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简介 宋濂到底有多厉

2024-01-23 17:33280

宋濂是个早产儿,母亲怀孕七个月的时候就生下了他,所以宋濂年幼时体弱多病,吹风受凉就要昏迷几日。不过早产并没有影响他的智商,他可是被称为神童的人。

宋濂六岁入学,每日就能记下两千个文字,九岁就能作诗,记忆力超强,可以说的过目不忘了。宋濂十五六岁的时候,收到了张继之的邀请到家中作客,因为张继之听闻宋濂极善记忆。

张继之想考考宋濂,问宋濂几日能将四书经传给背诵下来。宋濂就说一周的时间即可,张继之有点不相信。

没想到一周之后,张继之随机抽取取杂书、稗记等五百言要求宋濂背诵,宋濂一字不差地给背了下来,背完还能说说读书心得,让张继之大吃一惊。张继之就对宋濂的父亲说:这小子简直太聪明了,你应该给他请个名师教学,才能不浪费这颗聪明脑袋。

宋濂聪明且好学,从《送东阳马生序》一问就可以看出,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宋濂也因为他的博学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奉命为朱元璋之子朱标教授五经。

朱元璋曾称赞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为什么能得到如此称赞呢?小编认为有如下三个原因:

一、宋濂是一个十分谨慎、嘴严的人。要是别人问起他和朱元璋在宫中的对话,他就摇摇头,嘴闭得特别严实。曾在居住的屋子的墙上写下温树二字,有人问及他宫中之事,他就指着二字给来人看。

温树二字是有典故的,故事的主角是西汉的御史大夫孔光。他的妻子听闻宫中搞了一个温室,里面种了不少树木,所以她就问孔光温室之中是何种树木。孔光嘿嘿冲妻子一笑,并没有告诉妻子详情。后人就把温树赋予特别的意义,意为为官谨慎。

朱元璋本身就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可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事情被别人打听得清清楚楚的,万一他们要利用什么做些文章就坏事了。因而嘴严谨慎的宋濂当然被朱元璋另眼相待。

二、宋濂是个耿直诚实的人。宋濂在朱元璋面前所说的所有事情,不管是国事还是家事,统统都是真话,没有半分掺假。

宋濂是官场上的一朵奇葩,别人讲话都是只讲三分,剩下的你就猜去吧。即使是讲出的三分,都是脑子里绕过许多遍的。

宋濂这样有点让朱元璋意外,所以他就试探了一下宋濂。宋濂有次与客人作宴饮酒,朱元璋特意派人前去偷偷查看。

第二日,他问起宋濂此事,宋濂所说的与回来报告之人所说相吻合,朱元璋才笑着说:你果然没有骗我。此后,朱元璋就越来越信任宋濂。

朱元璋问起宋濂对朝中大臣的看法,宋濂只能举出一个好的大臣来讲一讲。朱元璋还以为宋濂学贼了,只讲好话,不讲坏话。结果宋濂说:好的大臣他才与之交往,所以对他们有所了解;不好的那些,不屑与之交往,自然无法了解他们。朱元璋听完哭笑不得,原来宋濂还是那个宋濂。

三、宋濂是个清廉的人。宋濂是个是金钱为粪土的人,曾在门口题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

宋濂与之结交的人都是品行高洁的名士,他看不上的人,即使用再多的钱财来诱惑他,他丝毫不动心。

日本的使臣听闻宋濂的才名,想求得宋濂的一篇文章,为此给宋濂献上了黄金百两,结果被宋濂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朱元璋听闻此事后,就问宋濂为什么不接受那百两黄金。宋濂就说:我作为天朝的臣子,怎能接受一个蛮夷小国的钱财,简直失了大天朝的脸面。

宋濂如此,朱元璋自然爱重,所以宋濂告老还乡之时,朱元璋还为宋濂亲自饯行。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胡维庸案件
胡维庸案件明太祖是农家出身的,对农民生活多少有点了解。他即位以后,也注意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他告诫地方官员说:“现在天下刚刚安定,百姓财力困乏,好像初飞的鸟,不能拔它的毛;新种的树,不能摇它的根。”他要官员们廉洁守法,不能贪赃枉法,加重人民

0评论2024-01-2453

宋濂为何被朱元璋怀疑?宋濂最后结局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把宋濂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是粗人一个,据传他也因此很讨厌学识渊博之人,但是却对大文学家宋濂作出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宋濂又多优秀了。历史上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则是褒贬不一,朱元璋的猜忌之心,让很多跟他一起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们纷纷冤死

0评论2024-01-2329

励志故事: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

0评论2024-01-2230

宋濂读书的故事
小编为大家带来:宋濂读书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

0评论2024-01-1943

守信好学的宋濂读书的故事
宋濂,字子云,是中国明代的一位著名学者。他是守信好学的典范,他的故事鼓舞着世人。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将看到宋濂如何通过勤奋学习和诚实守信的态度成为一位卓越的学者。宋濂自幼聪明好学,对于知识充满渴望。他每天都会准时去学校上课,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0评论2024-01-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