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舟舟文学首页 频道列表

张之洞的个人贡献 张之洞临死遗言

2024-01-23 14:02410

张之洞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洋务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中国首个系统完备军工厂,在晚清末年的政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政治上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大力倡导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展期间,他创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咱们后世抗日电视剧中,汉阳造这个称呼不是经常出现吗,说的就是产自张之洞军工厂的武器。

除了倡导洋务运动之外,张之洞也是维新变法的支持者之一。在大部分大臣都反对维新变法之时,张之洞却大加赞同,为变法提供许多便利,希望通过变法国家富强。

教育上,张之洞创办了自强学堂,自强学堂为武汉大学前身。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发展到今天,就是南京大学。同时还有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广雅书院等,为国家输送大量人才。

军事上,参与抗击法国和镇压国内起义的战斗。八国联军侵华,大沽炮台失守,与上海各领事议定东南互保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听闻清政府有意将台湾划给日本,以保全自身。张之洞当即上书建言,直言台湾割让,百弊而无一利,希望清政府能慎重考虑。他甚至还提出了应对方法,主旨在于借强国之力。

清朝衰弱,不能与日本匹敌,可以暂时将台湾租界给英国,允许英国开采台湾矿石十年,这样英国必然动心,派军舰保护台湾。

尽管他多次上书劝阻,但最终台湾还是被划给日本,导致到如今为止,也是难以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张之洞出生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聪慧的他十三岁就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小学、文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了《孙子兵法》、《六韬》等多篇兵学名著。

不到十四岁考中秀才,虽然后来的科举之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下来,但最后还是成功入仕。他一生兢兢业业,为人俭朴,无私为公,批改公文经常从黑夜到白日。

1909年,张之洞重病在床。他为四朝老臣,对大清有赫赫功绩,尽管摄政王载沣与他政见不合,仍然亲自前往探望。

这位即将离世的老臣,临死之前也念念不忘天下安危。他向载沣建议,如今国家动荡,一定要注意安抚民心。但是载沣却说,自己有兵在不用怕。

张之洞对此十分失望,但也不好再说,此后再未说一句话。临终闭眼,哀叹:国运尽矣!最终抱着遗憾离世,清政府为其上谥号文襄。

据说张之洞一生清廉为国,临死之前还是朋友们帮助才凑齐安葬费,才让他安心下葬,也不知是真是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张之洞斩杀假“光绪皇帝”
光绪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补官员,欲将他在金水闸的公馆出租。这日,忽然来了一主一仆交银租住。主人二十多岁,白皙长身;仆人则四五十岁,无须,说话似女音。两人均操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入住公馆后,少主人每日在家读书吟诗作文,匿居不出,

0评论2024-01-2573

巧对赠银传佳话
清朝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一日,他带了仆人微服私访来到两广郊区的一个村庄,看见一家人正在办丧事,灵车在前面缓缓而行,后面紧跟着一个穿孝服的妇女和她一双十来岁的儿女,娘与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伤心万分。张之洞上前询问,邻人们都怜悯地说:“这个女子

0评论2024-01-2346

张之洞刁难孙中山是怎么回事?张之洞是个怎
那时,孙中山刚刚从国外学习归来,乍眼一看,不就是一个学生气十足的青年而已嘛。孙中山早就听说过张之洞的大名,他想自己一定要去认识这位人物,便信心满满的跑去张之洞的府上拜会了。谁知道,最后他竟然被张之洞的大门拒之门外了!张之洞的脾气还是挺好的呀

0评论2024-01-2348

张之洞堂兄张之万简介 张之万是怎么死的?
张之洞和李鸿章二人,都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二人都是洋务运动领袖,对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强大自身,使得清朝国力有所回升都做出重大的贡献。往日在认识二人之时,除了政治上的关系,没有人将他们想到一处去。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张家和李家其实还是姻

0评论2024-01-2335

雅训
张之洞生于官宦世家,从小饱读诗书,颇有学识,是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由于张之洞仕途上顺风顺水,加之满腹经纶,故自命清高,待人难免有些倨傲之色,常常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官架子,根本不把手下的人放在

0评论2024-01-21103

张之洞:一代名臣以退为进
张之洞长得不帅,个子也很矮,初任湖广总督时,很多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当地的一名画家甚至拿他开涮,画了一幅“三矮奇闻”的水彩画,画上的三个矮子分别是张之洞和他的两位同事。此画一经展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此诋毁朝

0评论2024-01-2154

爱搞笑的张之洞
张之洞升任山西巡抚后,天天清晨一点半起床,三点办公,七点接见下级官员。但在之前,他的作息倒是别的一种怪现象:天天下战书两点入眠,晚上十点起床办公。幕僚或部属有事,一般都在三更前来谒见,不然就要比及第二天早上。张之洞为何如斯作息呢?由于他是个

0评论2024-01-2150

张之洞和听月楼
晚清重臣张之洞持久在外为官,很少回抵家乡。此日他接抵家乡的信儿,说筹办为他盖一座高楼。张之洞一听很欢快,本身辞职归里后,可以悠哉游哉地登楼看月、喝酒赋诗了。欢快之余,他亲身为高楼起了一个高雅的名字看月楼。看月楼完工此日,张家大宴宾客,楼上楼

0评论2024-01-2135

张之洞购石缸
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奉诏进京,晋谒慈禧太后,因未能获得回任的号令,一时不敢离京。谁料到这一待即是一年。张之洞素性奔放,在京城失业无所事事,闷得发窘,便常常带着家丁往古玩街琉璃厂闲逛。从东口走到西口,又从西口走到东口,凡古玩店必进往看一看,遂

0评论2024-01-2132

慈禧太后对张之洞的情谊
张之洞(18371909)号香涛(于是有香帅之称),清朝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于是又有张南皮之称)人,张之洞与曾经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年夜名臣。连很不怎样谦善的毛泽东也对其评价甚高:提起中国平易近族产业、重产业不克不及健忘张之洞。

0评论2024-01-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