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定鼎中原之后,实行分封制,将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随着时间的发展,藩王权利越大,最终影响中央皇权。
朱元璋去世之前,铲除功臣,为的就是害怕功高震主,威胁继任者。但是他却没有想到,等到他去世之后,对继任者最大的威胁竟然是藩王。
建文帝朱允炆以皇孙身份继承朱元璋皇位,一上台为了巩固中央权利,提出削藩政策。而当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各地藩王也纷纷反抗。其中燕王朱棣,当时位高权重,手握大军,发动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最终以燕王朱棣的胜利,中央的失败而告终。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大帝。
藩地战胜中央,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尽管朱棣手有大军,但是朱允炆手中兵力比他更甚,又有全国物资为依靠,怎么就被朱棣战胜了呢?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朱允炆任用的一员将帅李景隆。
靖难之役中央军的失败,李景隆起码要担负一半的责任。所以后世有人戏称,李景隆可能是朱棣派到中央的奸细。其实也不怪大家这样想,因为看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很难不让人怀疑。
战争之初,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朝廷最开始还可以分兵作战,围剿北平,而燕军只能归缩内线作战。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燕军渐渐壮大,这时中央朝廷则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朱允炆继位之前,朱元璋大杀功臣,名宿大将几乎被灭尽,朝廷居然无将可用。
朱允炆于是起用老将耿炳文,耿炳文对敌燕军,最终战败。倒不是耿炳文无用,而是属下有人背叛,最终使得军情被泄露,致使失败。
耿炳文失败后,朱允炆听从黄子澄建议启用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李景隆其实是个纨绔,军事能力不出色,并且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有这么个大将,中央军几乎已经踏进战败的泥淖。李景隆自己没有才,还非常忌惮其他部将。
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杀入张掖门,原本是可以将北平拿下的。但是后方李景隆却让他退下来,等大军一起进攻。瞿能不愿意,可惜后援不给力,最终只能被迫退下。这么一来,错失军机,最终让燕军翻身。
对于李景隆这一做法,有人说是他贪功。但是吧,他是大帅,不管部下有什么功劳,他都能沾功。延误军机,最终什么功劳都没捞到,实在想不通。
李景隆面对燕军,那叫一个屡战屡败,生生坑了中央军几十万大军。使得局势逆转,攻守相易,原本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央朝廷,转而防守,燕军则倾巢而出,发动猛攻。
李景隆这些作为,使得朝廷大臣都对其不满,包括当初推荐他的黄子澄,都请求将李景隆斩杀。也不知道建文帝怎么想的,竟然没有处置他。等到燕军进攻南京的时候,竟然还派他对敌。
燕军围攻南京,原本受命应该抵抗的李景隆,竟然大开金川门,迎燕军入京,使得朱棣得以顺利拿下江山。这一事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金川门之变。
朱棣继位之后,李景隆一时风头无两,但最终还是遭到群臣弹劾,被圈禁在家。
耿炳文率军与燕军作战,最初还压制了燕军的。等到李景隆上线了,中央军简直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崩溃,等到最后李景隆还非常耿直的打开大门,欢迎燕军入城。看起来,李景隆是真的很像朱棣安插到中央军的一个大奸细。
戚继光驱逐倭寇
明世宗的时候,有一批日本的海盗经常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他们和中国的土豪、奸商勾结,到处抢掠财物,杀害百姓,闹得沿海不得安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叫做“倭寇”。公元1553年,在汉奸汪直、徐海的勾结下,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
0评论2024-01-2576
白居易进长安
唐宪宗即位以后,对政治进行了一些改革,任用了一些像李绛那样的正直的大臣当宰相。但是他仍旧宠信宦官。他想讨伐藩镇,用一个宦官头子做统帅。这件事引起一些大臣的反对。反对得最激烈的是左拾遗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
0评论2024-01-25119
李愬雪夜下蔡州
在各个藩镇中,淮西是个顽固的割据势力。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征讨淮西,但是他派去的统帅,不是腐朽的官僚,就是自己另有企图。结果,花了整整三年工夫,费了大量财力,都失败了。朝廷官员都认为不能再打下去
0评论2024-01-2566
韩愈反对迎佛骨
韩愈反对迎佛骨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韩愈是唐朝一位杰出
0评论2024-01-2555
欧阳修改革文风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
0评论2024-01-2570
姚崇灭蝗
唐中宗复位以后,让他的妻子韦后掌握政权,重用武三思,把朝政弄得混乱不堪。公元710年,中宗死后,唐睿宗的儿子李隆基起兵杀了韦后,拥戴睿宗复位。过了两年,睿宗把皇位让给李隆基。这就是唐玄宗。二十多岁的唐玄宗刚即位的时候,一心想恢复唐太宗的事业
0评论2024-01-2557
安禄山叛乱
唐玄宗在位时,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在重要的边境地区设立了十个军镇(也叫做藩镇),军镇的长官叫节度使。节度使带领军队,还兼管行政和财政,权力很大,地位很重要。按照当时的惯例,节度使立了功,就可能被调到朝廷当宰相。李林甫掌权以后,不但排挤朝廷的
0评论2024-01-2570
李泌归山
唐肃宗刚在灵武即位的时候,身边的文武官员不满三十人,那个临时建立的朝廷,什么都乱糟糟的。一些武将,也不大肯听指挥。肃宗要想平定叛乱,多么需要有个能人来帮助他啊。这时候,他想起他当太子的时候的一个好朋友李泌(音bì)就派人把李泌从颍阳(在今河
0评论2024-01-2573
桓温北伐
陶侃平定了苏峻的叛乱以后,东晋王朝暂时获得了安定的局面。这时候,北边却乱了起来。后赵国主石虎(石勒儿子)死了以后,内部发生大乱,后赵大将冉闵称帝,建立了魏国,历史上称为冉魏;鲜卑族贵族慕容皝(音huǎng)建立的前燕又灭了冉魏。公元352年
0评论2024-01-2584
张衡和地动仪
汉章帝在位的时期,东汉的政治比较稳定。到汉章帝一死,继承皇位的汉和帝才十岁,窦太后临朝执政,让他的哥哥窦宪掌握了朝政大权,东汉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在这个时期,出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张衡。张衡是南阳人。十七岁那年,他离开家乡,先后到了长安和洛
0评论2024-01-2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