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曹魏政权之所以会越来越衰败,是因为曹魏的子嗣艰难。倒不是说曹魏皇帝们生不出皇子来,而是生下来的皇子们都普遍早夭,到了第二位皇帝魏明帝曹睿这一代,曹睿的亲儿子都死光光了。无奈之下,曹睿只能选择收几个养子。他选的养子也不多,只有两个,一个叫曹询,一个叫曹芳。
这两个孩子从小就被接到皇宫抚养,出生来历一概不详。不过我们可以推测这俩人的身份来历,曹睿不可能收养没有曹氏血脉的孩子吧,所以他们一定是曹氏宗族之后。据《魏氏春秋》记载,曹芳很有可能是任城王曹楷之子,是曹操的曾孙之一。而曹询的身份则不明确了。
235年,曹睿把曹芳封为齐王,曹询封为秦王。景初三年,曹睿病重,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将齐王曹芳立为太子。当天曹睿就过世了,曹芳继位为帝,此时他只有8岁。
为什么两个养子最后被立为太子的却是较小的那一个呢?曹睿在宫中生活,必然极为清楚两个养子的脾性,要立太子,当然要立更优秀的那一个,想来是曹芳比曹询更出色的缘故吧!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曹芳的身体强健,而曹询则要虚弱几分。太子是将来的准皇帝,身体不好像话吗?曹询年纪轻轻,13岁就病死了,一看就不是继承人的良选。
再有一个就是郭女王的原因,从曹芳被曹爽逼得要和郭女王分离时表现出的伤心来看,郭女王和曹芳的感情肯定不错,在曹睿立太子的时候,郭女王的意见也是十分重要的。
曹芳尊郭女王为皇太后,朝政则交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掌管。等到熟悉了皇帝的工作以后,继位的那一年,曹芳就开始亲政了!想想大家8岁的时候还在干嘛,人家曹芳8岁就能管理一个国家啦!
其实,一个孩子还能怎么管理国家,不外乎就是依靠辅政大臣,曹芳就是这样,他非常信任大将军曹爽,曹爽提出了攻打蜀国的建议,曹芳同意了,结果无功而返,反而损失了一部分战斗力。3年以后,曹爽不满足于听命于小皇帝,于是软禁了郭太后,从此专政,小皇帝曹芳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哭着和郭太后告别。
两年后,司马懿趁着曹爽兄弟跟随曹芳去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的时机,请求永宁太后废了曹爽兄弟,并迅速调集兵力控制了京城,曹爽兄弟回来以后只能束手就擒。在司马懿的运作下,曹爽被灭三族,从此曹魏政权又落入了司马一族之手。这就是刚出虎窝又入狼坑的节奏啊!
司马懿死后,由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此后,曹芳和郭太后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失去了唯一可以支持他的人。长大后的曹芳颇为叛逆,他的元配皇后甄氏去世,便想想立王贵人为后,可郭太后心目中的人选却是张氏。曹芳和郭太后渐渐离心,郭太后母丧的时候,他也不去看望,更令郭太后失望至极。郭太后对曹芳还是有感情的,认为是曹芳宠爱的张美人、禺婉从中挑拨,便杀了这二人,谁知曹芳情绪爆发,竟要和郭太后断绝关系。
曹芳和郭太后的亲情无法修复。254年,司马师请求郭太后废掉曹芳的帝位,郭太后迫于压力以及对曹芳的失望,无奈答应。被废的曹芳倒没有显示出什么伤心欲绝之类的情绪,而是老老实实修建自己的齐王宫,一切按照诸侯王的规格来进行,丝毫不敢逾越。一直到司马炎夺了他们曹魏的政权,他也没有行动,司马炎封他为邵陵县公,曹芳就这样平平淡淡的活到了43岁。
“狸猫换太子”真相 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狸猫换太子”真相宋仁宗生母究竟是谁? 所以,从《宋史》中的记载来看,历史上不存在“狸猫换太子”一事,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包拯为李宸妃鸣冤的故
0评论2024-01-26270
张居正辅政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
0评论2024-01-2578
老佛爷:我跪着为您开车
1901年,慈禧太后过66岁大寿,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用一万两白银从国外买了一辆奔驰敞篷式小轿车,作为寿礼送给慈禧太后。这辆车的设计很精致:黑色木质车厢、黄色木质车轮,铜质车灯。车厢内有两排座位,前排是一个司机席,后排是两个乘客席。袁世
0评论2024-01-2577
北魏的分裂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
0评论2024-01-2577
女皇帝武则天
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
0评论2024-01-2573
跋扈将军梁冀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子接替皇帝,以便他们控制政权
0评论2024-01-2566
范滂进监狱
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锢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八十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
0评论2024-01-2581
袁绍杀宦官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音jiǎnshuò)
0评论2024-01-2579
白马盟
汉高祖晚年的时候,宠爱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生了孩子,叫做如意,被封为赵王。汉高祖老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生性软弱,怕他将来干不了大事,倒是如意说话做事很像自己。因此,想改立如意为太子。他曾经为这件事跟大臣们商量过,但大臣们都反对,连他一向敬
0评论2024-01-2579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ù)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0评论2024-01-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