珍简介 刘元珍是怎么死的?
刘元珍,是无锡人氏,字伯先,号本孺,为东林八君子之一。隆庆五年。刘元珍在无锡城中时朗中巷附近出身。他的父亲虽然历任山阳教谕、绩溪校官等职,但实际上没赚什么钱,所以家境十分贫寒。七岁的时候,刘元珍的母亲去世,家中的日子就更为艰难了。虽然家庭条

0评论2024-01-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