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的故事很多人都是从电影中得知,而在影视剧中霍元甲的弟子,是武术大家陈真。陈真的历史原型,有人说是霍元甲的大弟子刘振声。
霍元甲被日本人毒死之后,陈真为师傅报仇,结果被日本人通缉,为了不连累精武门,最后主动献身,死于日本人的枪下。
电影中陈真死于日本人之手,而真实历史上刘振声最后神秘消失。那么他也如陈真一样,死于日本人的暗杀吗?
刘振声原名刘庆顺,振声是他的字。早些年丧父,因此随母亲改嫁到天津。后来经由义父刘老板的介绍和引见,拜在霍元甲门下,成为霍元甲的大弟子。
霍家武功原本是不传外人的,但也许是刘振声很合霍元甲意。后来霍元甲打破了传内不传外霍家门规,将霍家拳传授给刘振声。
霍元甲后来先后与俄国大力士和日本武士比武,最后被阴险的日本人毒杀。还是刘振声等人拿到霍元甲所服药物却化验,查明霍元甲死亡真相。
霍元甲死后,刘振声暂时接管精武门,但是后来却选择了落发为僧。陈真选择为霍元甲复仇,刘振声应该是没有这么干的。
刘振声很长一段时间都隐姓埋名的生活,神秘消失,江湖中只有他的传说,很多人都以为他死了。一直等到后来他流落东北,才渐渐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刘振声受杜惠林所聘成为他的保镖,杜惠林对他十分看重,但是刘振声不满上层奢侈生活,选择离去。
后来他又在沈阳开了家三光门武术馆,张作霖得知刘振声的人品和武功,聘请他为张学良等兄弟的老师。
刘振声一直和张学良交往很好,但是后来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选择从关东退守,引发刘振声不满,再次离去。
他回到乐亭县投奔年迈的义父,当时精武门有师弟听说刘振声回来了。来到乐亭,希望刘振声能回到精武门中执掌武馆门面,但是却被刘振声拒绝了。
很明显不管是当初隐姓埋名神秘消失,还是拒绝再次回到精武馆,都可以霍元甲的死对刘振声打击很大。
后来的后来,刘振声在村中娶了一个姓于的普通姑娘成亲。妻子去世之后,又在其亲戚的劝说下,与寡居的弟媳结合,生一女名彩霞。
虽然刘振声后来结合霍家拳所长,开创了自己的武术路子,但是一直都保持谦虚的态度。过着普通的生活,刘振声于1960年因病去世,享年77岁。
抗倭志
一九四二年。泉州。洪向志坐在摇椅上。摇椅轻轻地晃着,吱呀呀地乱响。下午温暖的阳光像缎子一样地泄在洪向志的身上,那热气透过衣服,像一只温柔的大手抚摸着洪向志的身体,浑身上下是无比的舒泰。洪向志最喜欢坐在这个欧式别墅二楼的阳台上晒太阳。这个别墅
0评论2024-01-2579
溥仪与文绣是怎样离婚的
李淑贤在世时,我每次到京,总要去看望她。我写过一些有关李淑贤和溥仪婚后生活的稿件。李淑贤说,她喜欢看。关系处得熟了,她向我讲述了溥仪和淑妃文绣离婚的事。溥仪曾对李淑贤说:我这个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共干过两件轰动世界的事:一是给日本人当傀儡,成
0评论2024-01-2567
秦始皇的不死药竟是——猕猴桃
徐福渡海为秦始皇寻找不死药的传说,由来已久。日本方面有研究说,不死药名叫“千岁”,就出产在地处濑户内海的祝岛,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天它正在进行人工种植。秦始皇上当了看到这里,不禁令人生疑,秦始皇何许人也?荆轲那样的职业刺客都死在他的手里,怎么
0评论2024-01-2572
史上唯一敢与皇帝离婚的女人
这是末代皇妃文绣的故事。她之一生,凄凉飘摇,因打了皇妃这个名号,虽然离婚,也无法去除身上那深深的皇室烙印。文绣出生于满洲正三旗中的镶黄旗的贵族家庭,可惜在她的父亲端恭病逝不多时日,大清朝灭亡,满族地位也丧失,端恭家族自此落败。1921年春,
0评论2024-01-2584
民国时期十大汉奸的最终下场
汪精卫--从志士到叛国者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且担任会章起草和评议部
0评论2024-01-25147
生死情仇
一1943年11月,常德。这是一个十分晴朗的口子,灿烂的太阳照在湘西的土地上,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得人们十分舒畅。虽然是晚秋,到处仍然是绿油油的树木花草,给人以温馨的感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种平静,国军74军57师在师长余程万的带领下
0评论2024-01-25115
饱尝冤屈的红色女特工关露
关露的外祖父是一位没落的封建官僚,由于赌博赢了钱,输家没钱还债,就把自己的女儿徐绣凤嫁给了他的儿子胡元陔。之后,胡元陔的两个女儿胡寿楣、胡寿华相继出世,这就是以后的关露和胡绣枫,关露是胡寿楣在开始文学创作时用的笔名,胡绣枫是妹妹为了纪念母亲
0评论2024-01-25108
铁血男儿
引子一九三七年五月的一天凌晨,一列火车“轰隆轰隆”向登州方向驶来。在车灯的照射下,司机突然发现前方铁路的正中有个人影向自己招了一下手,然后迅速闪到路边。司机惊奇地揉揉眼睛,定睛看去,只见百米开外,铁道中间出现一个巨大的缺口。铁轨被扒了!司
0评论2024-01-2569
浮肿的甲午战争
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士大夫的梦醒之战。此前,即使所谓开明人士,也以为中国只要固守纲常名教,再加上一点西洋器械或者制器之母机,就可以高枕无忧。对付西洋鬼子,也许还有点麻烦,但在东方做老大,料无问题。反正西洋鬼子,似乎也不大想一口吞掉我
0评论2024-01-2557
李光耀的“五张面孔”
新加坡“国父”、强权者、周旋于大国之间的两面派,世人加诸李光耀的标签很多。这些标签反映了人们对李光耀治理新加坡方式和结果的解读:美誉之下亦有指责之声。“国父”:开创新加坡模式新加坡,一城即一国,可谓“弹丸之地”。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强敌环绕的小
0评论2024-01-2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