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分,月光似白莲,在漆黑的夜空里渐次开放。
我伏在案前奋笔疾书,兀自烦恼着久不见提升的学习成绩,心情抑郁得能滴出水来。幽暗的台灯照着纸页,耳畔只剩笔尖与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
黑夜,像轻柔的纱,层层将月光晕染。一阵欢快的尖叫声,透着纱窗窜进我的耳朵。听得出来,是邻居的孩子们。他们应该在互相追逐,快乐得只听得到耳边呼呼的风声。
夜色朦胧,虫鸣声铺满盛夏的天空,夹杂着大人们低低的闲聊声。蒲扇拍在腿上啪啪的声响,在宁静的夜里,回荡。孩子们追逐的欢笑声,渗透进夜色,也渗进我的心,像是一只无形的小手,挠着我的心窝,痒痒的,麻麻的。
我低下头,看着眼前写满字迹的笔记本,眉头紧锁。为了自己的成绩,我必须马不停蹄,向既定的高分奔跑。但是,这种单纯的快乐,我丢失了多久?又有几次,我为这些声音驻足,去聆听它们?
我脑海中的幸福,只有記忆里的声音。那些声音,弥漫着工人们身上烟草和汗水的味道。
在母亲值夜班的那个小餐馆里,下夜班的工人们挤在盛白米饭的窗口前,耐心等候着。他们不拘谨,随意放声聊着一天愉快与烦恼的事情,时不时有人调侃几句,便惹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我趴在吧台上,听着混杂的声音入眠。朦胧中,被人圈进臂弯——是母亲。靠在母亲的胸口,我听到工人们大肆的喧哗、老旧电视机沉静的低响,还有母亲强劲而有力的心跳声,催人生梦。
醒着的时候,我会帮母亲打扫卫生。那时的夜晚很静,只有小虫子吱吱啾啾的声音,还有夜班回来补眠的工人,穿着拖鞋,发出慵懒的脚步声。
我拿着拖把,认真地把纷乱的黑色脚印擦掉。安静的夜里,只有地上的水渍闪着星星的光。有一次,我竟突发奇想,拖住身旁懒散走过的一位年轻工人问:“地板拖干净了,就会变得像灰姑娘跳舞的水晶地板那样吗?”白天袒露肩膀的糙汉子,此时却轻轻蹲下来,平视着我,温柔地说道:“会的。”我的异想天开被人肯定,那一刻,我是多么欣喜。直到现在,我依然感激他的倾听与包容。
那样的夜,静得让人沉醉,也美得让人沉醉。
一阵兴奋快乐的追逐声,又从纱窗里窜进我的耳朵。我的笔尖一顿,一时间被小孩子们欢快的喊叫声感染,心,不禁轻快起来。
我想,聆听,就是一种境界,一种使我着迷沉醉的境界,一种给我带来宁静快乐的境界,一种渐渐远离我却从未离开的境界……
一问一答
一问一答金对全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全回答:“去掉自己的一点一撇,不炫耀自己是金子。”二对一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一回答:“减少自己的一横,少显摆‘二’。”讲对井说:“怎样才算低调的高境界?”井回答:“不说话,保持沉默就行。
0评论2024-01-2472
登山境界
弟子问师父:我欲云游参学,并向众生宣讲佛法,不知可否?师父说,你现在的修行还不够,先去爬一爬那座山吧。师父,我自小就在这跟您修行,那座山我不知爬了多少遍,为什么现在还要再去爬呢?师父一笑,说,当你看到与儿时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的时候,便是圆满
0评论2024-01-2465
三种恶与四种善
禅师说:“人生有三种东西具有毁灭性:愤怒,贪婪,自大。”弟子说:“该怎么办?”禅师说:“需要四种境界,能将毁灭变成创造。”弟子问:“哪四种?”禅师答:“无我,慈悲,智慧,真理。”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
0评论2024-01-2462
庄子:看不惯是境界太低,痛苦太多是智慧不
“看不慣”是境界太低人生在世,难免有看不惯的人和事。庄子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没有什么不可以存在,没有什么没有价值。所以世间善恶美丑,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一个人生
0评论2024-01-2464
感悟与超越
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真正感悟庄子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泊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淡泊为大?怎样才能从庄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间的道理?怎样才能超越自我,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超越这个话题,我
0评论2024-01-2459
三境界与三层楼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
0评论2024-01-2455
生活中不存在结局
生活中不存在结局一个普通人,你问他(或她)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什么,回答总是些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良好的教育、优越的职业、美满的婚姻、和睦的家庭、旅游、金钱、成功等等。这些目标对于你设计令人满意的生活没有多大帮助。奥格·曼狄诺认为,之所以这样
0评论2024-01-2450
知足的境界
香港美食家蔡澜先生说,有一次,他到西班牙旅游,在一个风景旖旎的小岛上,他看到一个老人在垂钓。那个地方实在美极了,就连海水也一眼见底。然而,让他感觉蹊跷的是,老人钓上来的,都是很小的鱼儿。“老人家,远处不是有更大的鱼吗,为什么偏偏只钓小的上来
0评论2024-01-2462
忘我境界
忘我境界佛光禅师是一位修为卓著的高僧,修行参禅专心致志,四方僧人禅客纷纷前来拜访请教。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向禅师学道时,他总是反问:“谁是禅师?”佛光禅师专注禅理,就连吃饭时,也不停地在思考。弟子见他手拿碗筷不动,就提醒他:“师父,吃
0评论2024-01-2462
以不变应万变
以不变应万变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而道士心里容不下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不是今天呼风唤雨,就是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和尚都吓走了。但是,道树禅师却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可谓
0评论2024-01-2442